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喜好因人而異,有人喜歡邊打工邊玩樂,有人走馬看花,到處留下幾張「到此一遊」的證據照;也有人上車睡覺、下車尿尿…,現在,開始流行「寓教於樂」的工廠體驗遊。
你知道台灣有威士忌酒廠嗎?好奇科學中藥如何量產?想不想體驗手抄紙的製程?對於既愛吃又怕有防腐劑的蜜餞缺乏信心嗎?跟我們來一趟有吃、有玩又能大開眼界的觀光工廠體驗之旅,保證一次滿足你的知性與玩興。
觀光工廠?是的,從講求效率、冰冷的製造工廠變身歡樂的觀光休閒景點,一方面「製造」,一方面「服務」;既賣產品,也賣工廠風光;這種「一兼二顧,摸蜆仔兼洗褲」的新興體驗遊,正在台灣各地興起。
觀光工廠分佈圖/資料來源:經濟部中部辦公室
「如果你就原材料收費,那是初級產品企業;如果你就有形產品收費,那是商品企業;如果你就你的活動收費,那是服務企業;如果你就你與顧客相處的時間收費,是體驗企業;如果就顧客所得的榮耀與喜悅收費,你就是轉型企業。」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在《體驗經濟時代》一書序文中為產業轉型所下的註解,清楚明白。
依據英國學者彭恩於1993年提出的概念,富裕遊客們在「看」夠了各式景點名勝後,下一步則是想要「融入」、進一步登門入室,於是體驗旅遊成了「新觀光」的一種趨勢。高雄餐旅學院校長容繼業則指出,新資訊科技普遍應用在生活中的各領域後,觀光市場的結構也產生了巨幅改變,未來的旅遊消費將更彈性、更多元,也更講究真實的體驗,「觀光工廠」因此應運而生。
經濟部中部辦公室主任沈榮津指出,經濟部自2003年開始輔導傳統產業轉型觀光工廠,至今到工廠觀光的人次估計已經超過千萬人,締造了4億元台幣的產值,帶動的相關服務業產值也超過一億元。
交通部觀光局企畫一科科長林佩君分析,目前因種種條件上的限制(如工廠的英語導覽與接待能力等),台灣的觀光工廠仍未與國際觀光扣連,主要靠國民旅遊在支撐。
不過,以2008年國民旅遊共計1,842億元的收益來看,觀光工廠還有很大的推動空間。林佩君指出,雖然近年來台灣國民旅遊市場已趨近飽和(每年一億旅次上下),但從今(2010)年開始,全台灣各地的觀光工廠都列入公務人員國民旅遊卡的特約廠商名單,相信可以增加不少消費。
位於宜蘭雪山腳下金橘的故鄉,「橘之鄉」的蜜餞講求自然風味,從洗果、針刺…到糖漬、乾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甘味或色素,保證看過後吃得更安心。
從經濟轉型的角度來看,觀光工廠不僅是旅遊產業的新亮點,更重要的是,它是台灣傳統產業轉型的一條出路。
沈榮津指出,早自1990年代初期,台灣傳統產業空洞化、外移日趨嚴重,經濟部為了扶植積弱不振的產業,陸續祭出了製程及污染改善、技術升級、數位化管理、形象營造、異業結盟等等政策,2003年提出為傳產找出觀光價值的產業輔導計畫,可說是奠基其上的一次「成果大驗收」。
7年來,工業局中部辦公室前後輔導53家工廠轉型,目前已通過評鑑,掛上「觀光工廠」認證招牌的有39家,以台中、苗栗、桃園等工廠聚集地最多。(見圖)
「早期競爭靠硬實力,未來要靠軟實力,」管理學大師、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許士軍指出,自工業革命以來,製造掛帥,大量生產的結果,如今全世界的物品都已生產過剩,唯有以「人對人」為核心的服務業仍有無限寬廣的空間,「製造業『服務化』,已是不可擋的趨勢,對附加價值低落的傳統產業而言尤其迫切。」
「這是產業知識,也是社會溝通,」沈榮津指出,台灣原本就存在許多具有深刻產業文化或觀光教育價值的傳統工廠,像是曾為台灣擦亮「世界第一」的自行車或LED廠等,這些工廠以往為了防止仿冒或干擾而門禁森嚴,未來轉型為觀光工廠後,不僅可以提供工業觀光良好的素材,也是讓民眾瞭解產業、讓企業與社會溝通的一種方式。
在官民合力下,台灣許多傳統產業正努力從微薄利潤的「苦力經濟」,轉型為「體驗經濟」新星。
「以服務為舞台,以產品為道具,使顧客融入其中,而產生畢生難忘的體驗。」李仁芳認為,體驗型企業的經營方式源自創意與文化累積,融入知識與美學,不只是要娛樂顧客,還要讓他們「參與」其中。
