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海域,用心保育
付出行動,必然帶來美好的改變。屏東琉球區漁會願意面對真相,因為許多漁民回報,像白帶魚、鐵甲鲹魚、紅目鰱、皮刀魚等附近海域常見魚種,跟早期相比「少了很多」,因此漁會2013年實施小琉球全島3海浬內禁止流刺網等拖網作業,輔導漁民轉而採用較永續的一支釣與延繩釣漁法,並且確實查緝,每年都取締十多件違規案件;同時搭配投放人工魚礁的方式來增加魚群棲地,成功維護海洋資源。
琉球區漁會推廣員李益利指出,由於拖網是海龜的天敵,禁止拖網捕漁後,潛水時可以看到許多海龜、綠蠵龜向你打招呼;白帶魚也從平均1~2公斤重長大至2~3公斤重,賣價更好。因為成功保育「海洋」,小琉球才吸引這麼多遊客前來觀光。
金門縣政府在西北海域潮間帶劃設古寧頭鱟保育區,保育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的水頭鱟。鱟是4億年前即存在的物種,而且一旦「結為夫妻」即忠貞不分離,又稱「夫妻魚」。50年前台灣沿岸還很多,由於棲地環境的改變,20年前西海岸幾乎已見不到鱟的蹤跡。
金門水產試驗所多年來協助容易「難產」的鱟夫妻「產卵、孵化」,再放流回到海洋,稚鱟數量持續穩定增長,甚至在沒有放流的雄獅堡海灘發現成鱟上岸產卵的蹤跡。同時在長期環境教育努力下,鱟成為台灣民眾心目中的「保育類」生物。
基隆縣政府更在基隆區漁會自發性巡守與當地居民要求下,2016年設立15公頃的「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成為台灣第28個、也是最新的漁業保護區。基隆市政府海洋事務科長蔡馥嚀指出,2年來嚴禁採捕、漁撈,志工把海底垃圾帶走,清除廢棄網,魚蝦變多、生態變好,成為東北角熱門潛點,潛水客增加6、7倍。海科館研究發現,定棲性的海龜、海膽數量與密度變多;以前石斑魚還沒有長大就被抓走,現在潛水客可以看到「大隻、數量又多的石斑魚」。
海洋專家邵廣昭,用25年時間建立「台灣魚類資料庫」,其中台灣魚種佔了全球魚類資源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