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火箭了
場景轉移到測試基地。一早,實驗室的成員檢查好裝備,還幫高濃度的雙氧水繫上安全帶,開著車經過崎嶇的山路,來到新竹寶山水庫附近人煙稀少的測試基地。
以博士生魏世昕為首的測試團隊,先架好工作區的桌椅、電腦,有默契地協助各項組裝作業,把要測試的引擎上膛,點燃引信,第一顆測試的是固態引擎推進器,研究助理張育瑋解釋這在測試引擎內燃料擺放的幾何形狀,以求得最大的燃燒面積。
第二顆就位的是混合式燃料引擎,這顆就複雜多了,裝卸過程將近一小時,過程中遇到一個小零件故障,折騰了好些時間,總算順利。也只有親眼見識這一回,才真正體認一個步驟,一個螺絲,都至關緊要,馬虎不得,這就是實驗室的日常。也是在一次次的模擬、測試中,更進一步接近太空。
實驗室的成員都跟吳宗信很多年,吳宗信看著他們一步步成長。他看著個性很羅曼蒂克的魏世昕,如今成為可獨當一面的project manager。吳宗信當年要去業界,魏世昕放下快要完成的博士學業,也跟著去,三年後再回來繼續博士班課程,魏世昕說:「人生1/3的時間都在做火箭」,他也曾想到科學園區找工作,但是「還是玩火箭比較有趣」。吳宗信觀察已經跟他十年多的周子豪,從大四修了「類蔗糖火箭」課之後,他就迷上火箭。「初認識他時,個性有點高傲,人際應對進退不太熟悉,但經過團隊合作的訓練,整個人都不一樣了。」而且「他們都已經離不開火箭了。」吳宗信補充說。
問吳宗信脫離地球要花多少力氣,他給了我們一個很科學的數據,「如果送一公斤到那邊繞行,要兩千五百萬焦耳,如果要永遠脫離地球,一秒鐘要11公里,入軌的速度每秒7.8公里以上。」聽得身為文科生的我們霧煞煞的,但這十年來,ARRC這群人不厭其煩的浸淫在這些數字、計算,零零總總的測試與實驗中,初步的目標就是衝過設在太空與地球100公里的分界線。「我不敢說我是典範,其實我已經可以當阿公了,這個事情(離開地球)還繼續在進行,所以對一些人來說,你要放棄什麼碗糕,少年阿伯都還在拚,你說是不是!」
吳宗信在TED的演說中,引用約翰藍儂的話: “A dream you dream alone is only a dream. A dream you dream together is reality.”而筆者想說,謝謝ARRC把夢想分給台灣,讓每個台灣人有了夢想的勇氣,一起仰望天空,想像太空,不遠了。
ARRC的研發也曾經在泥濘中掙扎,是 一群人同心協力, 讓脫離地心引力成為可能。
火箭升空了。 吳宗信說:「只要看過台灣自己做的火箭發射,你馬上就會變成百分百的台灣人。」
回收發射失敗的火箭殘骸,要從中學到經驗,做為下一次發射的養分。(林旻萱攝)
ARRC這群人默默地用熱情為燃料,推進台灣的火箭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