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種罌粟,改種樹!
有別美索一帶的難民,泰北附近的情形則大為不同。1949年,二戰雖告結束,大批國軍卻因國共內戰、大陸淪陷,由雲南一路撤守至緬北、泰北,進退不得,流落異域。
電影《異域》說的都是他們的故事。即使這批孤軍與其後代,獲得泰國允許居留並取得公民權,然因住所仍受到限制,他們的境遇辛苦,大多數都住茅草房,無法正常供應水電,衛生條件更是不足。
1950年代開始,中華救助總會即已展開援助,為泰北募集大批物資。1982年,中華救助總會成為首個抵赴泰北協助當地居民的非營利組織,在此興辦建華高中、光華中學等多所華語學校,並協助孤軍後代赴台就學;寒暑假期間,包括文藻、靜宜等多所大專院校學生也自願組團擔任海外青年志工。
慈濟則在11年前,應中華救助總會邀請,來到清萊成立學校。慈濟基金會泰國分會執行長林純鈴表示,泰北一帶地處偏遠、交通生活不便,聘請教師不易。除了提供優渥條件招聘老師、助學之外,慈濟也教導當地居民種植茶樹、水果,自力更生改善生活。
1970年代,我國與泰國政府合作的「泰王山地計畫」,將台灣農業技術輸往泰北,協助當地居民自力更生。
計畫的緣起始於1968年。當時泰、緬、寮三國交界一帶,山巒連綿,聚集了克倫、傜、苗、阿卡、利蘇等多種族的原住民,「靠山吃山」存在他們長年耕作傳統中。在砍伐、焚山的惡性循環下,泰北可耕地面積逐漸減少,農民日漸貧窮,種植罌粟成了唯一的出路。1960年代末,泰北地區鴉片年產量估計多達150公噸。
龐大的鴉片產量不僅沒有使居民致富,還連帶嚴重破壞泰北山區環境。為了遏止毒品氾濫、改善農民生活,泰王蒲美蓬邀請各國使節走訪泰北,找尋解方,並在1969年啟動了「泰王山地計畫」。英、美、韓、日等國紛紛響應,我國退輔會也於1971年空運兩千株溫帶蔬果種苗,並派任時為福壽山農場副場長宋慶雲親赴泰北實地考察。選定安康、大浦兩地成立示範農場後,試種品項也從果樹逐步擴增至蔬菜、花卉、種苗。
1983年,即使泰王山地計畫已轉型為「皇家計畫基金會」,台灣負責輔導單位也由退輔會轉交國合會,雙方的合作依然持續至今。40年來,不但解決了泰北罌粟濫植,居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迄今,計畫總面積廣達近27萬公頃,嘉惠十七萬多的農民。來到曼谷市中心的特定專門超市、連鎖餐廳,都已見得到標示「皇家計畫」產出的農產、蔬果。
緬甸難民醫師辛西雅成立的梅道診所,為緬甸難民、移工提供人道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