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產業新創

台灣數位浪潮下的開拓者

台灣數位浪潮下的開拓者

閱讀.讀墨

文‧曾蘭淑  圖‧莊坤儒

2020 10月

讀墨,台灣最大繁體中文電子書商,不僅線上、線下推廣閱讀,亦推出自製的電子閱讀器,目前已累積13萬本繁體中文電子書、60萬會員,合作的出版社與作者超過3,000家,突破一億元的年營業額,開創出電子書每年翻倍成長的廣闊市場,在數位浪潮中展現推廣閱讀的力量。

華燈初上,位於台北市建國北路的讀墨辦公室,人稱「曾公」的球評曾文誠以「這場球賽世界都在看」為題,展開他第一場的售票演講。從中華職棒的秘辛,說到台灣人在疫情期間是世界最幸福的球迷,台下粉絲兼球迷心領神會地,邊點頭邊以笑聲回應。出版《野球.人生》一書的曾文誠,是Readmoo讀墨電子書服務平台(以下簡稱「讀墨」)推薦好書的當月店長,「閱讀是享受那過程。」這是他的評論。

「讀墨」,作為販售虛擬電子書的書商,成立以來每年透過上百場線上線下的閱讀講座、書展與每月店長選書,在數位書海中吸引了許多熱愛閱讀的讀者「棄紙書從電子書」。2017年推出第一台實體的電子閱讀器,讓讀者可以將藏書放在雲端書櫃中,苦心經營至今,讀墨也成為前進世界數位閱讀的台灣基地。

在地電子書商,推廣數位閱讀

2012年,電子書在整體書市還佔不到0.1%時,七位曾在出版界、書店、中華電信工作,對「數位閱讀」抱持著熱切信仰的人,募資成立了「讀墨」數位出版網站,「希望以世界數位閱讀通用的規格epub(音樂通用的規格是mp3),讓讀者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任何電子載具,都可以閱讀。」讀墨創辦人之一執行長龐文真說。

2012年底讀墨以epub格式,上架十本繁體中文電子書,一改網站上的電子書只有pdf格式,作為販賣電子書的網路書店,讀墨拓展了數位閱讀的版圖,開創華文電子書城之先河,台灣最大的網路書商博客來,直到2017年才開賣電子書;全球最大的網路書店Amazon,直到2019年5月才上線販賣繁體中文書。

讀墨也協助出版社、作家製作epub電子書,隨著線上出版的書愈來愈多,各大門派、上百萬字的武俠小說,從武林江湖的紙本跨入電子網海;三次元的魔法鬼怪小說,從異世界搬入電子平台;史記、紅樓夢貫穿古今的巨著被點入購物車。為了吸引讀者下單買書,讀墨依據讀者反映的需求,2016年開發了Android與iOS的app,可以離線閱讀;讀者反映用手機看電子書,因為螢幕藍光、閃爍等特性容易疲累,2017年推出mooInk電子閱讀器,也讓2016年進軍台灣的樂天Kobo電子書,緊跟在後於2018年推出電子閱讀器Forma。

讀墨,目前已累積13萬本繁體中文電子書,是台灣最大繁體中文電子書商。

國機國造,推出閱讀器

讀墨以預購方式販售1,000台自製的電子書閱讀器mooInk,「當天晚上八點上線募資,三小時達標,」耕耘了五年的能量一次爆發,讀墨辦公室歡聲雷動。

每當到國際書展參展時,常遇到讀者反映不喜歡電子書,喜歡紙本獨特的裝幀與味道。獨墨因此參考中國古時以竹簡為紙的意象,打造了木紋款的電子閱讀器,在募資平台上線後,五小時內搶購一空;讀墨接著推出台灣原生種緋寒櫻的櫻花粉顏色,與全世界只有冷冰冰黑色的電子閱讀器相比,希望端出有溫度手感的電子產品。

讀墨的電子閱讀器,使用元太科技的電子紙,由振曜科技組裝,展現台灣優異的製造能力。「這真的是『國機國造』,made in Taiwan, 其實亞馬遜書店的電子閱讀器Kindle都是由台灣的廠商代工,我們可以很驕傲地說,台灣的製造能力真的很強。」龐文真指出,有別於線上書城的虛擬商品,讀墨電子閱讀器不只是實體產品,也是讀墨推廣數位閱讀重要的里程碑。

原來募資1.5億元的讀墨,燒錢到第四年,面臨財務壓力與未來發展方向的雙重考驗,手上握著只有180克的六吋電子閱讀器,龐文真以哽咽的聲音說:「我簽下推出閱讀器的單時,手是在發抖的。因為在孤注一擲的時刻推出閱讀器,不知道成不成功?」但結果是第一款電子閱讀器就賣了四、五千台,四年來累積的讀者與粉絲,成為讀墨向前邁進的支點,證明讀墨作出了電子書這塊餅來,猶如武功大師閉關出關後,功力大增。

