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中國立美術館正對面,有一處遺世獨立、空間格局宛如堡壘的老舊社區「忠信市場」,在2.5層樓高的遮雨棚包覆下,不分晨昏,內部巷弄總籠罩在令時空倒流的淡藍暈光中,空氣裡飄送著堆棧物品的霉味、公廁的臊味以及炒菜的香味。由於市場功能幾近荒廢,住戶人口外移,平日只見稚齡孩童在越南籍母親看顧下跌撞嬉鬧,或是佝僂老人默默在一角整理撿拾的舊貨。
然而,一個峰迴路轉,眼前突然出現接二連三散發著風雅的藝術小舖──擁有醒目鑄鐵大門、淨白外牆的是去年4月最早進駐的另類藝術沙龍「書房Z」,對門是小巧溫馨、可席地而坐的女性主義二手書店「自己的房間」,斜對角則是去年底開張的影像工作室暨放映室。再踱幾步到另一端,是古董店「忠信民藝」以及只在週末開放的攝影藝廊兼雜貨舖「CAMEZA」。
肇始者之一的中年鐵雕藝術家蔡志賢(他的女裝工作室率先在此落腳)說,當初誰也沒有料到會發展成為聚落,也不願侈言要推動「社區營造」,「好玩才是最重要的」;他們邀請人們抱著逛菜市場的心情到此一遊,也歡迎各路生活美學家來此馳騁創意。
像忠信市場這樣的另類藝術空間,也可稱為「替代空間」,這個台灣本地藝術界已採用並實踐超過20年的概念,是從英文alternative space 翻譯而來,有不受體制規範、非傳統且非主流的意思,指的是藝術家經營或專為藝術家而設的小型非營利性藝術空間。
替代空間運動起源於1950年代經濟快速復甦的美國,當時,紐約的藝術市場逐漸擴大並佔據國際龍頭地位,商業畫廊與美術館卻仍以歐洲藝術和巴黎畫派為尚,前衛藝術家為了挑戰「審美霸權」,也為尋覓更有彈性的工作空間,紛紛進駐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荒廢工業區──即日後舉世知名的藝術觀光勝地「蘇荷區」。及至1970年代,替代空間在美、加及西歐城市蓬勃蔓延,包括裝置藝術、錄像藝術及表演藝術等,都是在替代空間中成長茁壯的。
坐落在台中市忠信市場(左)與第二市場(右)的「黑白切」(分別展出陳佐的〈焰〉與吳極的〈團圓〉),採透明櫥窗形式,無人駐守,夜間會自動打燈,歡迎「心態年輕」的創作者申請免費展出。
在台灣,替代空間的火苗可追溯至1989年政治解嚴前後,由於經濟起飛加上股市熱錢流通,掀起了一股投資藝術品的熱潮,彼時市場獨鍾的卻是傳統水墨畫與本土寫實派油畫;另一方面,留學海外、擅長多媒材表現的藝術家們陸續回國,但由於作品題材及表現手法過於新穎(例如大膽挑戰政治禁忌或偏向觀念性),得不到美術館及畫廊界的青睞,因此被迫尋覓或自創另類展覽空間,知名者包括:台北市和平東路的2號公寓及伊通街的伊通公園、台南的邊陲文化、高雄的阿普畫廊等。
曾為「伊通公園」早期成員的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所教授顧世勇回憶,當年的前衛藝術家們正值青壯年,有志一同且「不計成本」地要讓台灣藝術界「跟世界接軌」,事實上也培育了不少當前藝術界的中堅份子,更刺激了美術館及學院加快開放腳步(1991年,甫成立8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終於將地下室B04展場設為「前衛藝術」展覽區,即是重要回應)。
以屹立20年而不墜的「伊通公園」為例,從原本只是三五好友借用攝影師劉慶堂的工作室,作為彼此切磋討論的空間,自1990年租下隔壁空間並正式開放為畫廊後,前10年始終靠著劉慶堂商業攝影的盈餘維持,卻能以一年24檔檔期的高轉速運作,成為國內外藝文人士跨界交流、聚會的重要據點,甚且是新銳藝術家通往美術館與國際展的一道重要跳板,其對當代藝術的拓荒貢獻備受肯定。
時序進入2000年,隨著大眾對前衛藝術的接受度漸增,以及首度政黨輪替後,政府文化部門對公私合夥的模式更加強調,越來越多的閒置空間如工廠、眷村、鐵道倉庫被釋出、轉化為展覽空間,新一代藝術創作者比以往更容易尋求非制式的發表舞台。
另一方面,替代空間的屬性也幾經流變,它們或許仍有「抗衡」美術館或商業畫廊的企圖,卻更著眼於藝術社群與公民意識的耕耘。
以成立於1995年的竹圍工作室為例,空間座落於竹圍捷運站外的淡水河岸高灘地,原為廢棄雞舍,由曾參與過華山藝文特區介入行動的藝術家蕭麗虹與2位陶藝家共同設立,早期定位為推動國際藝術村之間的交流與研究,2006年起逐漸向下扎根、尋求與在地社群的合作關係,例如將藝術家引介至各級學校進行創作或舉辦工作坊,也曾支援「反淡水環河快速道路」的社區運動。
近兩、三年,不斷充實軟硬體設施的竹圍工作室,為了平衡長期「虧損」,也申請文建會及國藝會的營運補助,並對藝術家收取場租(以20坪的「土雞舍」為例,一個月場租為1萬7,000元,學生享有折扣),然而,「以邊緣包圍中心」的宗旨仍然不變。
