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初,立委對貿協職能提出質詢,經濟部長趙耀東表明要改組貿協的態度後,各界對貿協議論紛紛。經濟部並已委託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評估貿協功過,以為改革的參考。外貿協會,這個曾風光一時的外貿推廣機構,現正面臨極大的考驗與壓力。
外貿協會位於臺北市敦化北路臺塑大樓九、十兩樓,辦公室是不隔間的開放式,員工座位成行整齊排列,室內各種活動一覽無遺。說話、電話鈴、打字、走動等聲響此起彼落,然而穿著制服的工作人員——男士著白襯衫、藏青西褲,女士穿米色套裝——似乎並未受到干擾,各自忙著手邊的事:答覆廠商詢問、看資料、簽公文、和同事討論問題……。
九樓資料館中,亦是人來人往,平均每天約有五百人次前來查閱資料。
同一時間,位於臺北郊區的貿協包裝試驗所接受一家廠商委託,正在進行商品運輸包裝的安全性試驗;一支由貿協率領的參展團正在日本參加電子商品展示會;幾位市場研究處專員,正搭機前往海外做市場調查;海外四十多個辦事處,亦正在密切注意當地商情的變化、法規的更改,以便把各地最新資訊傳送到國內。
圖2:外貿協會位於台塑大樓九、十兩樓,圖為台塑大樓的外貌。(鐘永和)
貿協是推展外貿的先導單位
外貿協會全名為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是我國推廣貿易的專責機構。
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許多國家為協助本國廠商爭取海外市場,紛紛設立專責機構辦理貿易推廣工作,例如英國的BETRO、日本的JETRO、韓國的KOTRA。
臺灣是個海島,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當時經濟部長李國鼎有鑑於此,特派商業司長武冠雄前往日、韓等國,考察當地如何設立貿易推廣機構。民國五十九年,行政院長孫運璿在經濟部長任內,正式成立外貿協會,由武冠雄任秘書長。
貿協成立之初,我國對外貿易總額僅廿二億美元(五十八年度),猶在起步階段。貿協乃組團出國,到國外拜訪客戶、參加展覽或自辦展覽,為我國對外貿易鋪路。當時國內貿易商不多,亦多不知如何主動與買主接觸,對貿協適時提供的服務,由衷讚揚。
後來國內貿易商激增,外銷工廠也紛紛自設貿易部;加上國際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再遇到兩度經濟不景氣,暴露出「粥少僧多」的窘境。而貿協工作重點直到二年前都沒有什麼改變,因此引起某些廠商的不滿。
圖3.~7:商品展覽館內部數景,通常都分隔成許多攤位,各具特色。(鐘永和)
委託專家評估職能與效益
今年五月,經濟部長趙耀東在立法院答覆質詢時,承認貿協未能滿足工商界需求,有必要改組,遂進一步引發各界對貿協的議論:有談經費,有說人事,有評功能,也有積極的改進建議。
經濟部乃委託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對貿協進行評估,結果將做為改革參考。
貿協成員為此士氣頗受影響,大家都希望改革的指令及早明朗化,使這段「等待」時期盡量縮短。
各界對貿協的批評,大致可分三方面:經費、業務與人事管理。
先談經費問題。貿協是財團法人組織,凡是出口廠商,都要從出口金額中扣除萬分之六.二五的「出口聯合推廣費用」,做為貿協經費。隨著我國出口金額的增加,這筆經費也愈來愈大,目前已高達新臺幣五億元。由於此筆款項非由國庫撥付,未經立法院審查通過,因此有立委認為貿協經費來源「不合法」。
