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瓷,總為美食加分
佳餚當前,精美的食器,絶對是最佳幫襯。一甲子以來,大同磁器始終在餐桌上扮演加分的角色。「回溯源頭,要歸功於我的祖父。」大同磁器第二代接班人廖伯祥仰頭回憶起童年時,大同磁器從無到有的往事。
台灣光復初期,在大同磁器成立前,台灣並沒有精瓷製品,只有陶製品。原因出在缺乏技術和沒有原料。大同磁器前董事長廖長庚,原本承接父親廖嘉祿從事鑄鐵食具的銷售,進口日本的各式餐具。一個偶然的機緣,在家族聚會時,興起籌募資金,合建瓷器工廠。
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竹圍廠是大同磁器發源的地方。「當時是用一塊錢,取得日本的技術指導。」廖伯祥說起父執輩建廠時的一段奇妙機緣,仍覺得不可思議。接受日本教育的廖長庚和親戚陳錦堂等人,多次赴日洽談建廠事宜,獲得當時日本三鄉陶器株式會社(精工愛普生集團)情義相挺,協助建廠。
自1960年引進國內第一座隧道式素燒窯、還原本燒窯、烤花用窯爐,並連帶備齊產製流程中的石膏模、匣鉑、轉寫紙印刷等附屬設備,大同磁器成為國內第一家一貫作業的最新式瓷器工廠,進行量產,它衝破了過去陶製品的限制,做出了高品質瓷製品,是台灣陶瓷產業上最重大的里程碑。
除了高超的技術,原料更是精瓷的靈魂。「台灣瓷土的成分不能滿足需求,而且也日漸枯竭。」在日方的技術支援下,大同磁器從英國、紐西蘭與香港引進黏土和高嶺土;進口日本、韓國的陶石、矽砂和長石。1963年8月10日產出國人自製的第一枚完全磁化產品。「聽長輩們說,那時真是風光一時,經銷商都捧著現金,在廠房裡搶貨。」廖伯祥笑著說。
「燒窯,燃料很重要。」為了擴大產量,壓低成本,1966年,大同磁器轉而到新竹香山籌建第二廠。「為了方便取得當地豐沛的天然瓦斯燃料。」廖伯祥解釋。十年後,又在新竹縣新埔鎮太平窩成立第三廠。「那是大同磁器的快速成長期。」廠房面積由7,600餘坪到16,000餘坪,一路倍數成長。「1985年2月,公司榮獲國內陶瓷日用餐飲具,國家正字標記使用權,是業界第一家。」輝煌的年代,大同磁器成為國人信賴的品牌。「那時候很多公司都把大同磁器當成必選的禮品,或是購買商品時的贈品。」無論是饋贈或是活動摸彩,都可以看到大同磁器的身影。大同瓷器萬壽系列喜慶吉祥的花色,象徵富貴榮華,在婚嫁喬遷時,往往是最討喜的角色。
大同磁器產品多樣化,其中全白系列碗盤,用純淨取代繽紛,一上市,造成轟動,至今仍然廣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