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杜鵑花開在小溪畔,多美麗啊……」正如這首歌的歌詞所述,陽春三月,此地杜鵑花處處盛開,不論是山坡上、小溪邊,或公園裡、人行道上,都可以見到它奼紫嫣紅的花容。雖然杜鵑花適應力極強,容易栽培,稱不上是高貴的花卉,但由於它的原生種很多,可以人工授粉育種,培植出許多美麗的新品種,因此仍有許多人樂於徜徉杜鵑花叢,有心栽培出更具觀賞價值的杜鵑花來。陳念舟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今年,他更以悉心栽培的新品種杜鵑,首度敲開杜鵑花外銷的大門。
在臺北近郊新店的一座山丘上,有條蜿蜒曲折的小徑,通往一片遍植杜鵑花的山谷。這片山谷的主人陳念舟,是位專門從事杜鵑育種的園藝工作者,這片栽滿杜鵑花的山谷就是他做花朵交配實驗的地方,陳念舟稱它為「杜鵑谷」。
杜鵑是一種適應力極強的花卉,不論在寒帶、亞熱帶或熱帶,都可以發現它的蹤跡。也正因為杜鵑花分佈的區域很廣、數量多,因此具有許多的原生種。民初園藝大師黃岳淵先生所著「花經」一書中曾有記載:「杜鵑種類名目甚多,現有千種以上,每年且有新種續出。」
國內最常見的杜鵑形狀是五片花瓣、五片花萼、五至十隻花蕊和一根柱頭的「單瓣杜鵑」。但是,經過人工授粉雜交之後,在陳念舟佔地兩甲的杜鵑谷中,幾乎已找不到這種最原始的杜鵑了。放眼望去,那一畦畦紅、橙、紫、白的杜鵑花叢中,不是「重瓣杜鵑」,便是「夾套杜鵑」;即使偶爾有幾株單瓣杜鵑,它們的花瓣也已呈現不規則的波浪花紋邊。重瓣杜鵑除了正常的五片花瓣之外,花蕊也瓣化成重瓣花形;而夾套杜鵑則是除了原花瓣之外,花萼瓣化,而形成雙層花瓣。
談到這些變種杜鵑,陳念舟頗為得意。這些花朵都是他精研十多年的心血結晶,而且終於在今年獲得杜鵑王國——比利時花商們的垂青。今年六、七月間,陳念舟培育的新品種杜鵑「偉蘭」和「紫冠」將銷往歐洲,為台灣花卉外銷開拓了一個新局面。
平戶杜鵑是本省最常見的杜鵑,不論是道路旁、公園裏,到處可見。(李影)
九歲小園丁
說起陳念舟與杜鵑花結緣,那是早在二十多年前,陳念舟還在念小學時候的事。童年時期,陳念舟很頑皮好動,他的父親深恐他精力過盛鬧事,便培養他對花卉的興趣,希望把他的精力引導到園藝工作上。
小時候,陳念舟家住陽明山上,由於山上氣候陰濕,適合杜鵑及山茶的生長,因此陳念舟家中種的全都是山茶和杜鵑。陳念舟的父親很喜歡花,因此家中往來的朋友中亦有許多愛花的同好,閒談時經常以花為話題。在耳濡目染之下,陳念舟從小便懂得許多花卉知識,一有空,他便跟隨父親到園裏栽花,對花也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情感。每當父親公務繁忙之際,他便自己拿起鏟子、剪刀和灑水器,穿梭於花叢間。才不過小學三年級,陳念舟儼然已成為稱職的小園丁了。
每當看到自己栽種的新苗長了嫩葉、開了花,陳念舟的心裡便有說不出的快樂。他人小心不小,除了既有的花種之外,他還不斷收集新品種。每次有親友出國,陳念舟總要求他們帶幾株山茶和杜鵑的新品種回來。陳念舟讀初中時,他已擁有山茶和杜鵑各一百種以上。
由於陳念舟將大部份的時間和精力都投注在閱讀花卉書籍和花卉栽種上,因此學校的功課並不理想,但他仍然有值得自豪的地方,因為全校沒有誰比他更懂得花卉。
這些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已經不是原生品種,而是經由園藝家悉心培育出來的,花形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李影)
與跳舞結緣
初中畢業後,陳念舟進入桃園農專機械科就讀。那時,他最大的興趣是種花和打球,正規的學校課程似乎仍不能引起陳念舟的興趣。
有一次,陳念舟參加文化學院的籃球比賽,有許多舞蹈科的學生在旁觀戰,他們認為陳念舟的彈性和健壯的體格很適合跳舞,而舞蹈科也正缺少男舞者,便由舞蹈科的女學生林麗珍負責遊說他學跳舞。
陳念舟終於被林麗珍說動而開始他的跳舞生涯,兩人隨之也譜出戀曲。這段期間,陳念舟曾參加過舞蹈團的公開演出,許多人都認為,以他習舞的進度和先天優良的條件來看,他應該可以成為一位傑出的舞者。
不久陳念舟和林麗珍由共舞而步入禮堂。
婚後,陳念舟考慮到夫妻兩人都跳舞,缺乏有力的經濟支援,恐難以為生。為了讓太太能無後顧之憂的浸淫在舞蹈世界中,也為了實現鑽研花卉育種的夢想,陳念舟毅然脫去舞鞋,重拾鏟子,專心走回往日的園丁生活。
陳念舟的太太林麗珍很支持丈夫從事杜鵑育種的工作。(李影)
杜鵑谷佔地二甲
婚前,陳念舟在新店山上已有一小塊農地,經過五年的擴展,現在這塊荒蕪的山坡地已栽種了三、四萬株杜鵑,種類在一百種以上,有的土栽、有的盆栽。杜鵑依山勢而成梯田狀生長,為青翠的山谷添增了豔麗的顏色。
