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探究》展將(右起)於彭、侯俊明、許雨仁、黃志揚四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帶進美國的美術館,展現東方水墨的新境界。楊蕙如的早逝,也被視為台灣藝術界的重創。(蔡文祥攝)(蔡文祥攝)
是這樣一個不尋常的展:四位台灣當代藝術家不以最熱門的裝置藝術,反而藉著紙和墨走進美國紐約蘇活區極富盛名的「素描中心」美術館展出,並獲得紐約時報四分之一版面的介紹。然而,展場裡看不到導演一切的華裔策展人楊蕙如,只有藉著藝術家及策展人丈夫、母親的口,傳達出她的聲音,勾勒出她那短暫而精采的藝術人生。
近年來,美國藝壇從紐約風行起一股中國藝術熱,紐約大都會美術館展出來自故宮的《中華瑰寶》、古根漢美術館的《中國五千年》,亞洲藝術中心也展出《蛻變與突破:新華人藝術》,接連著便將中國美術從古到今地展演一輪。華人藝術在美如此盛況空前的現象,恐怕是美國開國以來頭一遭。同時間在紐約知名藝廊集中區的蘇活,華裔策展人楊蕙如精心調配的當代台灣藝術專題展《台灣探究──當代紙上作品》,也在素描藝術中心展開。
缺席的得獎人
展覽開幕便不尋常,在來賓一片對展覽的肯定聲中,只有楊蕙如家屬出面致謝。鎂光閃爍中,與照片上楊蕙如面貌相仿的楊媽媽,儘管再雍容自持,也不禁一度失神:「現在拍的應該是Alice,而不是我!」
一九九七年年初,經過兩年的籌畫之後,三怳遠釭熒阮椰p終於決定了《台灣探究》展的第四位藝術家人選,匆忙地趕回紐約派瑞許美術館接任展覽及典藏組藝術總監的職務,上任不滿一周,正逢中國人的大年初一,楊蕙如與夫婿到唐人街吃年夜飯,然而卻遭一輛大貨車撞及而亡故。消息傳來,台灣藝術界一片惋惜……
一九六一年生於台灣的楊蕙如,怳風陵价墨蟀國,在耶魯大學主修中國藝術史畢業後,先後在大都會博物館及紐約現代美術館實習,接著進入紐約前衛藝術重鎮的「新當代美術館」擔任副策展人,成為當時美國藝術行政圈內職銜最高的華裔人士,並策畫許多以美國亞裔及華人藝術家的展覽。不料卻在現代藝術史博士學位將完成、事業更見發揮之際,畫下人生句點。
打破東西的藩籬
影響楊蕙如事業方向最大的是楊媽媽。楊蕙如母親周素華女士早在七○年代就在台灣經營知名的鴻霖藝廊,當時台灣現代藝術環境怳屨O守,「學生時代的郭振昌還因為在我這裡開展,被學校記過呢!」楊媽媽笑著回憶。這也使得楊蕙如對莊S、吳昊、朱為白、陳庭詩、席德進、林惺嶽等台灣現代美術創作者並不陌生,她還曾經跟著媽媽到台南縣南鯤鯓拜訪過傳奇性的素人畫家洪通。
移民美國後,這份對原鄉藝術的愛好與依戀,一併移植來美。在紐約居處,幽雅陳設的中式桌椅及青花陶瓷,房內隱隱流瀉出台灣民謠,台灣藝術家作品錯落其間。楊媽媽雖然沒有刻意栽培女兒走向藝術研究,女兒卻自然地走進亞洲藝術研究的領域。
大學期間時,為了加強自己的中文能力,在中國大陸還怳屨妘洩漱K二年,楊蕙如前往廣州暨南大學進修半年,接著一人遊遍整個大陸。後來有感於日本對中國藝術史有深入的研究,於是她又前往日本學習日文,卻為日本充滿活力的當代藝術所吸引,從此跨進當代藝術的天地裡。
