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不少不同主題的共同工作空間,自造者空間也有七、八個之多,未來產房則是其中少數結合「共同工作空間」與「自造者空間」兩者的型態。楊育修表示,一般的共同工作空間多是新創團隊或個人工作者從事軟體開發的場域,自造者空間則多為硬體開發者進駐,「未來產房」首開先例,將軟、硬體結合在同一處空間裡,期待它們互相催化與交融。
自造者的「健身房」
來自法國的木工師Romain Gadant,正聚精會神地在未來產房的木工台上製作燈罩。
Romain說,太太任職於法國在台辦事處,陪太太來台任職的4年期間,他的專業無處發揮,得知未來產房可以使用機具,興奮不已。「在法國除了學校,找不到這樣的自造者工作空間。」他高興地說,家裡所有木工家具都是自己一手打造的。
另一方大工作桌上,大同工業設計系3年級的學生黃一軒正與同學以希多必(Strawbees,一種組合原件)組合吸管,製作遙控汽車,預備參展。他說,這個空間裡人才濟濟,是他與同學的夢想發源地。
楊育修表示,未來產房是一種類似「健身房」的概念,空間裡提供各種機具、儀器設備,任君使用,「如何使用?用來做什麼?由使用者自己決定。」
楊育修表示,這個自造者空間歡迎任何人進來使用機具,「會用當然很好,即便不會也能學習。」
為了協助不會操作機具的人跨越門檻,未來產房還配備「諮詢教練」教導。目前除了木工、金工……等5位專精各領域的「廠長」負責教導民眾使用機具的方法外,還不定時安排各式各樣的基礎入門課程供民眾選擇。
傳播總監董曉梅指出,未來產房採會員制,大同大學設計系500位學生是免費基本會員。其餘校外的個人會員月租費3,000元;進駐樓上有固定座位與門禁管制的「共同工作空間」,則需月租費4,000元。
即便學校將實習工廠委外經營、對外招收非學生會員,一開始遭學生反彈,但不可諱言,未來產房經營團隊接手實習工廠後,使用率大大提升。董曉梅說,接手前,實習工廠一年的使用率還不到800人次,學生有課才會進來;接手才一個月,使用率就增加到1,700人次,現在每個月使用率已超過6,000人次。「『校內有全台最大自造者空間』甚至已經成為大同大學招生的一大利基。」她說。
誰來make?
然而,未來產房拓展的速度與創辦人當初的設想仍有極大落差,「這是蓄積能量的必要過程。」楊育修如是說。
他表示,自己最欣賞的美國自造者空間「TechShop」,自2006年創立後,蓄積了5年的能量,才陸續在矽谷、聖荷西、舊金山、底特律、亞歷桑納州等地設點,到今年底,TechShop預計在美國各地設12家自造者空間。「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因為美國家家戶戶都有車庫,不缺空間,但現在TechShop每個500坪大的自造者空間裡,都有1,000名會員。」
反觀台灣,自造的觀念尚不普及。
楊育修表示,Maker(自造者)這個名詞出現不過10年(2006年),但make這件事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只是在當今這個消費時代,人們已習慣缺少什麼就去市場購買,不會想到要自己動手做。
那麼,誰會是可以期待、啟發的maker?