武秘書長指出,當初決定貿協經費取自民間,以保持民間機構的身份,乃基於實際需要。一是為保持機動性,二是為在無邦交國家工作方便。
圖3.~7:商品展覽館內部數景,通常都分隔成許多攤位,各具特色。(鐘永和)
機動處理才會有績效
「國際貿易情勢變化莫測,各國政府隨時可能宣佈某項產品管制或開放進口,一定得機動因應。記得三年前我到英國,聽說英國政府要開放電話機進口,立刻打電報回國,要國內邀集電話機出口商到倫敦辦一場展示會,由貿協倫敦辦事處邀請當地進口商去參觀,結果我們搶到了電話機市場。如果貿協經費來自政府,年度預算中未列入到英國推銷電話機一項,就只有坐失良機了。」武秘書長說。
他接著又說明保持民間團體身份的必要性:「與我國沒有正式外交的國家很多,政府機構在當地活動不便,民間團體則較不受限制。要證明貿協是民間機構,經費來源是重要依據。」
多數學者專家都認為,貿協有必要維持目前「半官半民」的型態。輔仁大學國貿系主任林邦充另建議:目前貿協僅對出口商收取規費,但事實上對進口商也提供不少服務。貿協經費應改為對進、出口皆抽取基金,同時降低抽取比率,如此可減輕出口商負擔。
政治大學國貿系主任梁滿潮則認為,應將基金的最高額固定,否則每年外貿金額不斷成長,貿協經費將漫無限制地增加。若能訂定經費最高標準,不但減輕業者負擔,也可促使貿協思考、研究如何在固定金額內,充分發揮效益。
圖3.~7:商品展覽館內部數景,通常都分隔成許多攤位,各具特色。(鐘永和)
經費的來源與運用有待合理化
「經費運用的績效比合法化重要。」千國貿易公司董事長江松木說:「貿協缺乏監督機構,董事會僅聊備一格,每年經費如何運用?是否有浮濫之嫌?績效表現在何處?外界不得而知,也無從查詢。因此有必要建立具體的審核制度,及健全董事會的監督功能。」
貿協經費由全體出口商捐出,每家廠商都可說是貿協的幕後老闆,要想讓每位老闆都滿意,實在不可能,反益滋生困擾。此外,聯合推廣費用未經立法,因而不具強制力量,遇有廠商不願繳納時,貿協即無計可施。因此,如何使貿協經費取得法律依據,而又不致受政府預算規定的限制,是極需早日解決的問題。
客觀來看,貿協扮演的角色實屬吃力不討好;加上最近有廠商頻發抱怨,認為貿協服務不周,使得貿協成為眾矢之的。貿協因此蒙受不少不白之冤,也暴露本身一些問題。
在談及貿協業務為何遭受批評,及未來的改進之道前,應先對貿協的工作有所瞭解。
圖3.~7:商品展覽館內部數景,通常都分隔成許多攤位,各具特色。(鐘永和)
服務項目很多
目前貿協提供的服務包括:
一、以多種方式提供海外商情——貿協在臺北、臺中、臺南、高雄都設有貿易資料館;出版貿協三日刊、貿易叢刊;舉辦海外市場商情報告會;並建立貿協電腦資訊系統。
二、協助廠商拓展外銷——把每日收到有意向我國採購或推銷產品的外商函電公佈出來;組織推銷訪問團及參展團;並自行在海內外舉辦展售會。
三、協助廠商提昇產品與包裝設計水準,推廣設計觀念,以提高產品附加值。
四、解答貿易實務問題,包括口頭查詢服務及在出版品上書面答詢。
五、在海外設辦事處,負責蒐集商情、爭取貿易機會、促銷我國產品等工作。
目前貿協最受業者批評的,是提供的商情過時且不符實際需求。貿協蒐集大量資料存置櫥架上,但業者卻高呼沒有資訊可用,或找到的資訊毫無用處,究竟是何緣故?管理學家許士軍以為,這是因為供需雙方對資訊的認定不同。
圖3.~7:商品展覽館內部數景,通常都分隔成許多攤位,各具特色。(鐘永和)
國內廠商對中、上游資訊不感興趣
許士軍曾任貿協市場研究委員會委員,他把資訊分為上游基本資料、中游初步資訊、下游具體資訊三種。以目前國內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而言,他們渴望知道的,是馬上可做生意的下游資訊,例如客戶名單、廠商地址、報價、運費等。至於中、上游資料,則並不感興趣。