讀墨,目前已累積13萬本繁體中文電子書,是台灣最大繁體中文電子書商。

閱讀優勢,了解繁體中文

與亞馬遜書店的Kindle、樂天Kobo的Forma電子閱讀器相比,mooInk最大的強項就在繁體中文。

在軟體的使用介面上,讀墨特別針對中文的直排閱讀進行設計,是第一台可以一鍵轉橫、轉直的電子閱讀器,尤其對看中文小說的讀者,直排閱讀起來更有fu。讀墨後台特別注意調整分號、引號、破折號等中文標點符號的轉換,在橫、直轉換之間,盡量忠於紙本原著。

當讀者反映閱讀器沒有中文輸入法,讀墨在2018年推出注音輸入法,是當時唯一有中文輸入法的閱讀器,讀者可以自行選擇六種字體,用宋體讀詩,用黑體讀古文,用楷書看小說的對話。「我們因為在地,深耕台灣,理解繁體中文的獨特結構與閱讀的情境,更了解華文讀者的需要與使用習慣。」曾是《數位時代》雜誌總編輯的龐文真說。

相較讀紙本,使用電子閱讀器,可以使用藍芽按鍵,甚至不用真正手動翻頁,可以邊吃便當、邊按鍵翻頁即可;好用的還有註釋,不用翻到幾頁之外或是書的最後查看,尤其是像700多頁的戰爭與和平,每冊有100多個注釋,點一下,註釋的畫面就立刻跳出來。

電子閱讀器除了可以畫線、搜尋、作筆記並直接匯出,讀者可以直接與閱讀的社群分享、串連互動。當發現錯漏字,或是編排上的問題時,直接透過AI報錯給後台修正,讀者也可以不斷更新電子書的版本。

讀墨至今推出四款的電子閱讀,有鐵粉每一台都買,為每一台閱讀器取小名,爬山、咖啡店打卡都帶著它們,還幫它們合照,取名「海街日記四姐妹」。會員也會向讀墨許願,要求更強大的功能,例如看外國雜誌等。

身為mooInk鐵粉的「出版魯蛇碎碎念」社群版主大澤說:「我是個習慣買整個書櫃的人,讀墨讓我可以把整櫃的書放進小小的閱讀器裡。」

積極推廣數位閱讀的讀墨執行長龐文真, 也是愛讀書之人,去(2019)年她讀了59本書, 今年至今已讀了40多本。

推廣閱讀,書海無涯

讀墨目前站上有13萬本電子書,是繁體中文電子書服務書量最多的平台。

為了推廣閱讀,每月舉辦不同主題的線上書展,舉辦實體的閱讀講座,與讀者互動,還有五年前推出「經典也青春」的podcast、發行《犢月刊》;在部落格「閱讀最前線」累積1萬2,000多篇貼文;在YouTube「Readmoo 電子書」,由自家員工擔任YouTuber,包括負責客服的里長伯與行銷總監何宛芳「下海」擔任的萊斯里,介紹最暢銷與最受歡迎的書籍,至今累積1.47萬訂閱者,目的是推書,也是促購。

行銷總監何宛芳說,2013年夏天開始推出「閱讀馬拉松」活動,一直跑到現在,以策展的做法,透過精心策畫、帶動話題的包裝,鼓勵分眾的讀者選讀。加上「活動徽章」的遊戲激勵,成為十分吸引忠誠讀者跟隨的賽事平台,帶動了會員讀者拓展閱讀的廣度,當然也販售更多的電子書,帶進更多的收入。

根據讀墨每年發布的閱讀報告,電子書數量、銷售量都是翻倍成長,尤其是全站閱讀時間逐年以1.5倍數成長,2019年全站閱讀時間突破 5,000 萬分鐘;今(2020)年截至8月為止,已經超過 5,000 萬分鐘,粉碎了「碎片化的時代,大家都不讀書」的看法。

龐文真說,讀墨還在研擬推出家庭帳號的可行性,引進更多新書,繼續優化電子閱讀器的各項功能,以及明年推出新機。當實體書店一直收,單書紙本銷售一直掉的情況下,讀墨一往直前,獨闢蹊徑推廣數位閱讀,在電子書海中閃閃發光。

為了推廣閱讀,讀墨不定期舉辦線下的閱讀講座,此場為球評曾文誠以「這場球賽世界都在看」為題的演講。

為了推廣閱讀,讀墨不定期舉辦線下的閱讀講座,此場為球評曾文誠以「這場球賽世界都在看」為題的演講。

在誠品書店、三創等賣場,可以實際體驗電子閱讀器。

讀墨的mooInk,是第一台針對中文讀者需要, 可以一鍵轉橫、轉直的電子閱讀器。

使用電子閱讀器,好似帶著一書櫃的書, 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