位於宜蘭雪山腳下金橘的故鄉,「橘之鄉」的蜜餞講求自然風味,從洗果、針刺…到糖漬、乾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甘味或色素,保證看過後吃得更安心。
事實上,到工廠觀光不是新鮮事,許多四、五年級生(民國40至50年代出生者)小時候參觀玉兔鉛筆廠、黑松汽水廠的記憶,至今仍深刻烙印在腦海中。
國外許多知名的觀光工廠,甚至已成為國際觀光景點。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教授兼系所主任侯錦雄指出,在已開發工業國家,觀光工廠已是復甦夕陽產業的法寶。德國的「魯爾工業區」與荷蘭的「台夫特藍陶」,正是成功的典範。
位於德國北部的魯爾工業區,從衰敗的鋼鐵廠、礦區,現已變成重要的工業遺址。「12號礦場區改造計畫」就是將廢棄廠房租給工業設計相關企業,而老廠房的機動性和後現代空間感,不僅為設計師帶來更多靈感,同時也吸引無數遊客來此「朝聖」。
荷蘭「皇家台夫特藍陶」工廠(1653年成立),是17世紀以來碩果僅存、以傳統手工方式生產陶瓷的工廠,90年代也曾遭逢困境,開放觀光後,展示珍藏4個世紀、各種不同風格的台夫特陶瓷,以及專業師傅製陶、繪陶過程,並開放民眾親自體驗繪製藍陶的樂趣,才又絕地逢生。
位於宜蘭雪山腳下金橘的故鄉,「橘之鄉」的蜜餞講求自然風味,從洗果、針刺…到糖漬、乾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甘味或色素,保證看過後吃得更安心。
不過,台灣觀光工廠與國外相較,歷史的深度不同,操作的模式也不盡相同。
「國外工廠動輒百年歷史,因此轉換起來更有質感,」靜宜大學觀光系教授李君如指出,台灣的工廠比較「淺層」,雖然可以因應市場變局,隨時說變就變,但也因為變化性高、缺乏文化底蘊,容易給人沒有「根」的感覺。
目前經濟部提倡觀光工廠的第一步是要有「5到」──「照的到、看的到、吃的到、玩的到、買的到」。在2009年優良觀光工廠評鑑中,則區分「主題特色」、「空間」、「形象」、「設施」、「服務品質」等5大項目,一一為觀光工廠打分數。
「『主題』和『文化』是重點,」參與評鑑的侯錦雄指出,觀光工廠最大的賣點,應在於產業文化史和恆久累積的產業知識、獨特的生產製造流程,「越是傳統、半手工的工廠,越有機會轉型。」侯錦雄說,匠師「達人」是不能被機械、標準化取代的,「那才是值得保留的寶!」
評鑑結果,大黑松小倆口的牛軋糖博物館、義美「生產•生態•生活園區」、東和樂器的音樂體驗館、郭元益糕餅博物館、白木屋品牌文化館、台灣氣球博物館、順天堂漢方養生園區、白蘭氏健康博物館、中興穀堡、廣興紙寮、造紙龍手創館脫穎而出,幾乎都是承載四、五年級生溫馨回憶的本土標竿企業。
從2003年就投入觀光工廠輔導工作的李君如則坦承,因計分的方式及評審委員的背景或個人喜好等關係,難免有遺珠之憾,但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知名大廠願意加入觀光工廠的行列,而且一出手就聲勢不凡,令人驚豔。
過去關起門來專事生產的工廠,現在開門迎客,無論是員工心態或外在景觀,都必須要有所轉變。
位於宜蘭雪山腳下金橘的故鄉,「橘之鄉」的蜜餞講求自然風味,從洗果、針刺…到糖漬、乾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甘味或色素,保證看過後吃得更安心。
以生產蜜餞的工廠為例,許多人腦海會立刻浮現工人赤腳踩踏水果、汁液四濺,之後果乾露天曝曬在太陽下,蒼蠅滿天飛的畫面,然而,來到「橘之鄉」,會顛覆你對蜜餞工廠的刻板印象。
位於有「金棗的故鄉」之稱、宜蘭雪山山腳下的「橘之鄉」已有21年歷史,近年轉型為觀光工廠後,廠區經過整體造型和美化,不僅沒有想像中的「隨性、落後」景象,空氣中甚至沒有「酸甘甜」的味道。
專為遊客設計的參觀廊道,將金棗水洗、選果、鹽漬、漂水去鹽、針刺、糖漬、烘乾、包裝等過程,在遊客眼前搬演,取得信心與安心,讓民眾瞭解橘之鄉生產的金棗糕不是「真糟糕」!