貿協是一個公共資訊服務機構,本身能力有限,不可能針對每家廠商的需求提供具體商情,只能收集初步的資料。但廠商卻希望貿協提供的資訊愈詳細愈好,供需間的看法有很大差異。
許士軍認為,公共資訊機構並非萬能,由貿協提供具有商業價值的資訊,無論在能力或分配上,都不適宜。因為這類資訊一旦公開,價值即大為減低,甚至消失。例如貿協為了公平,每天把收到的各種貿易機會函件公佈在資料館,外國買主因此會在短期內收到由國內蜂湧而至的數百份信件或電報,每家廠商成交的機會相對減少。
因此,許教授主張,業者需要的商情,應自行蒐集、分析及使用。通常有能力這樣做的多屬有規模的廠商,這也說明何以國內大型廠商較少利用貿協提供的資訊服務。
圖1.2:展覽館展出的各種中西燈飾。(鐘永和)
公共資訊機構有特殊的任務
貿協這種公共資訊單位,應盡量避免涉及商業交易和分秒必爭的商情,而應建立投資浩大、不具商業價值、不能寄望民間機構蒐集的基本資料。這類大家都需要,但又沒有人願意、或無法獨力提供的資訊服務,就像國防、教育及公共設施等,應由全體納稅人負擔的道理一樣,業者不能因受惠較少而拒絕支付,也不能以分擔較多經費而索求額外服務。
由許教授的分析,不難瞭解貿協在提供資訊服務上所扮演的角色及限制,但是能否如許教授所言,「避免涉及商業交易和分秒必爭的商情」,仍值得商榷。
一位對貿協相當瞭解而不願透露姓名的教授指出,目前我國有能力自行蒐集商情的大貿易商為數極少,工商業者絕大多數是中小企業。貿協為適應國內情況,滿足業者的需求,仍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動態商情的服務。如本身人手不足,似可向國際商業資訊機構購買,隨時以電報機接收,再以反映成本的收費方式賣給需要的廠商。但須特別注意內部紀律的管理,商情要絕對保密。
圖1.2:展覽館展出的各種中西燈飾。(鐘永和)
動態商情不可偏廢
輔大國貿系主任林邦充也認為,貿協今後仍應加強供應動態商情,他指出三個可行途徑:一、盡快把日本相關雜誌的資料翻譯出來,借重他們擅於蒐集情報的長處。二、把做同一地區生意的貿易商組織起來,定期集會互換情報。三、加強駐外人員蒐集商情的訓練與能力。
有些廠商從不和貿協打交道,貿協亦不主動去瞭解這些廠商的需要,是造成廠商和貿協之間有隔閡的主要原因。
在貿協成立十三年後,最近外銷服務團到中南部訪問廠商,發現有人竟不知有貿協的存在;或者知道,卻不明瞭貿協在做些什麼。這固然顯示這些廠商耳目閉塞,但也反映出過去貿協工作重點一直擺在海外,而忽略了國內「扎根」的工作。
為彌補這些,貿協編印「如何利用外貿協會的服務」小冊,分寄國內各出口廠商,希望藉此幫助外銷業者瞭解貿協的功能及服務項目,進而加以利用。這本小冊子印刷精美、內容詳盡,可看出花了許多心血,然而寄出後,有多少業者會仔細閱讀,不無疑問。
圖3:貿協產品設計處為自東公司設計的商標及型錄。(鐘永和)
問耕耘,也應問收穫
類似情況也發生在貿協出版的許多刊物上,例如每週三出版的「外銷機會」,每週六出版的「外銷市場」,及其他各種叢刊,都免費郵寄外銷業者參考。如能繼續追蹤,瞭解業者閱讀、利用、受惠的情形,以做為改進服務品質的依據,就較不會落於「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的窠臼,而有「功虧一簣」之憾。
一位貿協成員持平地指出:「我深信貿協業務方向正確無誤,但在執行細節上有待加強。」
另一個多年來一直困擾貿協的問題是,究竟電話服務值不值得做?
