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後的下一步:數位治理
隨著政府開放的資料集數量、品質不斷提升,「數位治理」將是台灣發展開放資料的下一步。
衷嵐焜解釋,數位治理除了有大量的資料作為基礎,更重視長遠的策略與明確的目標,同時必須有人、技術、法規、軟硬體與制度作全面性的配合。「治理與管理的層次並不相同,治理是做對的事,管理是在治理的框架下,把事情做對。」衷嵐焜說。
韓國政府近年頒布《開放資料法》,開放資料有明確的法律位階;杜拜政府利用地圖、人口分析、土地使用等資料,結合市民的居住地、收入、消費紀錄與通勤紀錄等資料,用於未來卅年城市的發展規劃,都是政府重視資料運用的例證。
場域移至台灣,從不少時事議題中,可以看出台灣在資料應用上仍有進步的空間。比方一度吵得沸沸揚揚的核電問題,民間環保團體與政府各執一詞,若能有公開的電力數據,雙方討論才能較有溝通的基礎;國內常見的蚊子館現象,缺的就是過往無法事前運用大數據資料,針對影響與效益作審慎評估的緣故。
台灣作為IT大國,不僅設備成本低廉,更有傲視國際的優異技術。陳奕廷談到,大雅交流道案子由於與德國交通顧問公司PTV合作,經過縝密地討論流程設計,原本對方預期需要2個月來撰寫程式,台灣工程師卻只花3周就完成,除了成功通過測試,系統上線一年多,也不曾再修正程式。
也由於景翊科技多年協助台灣交通資料開放,具有將原始資料糾錯並重新整理的能力,更符合國際標準。將來的智慧汽車時代,對於交通資料勢必更加倚重,因此,在國際圖資公司邀請下,希望他們前往東南亞,協助盤點當地交通資料。
也由於Open Data聯盟積極連結國際,與11個國家與16個組織共同組成亞洲開放資料合作夥伴(Asia Open Data Partnership),加強議題上的交流,每年也舉辦「亞洲跨國黑客松」,提供公開競技的舞台。
常態性擔任「亞洲跨國黑客松」評審的陳奕廷也發現,這個聚集程式好手的盛會,除了參賽團隊作品水平連年提高,加上過去多是社會人士,今年竟有大學生組隊,可見年輕人的能量爆發力十足。
因此,開放資料不僅為台灣的高科技實力開闢出寬廣的發展空間,如今,更盼望藉由縱深的應用,發揮資料價值的極大值,成為推進國家往前的動力。
國際罕見開放停車場資料,台灣不僅開放,還有廠商製作成相關App,相當便民。
氣象資料開放,經民間企業加值應用,產生多種新型商業模式。
機場旅客服務中心蒐集旅客問題,從中產生洞見,協助優化服務品質並提升效率。
每年一度的亞洲跨國黑客松,聚集國際各路好手,相互激盪、交流。(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之Open Data聯盟秘書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