近年來,國際藝術頻頻將目光轉向亞洲,而台灣藝術也開始登上國際大展舞臺,經常面對的問題是:西方的策展人對東方文化不夠瞭解;而東方的策展人則經常依附於西方的藝術價值觀或偏好,無法以東方藝術精神來策展,在語言、人際關係上更是怳屨]限。
然而楊蕙如生於台灣,在美國受教育,從小跟著母親拜訪藝術家,又跟著父親周遊世界,從西方的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希臘到東方印度、泰國都走過一遭,提供了她東、西文化生活的經驗及開闊的世界觀。加上中國藝術史與現代美術的學院訓練,更培養出她專精的眼光與獨特的見解。
生前在一次訪問中,楊蕙如提到中國藝術家在美發展障礙:一是缺乏人脈,二是語言障礙,三為西方不易瞭解東方藝術精神。楊蕙如身兼東西二方人脈基礎,並具語言與藝術史訓練之長,正可發揮開路先鋒的作用。
紙墨的思索
楊蕙如為台灣藝術家策畫的《台灣探究──當代紙上作品》展覽,無論在時間、媒材或是主題思考上都顯見她縝密獨到的觀點。
在展覽終點站的台北市立美術館裡,首映眼簾的是黃志陽的《e形產房》自天花板上垂下,藝術家以濃郁的墨色和翻飛的筆法塑造出一個個半人半獸的形象,彷彿道教驅魔的符咒一般;對面的許雨仁則以乾涸短線的筆觸,描繪出台灣備受污染的殘山剩水;而多年居住在故宮附近、以明清山水畫為創作靈感的于彭,在長軸宣紙上佈滿了許許多多扭曲裸露的人物,製造出一種幻想般的小人世界;侯俊明則是將現代人的焦慮以傳統版畫製成一頁頁的古書,警世地藉古諷今。
異於國內策展人偏好選擇的前衛裝置藝術,楊蕙如逆向地選擇東方性格的紙和墨為展覽主角。經常與女兒討論策展理念的楊媽媽解釋:在展出兩年前,得知故宮文物將到大都會博物館展出,楊蕙如認為是介紹台灣當代藝術的最佳時機,因此她特意選擇了可與傳統文化呼應的水墨創作。這四位當代藝術家,雖然用的媒材是傳統的毛筆和紙墨,然而卻創作出與傳統水墨完全不同的藝術風貌來。紐約時報藝評家侯藍•卡特在評論中指出:由楊蕙如的選擇,可以看出她對文化融合過程的著迷與映照。
楊蕙如在為該展撰寫的研究文章中特別闡明,她不想以中西或古今的刻板劃分來看台灣藝術,跳脫出台灣繪畫發展必須由中原水墨演變塈鞃k依的舊路,或從西方藝術發展類比台灣現代藝術演變的模式,而嘗試從台灣本身的文化與社會著眼,找出台灣藝術的原貌。「現在的台灣社會是古代與當代並行,」楊蕙如表示。像是電視上摩托車廣告和布袋戲交替出現;電子琴花車以迪斯可樂曲伴舞,與道士一同作法。而這樣雅與俗交織;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交融的風格,在在可由這次展出的藝術作品反映出來。
絲竹之音
曾經參加諸多國際藝術大展,也是台灣首次派選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侯俊明覺得,一般國內策展人多喜好製作題目大、體積也大的大展,「然而戰鼓咚咚,聲音是很大也很引人注意,但是卻只能泛談;相形下,楊蕙如這個展卻一如絲竹演奏般,精準、細緻、論文一般深入地呈現一個獨特的主題。」
亞洲現代藝術要打進西方主流一向困難,不像故宮瑰寶代表中國五千年文化精華的正統地位,現代藝術一直是西方的天下,亞洲則往往被視為附庸。如何讓亞洲現代藝術在世界版圖上獨樹一幟,楊蕙如認為應從社會文化整體著手,從根本上建立起亞洲現代藝術與西方平起平坐的理論基礎。