貿協以電話答詢為國內廠商服務,是國際上同類推廣機構所沒有的服務項目,給廠商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也增加貿協人員很大的工作負擔。
目前貿協外銷推廣處人員,一天要接四、五十通詢問電話,手邊工作常被打斷;而且電話內容四分之三以上是要貿協推介供應廠家的名址,甚至有廠商把貿協當作查號臺,造成人力上的浪費。
貿協也曾因此停過一陣子電話服務,但因許多廠商極力要求,只好恢復。有趣的是,當多數職員反應做電話服務繁瑣而缺乏成就感時,也有成員認為這項服務極富挑戰性,應繼續存在。
圖4:中華電腦公司的這台電腦,從產品本身到包裝、型錄,全由貿協代為設計。
不必「因噎廢食」
「這是服務原則與技巧的問題。」一位資深組長認為,有問必答和取消電話服務的極端做法都不對。他以本身為例,接到詢問電話號碼的電話,一律請對方問查號臺;遇到和業務有關的問題,除解答外,還主動瞭解對方情況,伺機給予機會教育。
「有次一家貿易商問及國內種籽供應商的名單,準備出口到馬來西亞。我把其中幾家名址給他後,並告訴他,國內許多辛苦實驗成功的新品種,若以廉價賣給工資便宜的東南亞國家大量栽培,將來可能成為我們的勁敵。因此我建議他出口其他附加價較高的產品。像這類建議,對方多能欣然接受。」
因此這位組長以為,貿協的服務應落實在業者的需求上,只要懂得講求方法,電話服務是瞭解及協助業者很好的媒介,不宜因執行上有困難就放棄。
貿協自成立以來,為使業務職掌能配合工商界的實際需要,曾歷經數次變革、調整。民國六十八年時成立產品設計處及市場研究處,就把貿協工作帶往另一階段。
圖5:貿協採了隔間的開放式辦公室,室內各種活動一覽無遺。(鐘永和)
注重設計,能提高商品附加值
產品設計處的服務內容,包括協助外銷廠商改善產品本身,及包裝、型錄、商標等的設計。
該處副處長牟盾指出,設計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但過去國內出口商品的設計多數由買主提供,國內業者較缺乏主動設計的觀念與能力。貿協希望藉著示範性的設計服務,及公開舉辦研討會,帶動國內的設計風氣。
加強設計能力,是杜絕國內仿冒情事的根本之道。一家機械工廠的砲塔立式銑床原有仿冒外國產品之嫌,經貿協設計人員與廠方技術人員合作,重新加以設計後,產品以嶄新面貌出現,目前正在國內申請專利。
此外,中華電腦中心的新產品——個人電腦,從產品本身,到包裝、型錄,全交由貿協設計。
生產自行車的自東公司也和貿協合作,實施「企業識別體系」,也就是設計出最能表現企業精神,且為消費者接受的「識別要素」,包括商品名稱、商標、字體、色彩、品牌圖式等。
產品包裝是設計服務的另一項目,分為工業及商業包裝。前者注重安全性,後者注重美觀。
為測定產品包裝的安全性,貿協設有包裝試驗所,有不同溫、濕度的房間,及模擬運輸狀況的設備,是亞洲三大包裝試驗所之一。中鋼、臺塑、宏砦q腦等單位,都曾委託貿協做產品包裝試驗。
圖6:貿協的電腦資訊系統。(鐘永和)
直接派員前往國外蒐集第一手資料
市場研究處的工作,為派人前往海外直接蒐集商情資料,做為國內業者生產的指標。
市場研究處副處長朱康民說明其中過程:研究員先在國內蒐集資料,選定調查的目標及地區,瞭解國內該項產品廠商的生產能力,再向海外有關單位發問卷,根據回收問卷,選出適合訪問的單位,然後動身前往訪問。回國後除了在「市場調查發表會」為廠商做口頭報告外,另要提出書面報告。
