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以來崇尚以「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小則自處,大則待人處事,皆有其「理」——一套適當的行為規範。舉其犖犖大者,包括有:對父母「孝」;對手足「悌」;對國、君「忠」;以及「信」守諾言的言行準則。
所謂「孝」,就是回報養育之恩,要善待父母,除衣食上奉養無缺外,還須竭力娛悅父母,使雙親生活安樂。「悌」是對兄長恭敬、順從,對弟妹友愛、親切,並互助合作,情同手足一股。「忠」指對國家、君主竭誠擁護,國家有難,則應不辭危險捨身救國。「信」是信守諾言,言行一致,既不反悔,也不違背。中華民族的人民,大多遵循孝悌忠信的言行準則,因此人際關係密切和諧,傳統文化亦得以綿延五千年而不墜。
立法委員吳延環閱讀古籍一向用功甚深,非常推崇傳統孝悌忠信的美德,並認為值得加以發揚,因此自所閱群籍中,摘錄有關孝悌忠信故事各卅六則,加以改寫成簡明易懂的白話文,並配合古裝圖片說明,集結成四冊精美的兒童讀物。
本刊有感於國外華僑、外籍人士及下一代子弟,對中國傳統文化精神不甚瞭解或有疑義,因而摘錄其中故事性較強、德性較具體者,配合圖片,逐期刊出,期能透過圖文並茂的故事敘述,引領讀者一窺中華文化的堂奧。本期先推出「孝」的故事之一:純孝感君。
穎考叔是春秋時代鄭國人,約生於西元前七七○——七○○年間,是當時有名的孝子,他不但自己事親至孝,也經常在言行間提醒、協助別人孝順父母。下面這則是穎考叔替鄭國國君莊公解決問題,促使莊公於許下永不見母后的重誓後,仍能重新盡人子之心的故事。
莊公本來和母后武姜的感情很好,但母后偏愛其弟叔段,並支持叔段奪取莊公的王位。奪王位事件被敉平後,莊公在氣憤之下,將母親遣送到遙遠的城穎(位於河南省臨穎縣),並立下重誓說:「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意思是:除非我們死後被埋在地下,變成鬼魂在陰間相見,否則永不再見面。
有一天,莊公請當時任穎谷封人(即穎谷地方行政首長)的穎考叔吃飯,席間,莊公發現穎考叔一直沒有夾桌上的一碗肉吃,便很詫異地問他原因。穎考叔說:「我家有位高齡老母,凡家中好吃的東西,都由母親先嘗過,我們做子孫的再吃。到現在,我所能張羅到的好東西,母親幾乎都吃遍了,只有君王您這兒好吃的東西,母親還沒嘗過。我很希望能將這碗烹調講究的肉帶回家給母親品嘗,因此不敢先吃。」
莊公聽了頗受感動,便將那碗肉送給穎考叔,同時很感嘆地談起自己曾許下到死才與母親再見的重誓,如今不得承歡膝下,孺慕之情無處渲洩,心裡非常懊悔。莊公又說到,他貴為一國之君,豈可隨便廢棄誓言?便商請穎考叔替他想想辦法,如何在不違背誓言下,和母親重見,並恢復母子間的感情。
穎考叔思想半天,教給莊公,可以挖掘一條地道,讓母子二人在地底會面,不就能不違背誓言了嗎?莊公照穎考叔的獻計去行,在地道重見母后,並當面向母后請罪,母子二人於是和好如初。
由於穎考叔不但自己事母純孝,還能感動國君,並協助國君完成重新孝順母后的心願,因而被當代人所推崇,後人也一直將這個故事廣為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