橘之鄉第二代傳人林鼎剛說,做食品這行不必說大道理,只有將心比心,才能取信於人。因此,橘之鄉的員工守則只有一條:「做自己敢吃的東西!」
工廠旁新建的「橘之鄉蜜餞形象館」則與民眾「搏感情」,產品展售區沒有蜜餞的酸味,倒是飄著一股濃郁的懷舊風,「金棗落地爛,蜜棗溢齒香,與君道別日,正是棗黃時…,蜜棗嚐過後,願君不忘我。」訪客看到牆上與金棗有關的詩歌,才知道原來蜜餞是用來「餞別」的食物,小小一袋伴君千里,可以解渴充飢、久藏不壞,恰似遠方友人一路守護。
跨足觀光,對工廠而言是一種產業的典範轉移,更是「心」的革命。背後紙捲造型牆和員工手上以蛋捲造型變換出的各種「蛋捲娃娃」,都展現了造紙龍手創館的無限創意。
創立僅有12年歷史的白木屋食品公司,2008年7月加入觀光工廠的行列,2009年就拿下工業局頒發的「優良觀光工廠」獎。「創造情境、感動、氛圍,是白木屋努力的目標,」董事長簡菱臻指出,白木屋走的是「感動行銷」路線。
「做品牌是條不能回頭的不歸路,12年來白木屋已經投入16億元來養這個品牌。」簡菱臻表示,為了評估白木屋適不適合走觀光工廠路線,5年前曾親自走訪法國香水工廠,體會到背後的「文化生痕」才是重點,「同樣種一片薰衣草,背後有古堡陪襯,就是不一樣!」
也有企業走懷古、留古、講古風。「老東西在我們工廠裡都是有價值的東西,」創立於1934年的義美食品總經理高志明指出,義美並沒有花大錢來做觀光工廠,只是企業精神本來就強調飲水思源不忘本,長期以來工廠裡所有的舊設備、一桌一椅都完整保留,如今成為吸引遊客流連的文化資產,他也很為這些「老東西」感到驕傲。
由於義美廠區廣袤,再加上歷史悠久,走完生態園區、文物展示區大約要5∼6小時,加上義美為很多大飯店代工做筵席、年菜等,因此生產流程不方便開放參觀,這是義美與其他觀光工廠最大的不同之處。
繼12年前掀起一陣蛋糕美學風潮後,白木屋前年加入觀光工廠的行列,精心打造品牌文化館,要創造美的情境與感動氛圍。
有些觀光工廠以獨特性取勝,南投埔里的「廣興紙寮」就是最好的例子。
靜宜大學教授李君如指出,廣興是老廠,又舊又窄,甚至沒有空調設備,夏天時,遊客得和工廠員工一起揮汗做手工紙,但手造紙的過程太迷人,幾年來遊客竟已超過百萬人次。
另一家同樣位於埔里、已有40年歷史的「造紙龍手創館」,則轉以新穎的創新研發,走出另外一條路。有如禮物包裝盒的外觀、以紙捲堆疊出來的紙文化走廊,及瓦楞紙做成的各種裝飾藝品、公仔,都讓遊客嘖嘖稱奇。
成立於1963年、位於台中縣神岡鄉的大倫氣球廠,則是台灣目前碩果僅存、唯一的一家氣球工廠。自從加入觀光工廠、成立「台灣氣球博物館」後,突然間麻雀變鳳凰,「大倫從默默無聞到現在一夕爆紅,輔導單位(經濟部委託工研院)是最大的貴人!」創辦人游榮昌在獲頒優良觀光工廠後激動地說。
從傳統工廠轉型為觀光工廠,雖然跨足服務業,但基本上仍是不脫製造本質的「活體工廠」,偏偏製造與服務,無論在思維方式、價值觀、供應鏈角色等,其實都有衝突,要如何融合協調才不至於顧此失彼、甚至雙輸,對經營者是一大挑戰。