「make是廣泛的。」楊育修說,未來產房開幕前徵求設計就是一個最振奮人心的例子。產房創立之初,由於經費拮据,於是上網徵求空間設計,沒想到來了65位自願者,且多數無室內設計背景,有作家、舞蹈家、公務員、家庭主婦……等等,大家提供了三百多個點子,最後創辦人從中選出15個設計,請人裝潢組裝,設計到完成前後共花了8週時間。「我從中看到,很多人有想法,但往往只能一直停留在『想』這個階段,沒有實踐的機會。」
夢想的實踐地
共同工作空間可以整合資源,提供空間、設備、技術,讓想做東西的人實踐夢想。
一般人在學校畢業後,即便想要自造,也少有機會接觸設備;進入大公司裡上班,即便與興趣相關,也不一定有機會發揮自己的優勢與專長,只有在自造者空間可以滿足需求。
「很多有創意的東西都是在自造者空間裡誕生的。」楊育修指出,科班出身的人,可能被技術限制住,半路出家者反倒可以沒有侷限、天馬行空創作。「有想法、有問題要解決的人,就會想辦法學相關技術,進而突破技術的框架,有所創新。」
楊育修以未來產房的會員為例,去年9月有一位會員進來學雷射切割,學會技術後,他開始嘗試使用羊毛氈鐳切製作杯墊販售,才短短6個月,他就以此成功創業,而後乾脆自己買了一台20萬元的鐳切機回家生產。
在美國舊金山,他也看到一位女士,原是家庭主婦,在自造者空間學會3D列印,想到用來列印鞋底,為顧客製作完全符合個人腳型的鞋子。
楊育修自己也是maker的實踐者。他曾在「台創」工作10年,其中5年外派美國舊金山。外派期間,他看到maker在美國的發展歷程,於是拍了兩部紀錄片,一部有關設計思考,另一部則是「maker」的概念。
「我申請拍片預算被台創拒絕,轉而以群眾募資方式來達成目標,兩部片子分別募到1萬8,000元美金與3萬2,000元美金;完成後至今分別在全球各地放映了八百多場和三百多場。」
草根自發運動
「創業只是maker的一小部分,」楊育修表示,學習、自造大多數是為樂趣,真正走上創業之路的人少之又少,未來產房的工作只是把maker的分母做大,相對地創業人數自然就增加。
林佑澂則表示,maker的生態有好幾塊,缺少任何一塊都難以發揮能量。而其中第一步就是「教育」。
「沒有前面的maker教育,就沒有後面的創業成果。」董曉梅指出,這一年來,未來產房裡來自各單位的參訪不斷,大家都急於看到成績。「我們很清楚大家都想收割創業成果,但如果沒有人種樹,哪來甜美的果實?」
「當文化與教育還沒改變,就講創新、創業,我覺得還太早。」林佑澂表示,應先建置好創新、創業的生態,把越來越多人變成maker,給他充分的資源發揮,有朝一日願景才可能成真。
創立一年來,未來產房在推廣教育上不遺餘力。除了各式各樣的基礎課程、體驗活動外,也曾為會員舉辦一場百人生日趴,小自3歲幼童,大到60歲長者的maker體驗課程,讓賓主盡歡。
此外,勞動部長陳雄文率領部屬、品質優良協會率會員都曾來體驗過木工及3D列印課程。
林佑澂表示,近年在國外看到募資平台上的東西,很多都是在maker space(自造者空間)裡做的。
楊育修分析美國的techshop,發現每星期約有3~5個計畫放上募資平台募資。
水到自然渠成
「我們去年就是從教育著手,培養自造者,今年開始會玩一些好玩的計畫,同時也會找一些外國團隊,與國際自造者有進一步的合作。」林佑澂說,自己可以想到最快速的推廣方式就是與國際連結,「把國外maker帶到台灣來,剛好這段時間他們也需要台灣的能力,大家一起來合作。」
林佑澂表示,美國的maker space如今都在思考,如何幫助maker創業,讓他們能夠把東西做出來並且商品化。
「後端的商品化,非常適合在台灣進行。」林佑澂表示,台灣有很大的群組,硬體、軟體、工業設計工程師齊備,引導國外maker進駐台灣,在這裡生產他們的創新發明,是利他又利己的兩全辦法。
不過,楊育修也強調,maker是一種自發性的草根運動,很多事情要等水到渠成、自然發生,處心積慮的政策誘導不一定能成事。
現階段公辦或部分大企業的育成中心,審核會員資格、企畫有無含金量?有沒有量產可能?「這些都與maker的概念和精神牴觸,」楊育修說:「在未來產房裡,你要做什麼,要做一個、半個都可以。」因為,自由正是激發創意最重要的環境條件,而未來產房裡充滿的自由氛圍正是它的重要利基。
在5月底在華山文創舉辦的「自造者嘉年 華」,未來產房負責的主題館,被各年齡 層參觀者擠得水洩不通。
未來產房創辦人林佑澂(左)與楊育修(右), 要合力將更多人變成maker。
3D列印餅乾(上圖)、寫字機器人(下圖), maker的範疇無限寬廣。
3D列印餅乾(上圖)、寫字機器人(下圖),maker的範疇無限寬廣。
法籍木工師Romain Gadant,在未來產房製作的燈 罩,做工細緻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