陳念舟說:「培育一種杜鵑花的新品種,通常需要七年的時間。首先依照自己的期望選擇適合的父、母親本。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培育花形碩大的杜鵑,便選大花朵的父母親本;希望產生復色效果,便選對比顏色強烈的父母親本等。選定親本後,將雄蕊上的花粉均勻的塗抹在雌蕊的柱頭上。」
一個月後,如果母株的脂肪體開始膨脹,表示授粉成功,否則便是失敗。脂肪體內的種子在母株上要經過八至十個月才會成熟。
將成熟的種子採下來播種在質地鬆軟、易保留水份的栽培介質如水苔上,四年後才會開花,育種者必須等花開後才會知道授粉育種的成果如何。花開之後,選出具備觀賞價值的栽培種繼續栽培,經過二年的觀察,若品質穩定,便可以用扦插法施行大量的無性繁殖。
這些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已經不是原生品種,而是經由園藝家悉心培育出來的,花形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李影)
培育茶花不成而專研杜鵑育種
起初,陳念舟像一般園藝工作者一般,只是一心想把花照顧好。等他漸漸長大,便有一股衝動,希望能栽植出與眾不同的花卉。有一天,他閱讀「花經」看到序文中「記園場工作之經過」寫著:「……事前以同種異色之花朵,先行交配,花後自多結實,取其子而播之,旋即萌芽發葉,一、二年後,可得奇花異卉……」。看了這段話,陳念舟恍然大悟,立刻動手為茶花和杜鵑花做交配育種工作。
他首先為杜鵑花授粉雜交,成功地培育出直徑十二公分單瓣白色杜鵑,使他對杜鵑育種工作信心大增。然而,在茶花的育種過程中,他卻連連受挫。茶花的每一個塑果中,只有兩粒種子,授粉成功的概率很低。有好幾次,他好不容易把兩株極漂亮的茶花交配成功,卻開出醜陋不堪的子代。由於一再受挫,陳念舟終於放棄茶花,專研杜鵑育種。目前他大約已能掌握住杜鵑花育種的訣竅,培育出來的新品種一年比一年優異。
這些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已經不是原生品種,而是經由園藝家悉心培育出來的,花形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李影)
希望培育出與眾不同的新種
一般說來,花卉育種的目的,不外求更具觀賞價值的花形,和適應力更強的子代。首先要使花色更漂亮,顏色以純淨鮮明為佳。其次是培育出特殊的花形,以滿足人們物以稀為貴的心理。葉片則以顏色深綠而有光澤最受歡迎。樹形為配合現代人生活,有走向緊密小巧的趨勢,以便於當做盆栽,或室內擺飾。
對於自己培育出來的得意品種,陳念舟都很用心的命名。他以花形、花瓣和花色做為命名的基礎。其中「偉蘭」是取他母親名字中的「偉」字和花形象「蘭」來命名;「紫冠」的名稱則因花朵的顏色是深紫色、花質有如華麗的,在陽光下像個閃閃發光的小皇冠;而「醉妃」則由於在白色花瓣上,有不規則的粉紅暈塊,且散發出淡雅的清香,有「貴妃醉酒」之趣而得名。
提起「醉妃」,陳念舟得意之情溢於言表。雖然有些杜鵑含有香味,但是數量極少,而醉妃的父母親本都是沒有香味的原生種,而竟能培育出散發香氣的子代。這項試驗的成功,使陳念舟對培育香味杜鵑具有無比信心,準備進一步培育更多有香味的杜鵑。
自古以來,花卉一直扮演著美化人類生活的角色。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遠離自然,對自然也就更加嚮往,而花卉遂成為現代人接近自然的重要媒介,愈來愈受喜愛與重視。在有心人的研究之下,花卉的品種不斷改良,也使大眾的生活更加多彩多姿。
這些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已經不是原生品種,而是經由園藝家悉心培育出來的,花形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李影)
這些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已經不是原生品種,而是經由園藝家悉心培育出來的,花形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李影)
這些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已經不是原生品種,而是經由園藝家悉心培育出來的,花形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李影)
這些奼紫嫣紅的杜鵑花,已經不是原生品種,而是經由園藝家悉心培育出來的,花形優美,是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李影)
陳念舟的兒子喜歡觀看父親育種的新苗。(李影)
遊客總喜歡與杜鵑拍照。(李影)
除草、施肥、灌溉,是園藝家的例行工作。圖中陳念舟正為杜鵑除草。(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