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新年伊始,《光華》封面報導,一張犀牛照片即刻擄獲讀者目光。當年,國人服用犀牛角粉強身保健的進補習慣,遭到國外保育團體指控為「犀牛終結者」,頓時讓台灣成了眾矢之的。
當萌芽的環保意識遇上存在許久的常民慣習,誰該優先?兩股力量的碰撞,引起了當時一番激辯。《光華》走訪保育團體與國內外專家,讓雙邊意見有了一次完整陳述的機會。「天秤的兩端並非對立」的道理放諸四海皆準,環保與文化傳統間,也是如此。
「犀牛角事件」為台灣環境保護的探討開出第一槍後,同年4月份另一篇專題報導〈老樹保護運動〉則接棒討論台灣百年老樹留存的價值與意義。以往不受重視的老樹,如今成為都市必要的一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放在今日,尤其寫實。
環保意識萌芽後,大眾更進一步將關懷自然環境的念頭化為行動。電視廣告,三句不離「環保至上」、消費者購物非「天然環保」不用,這股由英國發起的綠色消費主義風潮,也吹向台灣。
在民間團體的奔走呼籲下,企業也紛紛響應,加入「友善環境」行列。國內紙業大廠永豐餘投入再生紙研發、食品企業義美也推出綠色包裝。
一九九○年代,各項進步的理念、省思蜂擁而至,台灣綠色的種子也已種下,理念無須多說,關心一棵老樹、選購一項綠色產品……,親身實踐就是體現環保最好的方式!
犀牛角悲歌,讓台灣社會更 加重視自然保育,進一步學 習尊重生命,也讓一九九○ 年代的綠色消費意識抬頭。
犀牛角悲歌,讓台灣社會更 加重視自然保育,進一步學 習尊重生命,也讓一九九○ 年代的綠色消費意識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