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碗盤到做再生晶圓
中國砂輪的前身是金敏窯業,曾是鶯歌生產鍋碗瓢盆產量第一的工廠。但老闆林長壽發現,由於窯業技術門檻低,員工只要技術熟練就離職另起爐灶。1953年林長壽偕同女婿白永傳,轉型生產技術門檻高的砂輪,1964年改名「中國砂輪」。隨著台灣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的蓬勃發展,涉及切割、研磨的產業都需要用到砂輪,中砂又能針對客戶需要客製化不同的產品,年產上千噸的砂輪,奠定台灣第一的地位。
說到中砂轉型的契機,是因當時砂輪的營業額停滯不前。第二代接班人林心正,縱使將傳統砂輪升級為高階精密的「鑽石砂輪」,拓展出新的商機,他仍居安思危,1997年決定委託工研院機械所研發「再生晶圓」量產技術,條件是一定要用到「砂輪」這項工具來「磨」矽晶圓。
林心正砸下十億元在竹北興建廠房,由帶領研發團隊的謝榮哲進行人才與技術的轉移,開始生產再生晶圓。
當時林心正對團隊說:「我只是擴建舞台,讓你們去表演。」謝榮哲回憶:「我全心全意投入研發,但心中卻是忐忑不安。尤其是美、日大廠一聽要取代傳統lapping方式,均表示用砂輪來輪磨矽晶圓,不僅容易破且效率會不好,真的讓我心都涼了半截。」長達兩年的製程開發,謝榮哲與團隊最後用技術克服同業眼中的不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個使用輪磨方法做再生晶圓的工廠,而且具有材料消耗少,易自動化,以及製程可以減少化學藥品汙染的優點。
「我永遠記得,2000年3月我們接到台積電的第一筆再生晶圓的訂單,證明我們的產品可以被市場接受。」謝榮哲低聲地說:「當時中砂一年營業額才10億元,林董卻陸續投入了10億元的資金,如果失敗,搞不好公司會倒掉……。」
這個「如果」並沒有發生,而且對台灣半導體廠來說,過去必須向日本洽購再生晶圓,現在能夠向台灣在地的公司採購,大大節省來回運費與採購成本,對時間就是金錢的半導體業與志在擴張專業領域廣度的中砂而言,是雙贏。隨著晶圓廠從8吋、12吋的成長,中砂跟著開闢不同產線,推出不同尺寸的再生晶圓,由於品質穩定,除了聯電、力晶等國內業者,美國大廠Intel、美光都是客戶,讓中砂成為全球市場的領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