有學者以為,與其由國內派員遠征異地,不如由各海外辦事處或委託當地商業機構進行來得有效。但貿協海外辦事處人手有限,且不可能對每種產業內行,由國內派人可揀選對某一行業熟悉者前往;至於委託當地機構調查,朱副處長說:「我們也試過,但花費甚鉅,每一個案索價美金三、四萬元,而且調查結果未必能符合國內實際需求。」
市場調查已成為貿協現階段的工作重點之一,去年做了八個調查案,今年計畫增至卅個。
對於廠商已能自行處理的業務,貿協準備逐步放手,例如過去一年要辦八、九十次展覽活動,今年要減為五十次左右。
圖7:貿協資料館內經常公佈各種貿易機會,常有廠商前往抄錄。(鐘永和)
膨脹過速,人事難免成為問題
至於人事問題,十三年來,貿協副處長以下的成員,全部公開招考,素質優、水準齊而且待遇優厚。這樣一個有人、有錢的單位,在人事管理上,也遭到了指責。其中最引人非議的是,某些成員為己牟利,有生意機會時,「近水樓臺先得月」——交給親友做;海外辦事處則有某些代表上班不准時,忙著接送國內去的要員。
由於與我國無邦交的國家很多,在這些地區,貿協駐外機構也擔負部分增進實質關係的任務,功不可沒。但貿協基本上仍是貿易推廣機構,而非外交單位,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如果本末倒置,無論在經濟外交上有多大貢獻,都難取得外界的諒解。至於貿協人員自己做生意一事,更嚴重破壞團體形象。
甫自貿協產品推廣處退休的蔣秀穎指出,其實貿協多數成員都潔身自愛,工作努力,但因少數害群之馬而損及團體名譽。一般認為,貿協當務之急應是建立是非標準,賞罰分明,一經查有私自做生意或圖利親友情事,應立即開除,才不致落人話柄,及影響同仁工作情緒。
有待進一步確立進用、獎懲、升遷辦法
貿協的高薪制度及一級主管人員年齡多在六十歲以上,也受到抨擊。常到貿協採訪新聞的經濟日報記者劉其筠認為,高薪和年齡都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每個職位的人對本身工作能勝任。據聞,貿協有少數因人情壓力進用的主管,本身缺乏專業能力,因而產生「外行領導內行」的現象。貿協如能建立工作人員任用及績效考核的標準,則上述不合理現象應可解決。
儘管如此,仍有人對貿協給予好評。在煜泰貿易公司負責人楊紹麟眼中,貿協是國內行政機構中,辦事效率最高者之一。管科會貿協評估小組負責人司徒達賢也認為,貿協的管理水準頗高,各種書面資料隨要隨有。
然而一個單位成立十多年後,難免會有老化的現象,及鬆弛、自滿的心態。服務機構必須隨時動腦,處處用眼,提高警覺,才會令人滿意。
管科會的評估工作仍在進行中,經過問卷調查分析後,將把貿協未來應扮演的角色,界定得更清楚。
這次貿協遭遇的風浪,可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中的是非曲直,實為眾說紛耘、莫衷一是。至於貿協未來究竟該何去何從?改革的方式與幅度又該如何?在此敏感的過渡時刻,有關人士都以為不宜發表意見。不過據各種跡象顯示,改革之議正在積極醞釀中,一切很快就會塵埃落定。
如果貿協能藉這次風浪,把過去想改而未改的、或「習焉而不察」的缺點加以校正,並隨時保持戒懼、敬謹、熱誠的服務態度,加強與工商界的溝通,努力建立共識——包括觀念與服務內容等方面,貿協的角色及功能即能真正被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