在忠信市場開設「攝影分享平台」的阿德相信,唯有在「實體」空間內,人們才能靜下來感受攝影中的靈光,人與人也才有機會面對面、真誠交心。
經營有趣味性又有反叛力的替代空間,從來不是年輕人的專利,優游藝術領域多年、玩心不減的中年「有力人士」,出手更是精準、大器。
2008年10月起,自喻為「假左派」的台中107畫廊負責人邱勤榮,號召了二十多位包含藝術家、導演、醫師、律師、學者、企業家、業餘烹飪教師、部落客作家等的奇異組合,以每人每月捐款1,000元的方式,先後租下台中國美館對面、忠信市場外緣的一間茶行(佔地8坪,月租9,000元),以及台中市三民路的第二市場的狹小店面(佔地2坪,月租2,500元),由綽號小雨的老友即鐵雕家蔡志賢,改造成24小時展出、不收門票、無人駐守的藝術展演櫥窗,名字叫做「黑白切」。
曾展出「圓桌上的漫步:在普魯斯特的馬德蕾和Jennifer的下午茶之間」的黑白切成員之一,家庭主婦兼烹飪教師張淑玲說,台灣當前亟需經營的是「生活美學」,而「黑白切」就是要發揮「路邊攤」精神,把藝術混進庶民生活裡即興對話。
去年4月邱勤榮又與小雨聯手,自掏腰包承租並打通忠信市場內的2棟4層樓透天厝(月租8,000元)改造為「書房Z」,不意卻點燃群聚效應,引來幾位素昧平生的年輕創意工作者進駐,演變成如今張力十足的市場藝術聚落。
對住在市場內的孩童們來說,午覺後來到這些有大姊姊、大哥哥(或小雨叔叔)駐守的五顏六色空間裡串門子,已經是日常生活的固定娛樂。
「他們對色彩、造型的敏感度很高,看完畫轉身就拿起紙筆塗鴉起來!」「書房Z」的館長江敏甄觀察到。而去年底,受「黑白切」啟發,由大葉大學同學參與實踐的公廁改造行動,以及聖誕節的親子同樂會,都拉近了這群外來者與當地住民的距離。
替代空間經常選擇落腳在老舊、閒置空間並加以改造,不僅是基於財務考量,也欲凸顯其獨特美感與實驗精神。圖為假日的忠信市場,年輕訪客絡繹不絕。
放眼新一波替代空間的風潮,還有一個值得標舉的趨勢是:年輕世代偏好將咖啡館、餐廳、書店或工作室與非營利藝廊結合,進行所謂的「複合式經營」;雖然,「複合式替代空間」早有前例並與空間主人的藝術稟賦攸關(例如台北新生南路的紫藤廬茶藝館、高雄鹽埕區的豆皮文藝咖啡館),然而,初生之犢所創發的藝術角落,更是基於對「自我風格」及「生活意義感」的追尋。
舉例而言,現年30出頭、中興大學農學院畢業的阿德(陳育德),在台中忠信市場打造「分享平台」CAMEZA之前,原就喜歡用傳統底片相機「慢速」拍照,「攝影之於我的初衷,就是記錄生活,也因此讓自己更細心敏銳,懂得珍惜當下。」去年中,從事工程管理的他憑著一股「傻勁」,毅然承租下市場一角荒蕪多年的3層小樓(每層3.5坪,月租4,500元),花了6個月親手整理(從木作地板、窗戶到電燈管線全都DIY),如今1樓作為古董收藏品的展示販賣區,2樓作為「不收場租、不限主題、無固定檔期」的攝影交流平台,並透過口耳相傳邀約作品,3樓則開放為自由休憩的角落。
不以「顧店」為苦、反而樂在「充電」的阿德,一天總能遇到二、三位會坐下來與他交心的客人,資深職業攝影師李阮修就是其一:經過兩年沈澱,終於有勇氣將前年替臨終祖父拍攝的影像重新開封回顧的李阮修說,他跑過好多家複合式咖啡藝廊,都不適合放這批有些沉重與私密的作品,CAMEZA的素樸氣質卻讓他有「就是這裡了」的安然自在。
歷經90年代初的風起雲湧,部分「老牌」替代空間仍屹立不搖,辛勤地灌溉藝術的奇花異果。左為坐落在台北鬧區巷弄內的「伊通公園」,右為淡水河岸「再利用」廢棄雞舍的「竹圍工作室」。
經常在中、南部新興藝術空間汲取養分的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龔卓軍觀察到,台灣替代空間的特殊脈絡是,當初的拓荒者催化了國家文化政策並爭取到藝文經費補助,卻不免會產生「依附國家資源」的慣性;另一方面,標舉獨立精神的藝術家們又往往流於「互助會」的型態,同質性高、彼此取暖總會有時而窮;相形之下,新一波替代空間已走出一種更為基進的民主形式,即跳脫「對抗國家」或「依附國家」的兩難處境,「由具備新觀念與實踐能力的領袖人物號召,直接從多元社會獲得資源與支持;在生產空間的同時,也生產新的社會關係,更加活力十足。」
作為藝術發聲的野地與多元主義的基地,替代空間的樣貌本就該多姿多采,也永遠會有後浪推前浪,只有嚮往自由的靈魂,依舊青春不老。
坐落在台中市忠信市場(左)與第二市場(右)的「黑白切」(分別展出陳佐的〈焰〉與吳極的〈團圓〉),採透明櫥窗形式,無人駐守,夜間會自動打燈,歡迎「心態年輕」的創作者申請免費展出。
歷經90年代初的風起雲湧,部分「老牌」替代空間仍屹立不搖,辛勤地灌溉藝術的奇花異果。左為坐落在台北鬧區巷弄內的「伊通公園」,右為淡水河岸「再利用」廢棄雞舍的「竹圍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