從故事中去體會
身兼文字記者的劉致昕,八年前曾寫過「美麗灣」的報導,如今在podcast節目中再度訪問當初的受訪者。兩次採訪,心情有什麼差異?他回答:「終於,他們的聲音被聽見了。」
劉致昕認為文字報導會經過記者詮釋,受訪者的話在報導中的位置,是可以被調整的,因此讀者無法直接聽見受訪者的聲音,但是在podcast節目,聽眾可以在對話中,了解每一句話出現的脈絡。
「文字與podcast,這兩種媒介能表達的東西,本來就不同。」劉致昕說明,文字報導能運用表格、照片與排版,有結構地呈現訊息;而podcast則是透過情感連結,線性地說一個故事。
他以《紐約時報》「The Daily」節目中的一集「Tilly Remembers Her Grandfather」為例,該集講述新冠肺炎下的集體創傷,以訪問小女孩的形式,對比爺爺去世前後,對她生活與心情的影響。從小女孩的回答,聽眾可以去思考如何面對這個議題。節目中,主持人並沒有說明新冠肺炎造成的經濟低落或引用其他數據,而是透過故事,讓聽眾自己去感受、認識一件事情。
比起一般採訪,podcast節目中的訪問,還要考慮當下氣氛、對話模式與聽眾感受。劉致昕認為「主持人不只要按到那個『按鈕』,讓受訪者好好表達情緒,還要補事情的脈絡給聽眾。」面對不同議題與來賓,他也要隨時調整自己,讓節目進行時是「平衡」的,就像過去當舞台劇演員,導演告訴他:「舞台就像是個不倒翁的碗,每個人站的位置都要平衡,如果偏重一方,碗就會翻。」
採訪劉致昕當天,他正在錄製第一季最後一集,談起這次podcast實驗對《報導者》的影響,他表示除了收到聽眾心得回饋,也從增加的捐款與留言,感受到大家的支持。接下來,如何留下被節目吸引來的聽眾,是團隊面臨的考驗。
未來podcast會對新聞產生多深遠的影響,劉致昕說:「我也沒有答案。我只會丟出更多問題,而podcast算是我對大眾拋出的疑問,想看看大家會有什麼反應。」
Podcast是什麼?
2004年,《衛報》記者Ben Hammersley在「可聽見的突破」(Audible revolution)一文中提到此字。他認為podcast給了聽眾很大的自由,能夠不受時空限制,透過手機與網路收聽有興趣的節目,還可以透過留言給予節目回饋,增加雙方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