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邱嘉緣與張珮綺兩位台中女孩,將舊城區一棟老宅活化為共享空間,創辦「好伴駐創」,以此做為社會創新與實踐的基地,辛勤播種、灌溉,靜候社區轉變發生(Happen,好伴的英文名字)。
週一是好伴駐創的伴工與共食日,這一天,一樓的空間開放免費使用,可在此工作或交流,中午只需分攤材料費用,就可以在這裡共食,交朋友。
伴工與共食
這星期輪到第6屆實習店長劉乃華掌廚,她費心為大家準備了關廟乾拌麵、洋蔥炒蛋、炒四季豆、蒸臭豆腐、芭樂切盤,清爽可口。
就讀逢甲大學中文系的劉乃華說,自己對於社會創新和社會企業很感興趣,大2起就開始關注好伴,成為粉絲、參加活動,到了大4下學期,她想更進一步瞭解好伴的運作模式,所以就來應徵當實習店長。
共食的目的不在吃,溝通交流才是重點。
77年次的鄭之皓是第4次來好伴、第2次參加共食。他自營水波設計工作室,從事產品開發、包裝、平面、網頁、行銷等品牌設計工作。「自己做工作室交友圈比較狹隘,來這裡可以多認識朋友、交流新資訊,否則太封閉了。」鄭之皓說。
從事保險業務的芝萍,固定每星期一來好伴工作與共食;長期進駐的妞妞小鋪,母女3人也是固定班底。
媽媽王國芳說:「從去(2014)年11月進駐到現在,發現這裡有各路英雄好漢,臥虎藏龍。我們很幸運遇到許多願意幫助我們的人,進步很多。」
妹妹王品潔說:「我們原本就是自學家庭,所以跟媽媽一起創業,到處學習,現在又可學到與經營相關的東西,是在學校不可能接觸、很棒的體驗。」
另一位實習店長洪佳宜,是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系的在學生,因逢甲社會企業講座邀請好伴的創辦人張珮綺演講,因而認識了好伴,參加好伴舉辦的綠川市集後,決定來擔任實習店長。
好伴的「設計企畫專案」陳冠蓉說,自己因家庭因素去年11月由台北回到故鄉台中,意外經過好伴,查詢後發現好伴的募資背景與自己的理念很相似,在台北從事都市再生計畫設計工作的她受邀加入好伴,目前正著手執行與舊城再生相關計畫。
社會加財經=社會企業
好伴駐創座落在號稱媲美澳門大三巴的「台中大三巴」──中區民族路一棟有七十多年歷史的老房子裡。
這棟老屋原是一家律師事務所,921地震後僅存門面完好,好伴在尋找落腳點時被它漂亮的門面所吸引,透過地籍圖循線找到搬遷至高雄的屋主,幸運獲得屋主首肯出租,翻修改建後,門面與天井的格局都被保留了下來。
好伴裡奇形怪狀的桌子也有故事。它們名為「台中桌」,是將台中各區以拼圖的形式拆解成8張桌子,可以拆開獨立使用,也可以併成一個大會議桌,變化多端。
兩層樓的空間,樓上規劃為安靜工作的處所,提供給長期進駐者;樓下的廚房或工作桌則是聊天、交流、開會的場所。「我們營造的是與一般辦公室不同的情境。」店長詹怡嘉說。
每個共同工作空間有其不同特色,從好伴選擇老宅、設計台中桌,都可以清楚看到「社區」的意涵。而好伴的兩位創辦人:邱嘉緣學的是社會學;張珮綺學財經,結合在一起,社會企業的概念自然成形。
邱嘉緣表示,大4下學期與張珮綺在一門社會創新的課堂上認識,兩人一起合作完成期末報告後,決定讓報告不只是一個紙上作業,於是又花了一年半的時間讓它實踐。「我們在台北、台中各地試點,最後決定留在家鄉台中,以好伴駐創的形式實踐我們對社會或工作的理想。」邱嘉緣說,台北的點──家家酒,就留給另一個團隊繼續經營。
店長詹怡嘉是邱嘉緣的高中同學,一開始是好伴的志工,今年初乾脆辭掉教師工作,正式成為好伴的一員。「我很喜歡這裡自由交流的感覺,這裡的人要嘛是我的朋友,要嘛就是即將成為我的朋友,大家的生命故事打開我對生命的看法。」
誰來好伴?