有關楊蕙如生前發表的論文、藝評已由紐約大學出版專書,中文本也將於本月在台灣付梓。更可見楊蕙如從展覽策劃、藝評撰寫以及理論架構三方面為走出亞洲藝術可能的一條路所作的努力。
在國內策展人當道,甚至有些過度浮濫與自我膨脹的風氣中,藝評家陸蓉之認為,《台灣探究》是一個很好的示範。除了有一個清楚的理念,她的醞釀策展時間長達兩年,為的是近怞蒂^台灣與數怞嚆應N家面談,鎖定幾位藝術家之後,又頻繁地傳真往返討論創作理念,最後才由其中篩選出貼切於這次主題的四位藝術家。期間還得向美國與台灣的基金會及私人企業募款,敲定強調紙上繪畫性格的「素描中心美術館」的檔期。細節上,楊蕙如還與台灣的攝影家聯繫,在畫冊中併呈一些民俗廟會、都市俯瞰等照片,以充分展現台灣的社會文化風貌。
餘音不絕
兩年前,在台灣接到女兒車禍噩耗的楊媽媽,在飛往美國處理後事之前,特意打電話給藝術家侯俊明,請他通知其他參展藝術家,展出一定會如期舉行。於是在楊媽媽的手中,女兒未竟的工作如邀請藝術家赴美、展場佈置、開幕酒會、畫冊的印刷及專書的出版一一完成,台灣探究展不僅在紐約素描藝術中心順利展出,更增添了紐約長島派瑞許美術館、加州聖塔芭芭拉當代美術館,及最後回到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這多出來的巡迴展,不論經費、場地全由楊媽媽負責統籌。
「Alice走的時候,我其實已經跟她一起走了,Alice可以說是另一個我自己,甚至是我的延伸,我一生的喜歡,都由她替我實現了。如今她這一走,我的願望都斷弦了,」楊媽媽提到女兒幾次忍住眼淚。她閉起眼睛屢屢回想她們一同結伴去聽歌劇、看現代舞,一同走進蘇活區諸多最前衛的畫廊看展,甚至兩人喜歡的電影明星都一樣的契合。翻著照片,她也不解地問:「這麼愛笑、這麼福氣相的女孩,怎麼可能早夭呢?」
展覽由美國走到台灣,似乎是終點站了,然而卻不是故事的結局。過去楊蕙如在母親的影響之下走向藝術,長大後母親則在楊蕙如的帶領下開拓藝術欣賞更大的領域。原本多數時間住在美國的楊媽媽,在痛失愛女之後,決定回台灣定居,目前正在籌畫一個異於畫廊、美術館,讓具有新觀念的藝術家展覽的替代空間。
楊蕙如走了嗎?或許沒有。看著桌上照片裡神似於母親的楊蕙如;看著談到藝術滿腔熱情的楊媽媽;想到楊蕙如所影響的後來者腳步,可以期待:這一個台灣探究將永無止盡的向前走,並且帶起更多人對亞洲當代藝術的探究。
p.52
經過兩年的巡迴展,華裔策展人楊蕙如生前所策劃的《台灣探究》展覽,終於回到她所生長的台灣。(卜華志攝)
p.54
《台灣探究》展將(右起)于彭、侯俊明、許雨仁、黃志揚四位台灣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帶進美國的美術館,展現東方水墨的新境界。楊蕙如的早逝,也被視為台灣藝術界的重創。(蔡文祥攝)
p.56
母親引導女兒走向藝術天地,女兒則開啟了母親對當代藝術的熱愛,楊周素華與楊蕙如母女倆的藝術生命已成一體。(楊周素華提供)
母親引導女兒走向藝術天地,女兒則開啟了母親對當代藝術的熱愛,楊周素華與楊惠如母女倆的藝術生命已成一體。(楊周素華提供)(楊周素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