以開放生產線為例,既是觀光工廠,參觀製程當然是不可或缺的環節,但一般工廠在假日不開生產線,而國民旅遊多在假日,要「真實上線」給民眾參觀,員工就得加班,阿公阿嬤級的員工也要化身「舞台」的一部分,要衣履整潔、動作專業,以往一面工作一面碎碎念、擺臉色的壞習慣都要「收」起來,對員工來說壓力極大,反彈也在所難免。
就老闆來說,改變製造業的經營思維與價值觀,其實更難。
多年來一直在輔導觀光工廠的李君如指出,有些企業光是兩代之間對企業的期待就不相同。老一代眼看工廠已經負債累累、岌岌可危,下一代卻還要花大錢整理門面,耗費人力與時間設計觀光動線,培訓導覽解說人員,而這些為品牌加分的經濟效益並不是立即可見,於是兩代之間衝突不斷,甚至還有第二代因此被「掃地出門」的案例。
也有工廠在起死回生後,因為嫌麻煩「不堪其擾」,又放棄觀光副業,回去專事生產。
李君如舉例,花蓮的奇聖大理石廠是第一批接受輔導的觀光工廠,當時政府協助該廠融資,花了幾百萬元將鐵皮屋門面改頭換妝後,一開始遊客絡繹不絕,訂單也源源不斷,就連原來用「下腳料」做成的地磚、藝術裝置產品,價格也翻漲。然而觀光工廠經營2年多,前年,奇聖招牌已經打響,光靠接單就能營生,竟又決定恢復製造業本色,不再接待觀光團。
繼12年前掀起一陣蛋糕美學風潮後,白木屋前年加入觀光工廠的行列,精心打造品牌文化館,要創造美的情境與感動氛圍。
「消費,不再只是對『物』的慾望,而是對『體驗』的不滿足。」PC HOME出版集團發行人詹宏志在《體驗經濟時代》序文中闡述的新概念,正是觀光工廠的價值所在;對工廠而言,這句話也可以改為「生產,不再只是產出『物』,更要提供『體驗』的價值。」
只是,究竟哪些工廠具有把生產過程的「體驗」價值精鍊出來並加以呈現的潛力?這個問題不僅工廠內部不斷折衝,作為輔導單位的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其實也在摸索修正。
李君如指出,就像太虛弱的人不能動手術,「原先就資質不好、管理不善的工廠,要轉型為觀光工廠的風險也偏高。」然而,若只是一味地拉攏資本雄厚、體質較佳的大廠加入,會不會失去了原來扶弱的本意?
或許,台灣觀光工廠起步未久,目前演出的「劇碼」還不夠多,精緻度也還不夠,但特別的是,當遊客置身這些傳統工廠時,除了觀光、體驗、學習外,彷彿也進入了時光隧道,重溫了以「台灣製造」創下經濟奇蹟的昔日榮光,並且藉著參觀和購買,和業者一起打造著下一波的台灣軟實力奇蹟。這,也是另一種難得的「參與」吧。
位於台中神岡的大倫氣球,是台灣目前僅存的氣球工廠,轉型觀光工廠後,一夕之間「麻雀變鳳凰」,成為廣受親子喜愛的歡樂工廠。
經過巧手「包裝」,冰冷的製造工廠也能化身溫馨的觀光景點。圖為位於台中神崗鄉的氣球博物館。
位於台中神岡的大倫氣球,是台灣目前僅存的氣球工廠,轉型觀光工廠後,一夕之間「麻雀變鳳凰」,成為廣受親子喜愛的歡樂工廠。
位於宜蘭雪山腳下金橘的故鄉,「橘之鄉」的蜜餞講求自然風味,從洗果、針刺…到糖漬、乾燥,過程中不添加任何人工甘味或色素,保證看過後吃得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