好伴的月租費為台幣3,500元,一次租6個月以上可享優惠;游牧價是1,800元,可使用10天,什麼時候來都可以。
店長詹怡嘉表示,月租的出租率目前大約只有3~4成,租期大約3~6個月;選擇游牧方式者較多,約三十幾位。「現在還在推廣階段,因為台中地價較便宜,共同工作空間的需求相對較低。」
詹怡嘉指出,一開始好伴所設定的工作空間客群是想要做社會創新的年輕人。後來發現,利用創新方式解決社會問題的意識在台中還不普遍,得從推廣做起。
由於客群不多,這裡幾乎是來者不拒,先後曾有攝影師、活動企畫師、設計師、雜誌作家進駐工作。目前好伴駐創主要進駐者有專營平板點餐系統的I CHEF 團隊,以及單親媽媽王國芳帶著一雙女兒馨儀、品潔共同創業的妞妞小鋪。
更特別的是,所在地綠川里里長薛雅文也在好伴辦公薛雅文是受到好伴吸引而來的音樂及彩繪藝術家,她進駐中區創作後,發現中區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決定留下來參選里長,計畫用藝術來改變社區。
去年11月薛雅文當選後,進駐好伴,並在隔壁租屋打造社區音樂空間。詹怡嘉說:「現在每天都有里民進來這裡找里長,慢慢越來越多人瞭解好伴在做什麼,讓這個共同工作空間與社區有了更多的連結。」
妞妞小鋪
妞妞小鋪則是另一個與好伴核心價值契合的創業團隊。
王國芳帶著兩個十幾歲的女兒進駐好伴創業,馨儀、品潔姊妹分別在小3、小4申請在家自學至今,2011年,因家庭變故,母女3人決定攜手創業。
「這裡很溫馨,有家的感覺,更難得的是有廚房可以使用,非常適合我們。」王國芳指出,每天早上七點半出門,搭公車轉火車,花一個半小時來到好伴,一直忙到晚上7點好伴關門才離開,為的是與人交流。「我們只會做食物,不懂行銷,在這裡有很多學習機會。」王國芳說。
無論食材選用或烹調細節,她們都很講究,非有機認證或天然食材不用,也沒有添加物。幾經研發,今年4月她們自創品牌「六一膳房」,「意思是將煮、滷、悶、蒸、醃、熬6種烹調手法集於一心。」主推產品是滷味、紅燒豆腐、燕麥糕、蜜紅豆等健康熟食,以店交或冷凍宅配方式販售。
「我想做出讓人眼睛一亮、印象深刻的產品,因此選擇杏鮑菇、陶立克(神似希臘神柱造型,取其英文名字)、非基改豆干,做成滷味、紅燒臭豆腐。」
「孩子一開始是幫忙做,漸漸的越做越好,現在甚至做得比我還好。」王國芳說,紅燒臭豆腐就是妹妹品潔的拿手好菜。
掛名業務總監的姊姊馨儀,常常在樓下廚房烹調食物。她說,不管誰進來,都可以用食物跟他們交流。「有一次在做食物時,剛好劉克襄老師來這邊開會,我請他吃剛做好的滷豆乾,他一吃就很喜歡,一直吃,我心想,既然老師這麼喜歡,就簡單跟他說一下我們的故事,沒想到他幫妞妞小鋪寫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報上,還收進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裡,我很驚喜、很感動。」馨儀說。
舊城再生
除了經營共同工作空間外,以在地社區為念的好伴,花更多心力推廣舊城(台中中區)再生與社會創新理念。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台中中區的沒落,」詹怡嘉指出,中區其實是台中的發源地,但近年隨著市政中心轉移到西屯區,整個商業圈也跟著轉移,舊城區開始沒落,人口外移,店家紛紛關門歇業,即便老建築「宮原眼科」成功創造了話題,但也僅止於單點,並未出現區域繁榮的效果,例如,對面二十層樓高的住商混合大樓──千越大樓,裡面只有4戶人家。
如何讓舊城再生?好伴的社會創新又是什麼?
所謂的社會創新,指的是跳脫以往募款、捐款的方式,而以社會學的知識與行動解決社會問題。
詹怡嘉以柬埔寨的「幸運小鐵魚」為例,因當地貧窮,婦女與小孩嚴重貧血,加拿大醫學生查爾斯建議當地人煮飯時放入一小塊鐵,改善貧血問題。但大家不願意煮飯時放入一塊黑黑的鐵,查爾斯發現魚是當地人的幸運物,於是做成小鐵魚的形狀,接受度大增,貧血問題也獲得改善。
好伴創立一年多來,舉辦了各式各樣的活動,要把人帶進舊城區、重新認識舊城區。
「我們發現這一區存在很多手工藝職人、老建築,是全台灣第一個有都市計畫的城市。」詹怡嘉說,台中當年的都市計畫仿造日本的京都,有很多河川流經都市,每走幾步路就要過橋。這些故事和歷史,很多台中人都不知道。
綠川市集
「生活在舊城的30天」活動,結合植栽、舞蹈、都市電影院、公民論壇、攝影展、讀書會、綠川市集……等活動,串連起舊城獨特的文化與價值。
其中邀請舊城的筆店、蜜豆冰本鋪……等老店來設攤的「綠川市集」,更是連續辦了3場,從去年夏天第一場只有8個攤位,到最近春季場已增加到50個攤位,非常受歡迎。
此外,好伴不定期舉辦「舊城小旅行」,帶大家走進舊城區,重新看這個台中的發源地。
台中是全台移工人口第3多的城市,在舊城區的「第一廣場」,有個外籍移工聚落,裡面聚集了很多東南亞攤販、商店與美食。有人可能會認為那裡外籍移工聚集,很髒亂,不太敢去。
「其實那裡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地方。」詹怡嘉說,好伴進去做田野調查,訪問店家,並規劃出一條路線,在 4月中舉辦一場「舊城小旅行──一廣漫遊記」,帶領大家走進一廣,當天晚上還邀請在一廣開餐廳的菲律賓籍老闆娘,來好伴教大家做菲律賓菜。
那次田野調查時訪問店家,發現豐富的故事內容沒有機會在小旅行活動中呈現,於是在5月舉辦特展,在夢幻、異國色彩,又帶點辛酸糾葛的彩繪牆面上,訴說16個一廣店家的故事。
每一個共同工作空間都有自己的味道,好伴的特色在於跟社區在地的連結,及其以社會創新模式推展的社區工作。
創業路上的「好伴」
詹怡嘉指出,好伴的工作空間目前雖然沒有吸引到那麼多跟社會創新有關的人,但在這裡工作的人,會更瞭解中區,進而為中區做點什麼事情。例如之前進駐的攝影師,去訪問了中區的老職人,為他們一一拍照留影。
一位紐西蘭籍的雜誌作家,進駐期間曾教大家做起司球,催生了好伴「素人舞台」的構想。5月起,每週六好伴提供一個「讓夢想被說出口」的分享舞台,主題不設限,從談馬來西亞的多元族群、青年設計團隊為高雄年貨大街做包裝與品牌設計、印尼雨林咖啡擔任志工的經驗,到美姿美儀……等等,讓素人大聲說出自己的夢想,與各路英雄有更多交流的機會。
此外,詹怡嘉透露,台中市政府要建構一個青年創業平台,好伴標到了該案,接下來要緊鑼密鼓進行籌備工作,提供實體與軟體的資源,並與業界結合。未來的好伴駐創除了溫馨、自由的工作氛圍外,會有越來越多不同專業的社群與資源聚集,成為越來越多人創業路上的「好伴」。
每週一是好伴的「伴工」、 「共食」日,開放大家到工作空 間體驗、參與共食,結交朋友。
立足台中中區老宅, 好伴以舊城再生、社會 創新為主軸,在社區播種、深耕。
選一個喜歡的位子,為自己倒杯水,這個共同工作 空間可以安靜工作,也能彼此交流討論。
形狀不規則的台中桌,具地方特色,也方便工作者 隨意組合。
王國芳帶著女兒馨儀(中)、品潔(右)進駐好伴,創立妞妞小鋪,感恩一路上有貴人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