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大將軍,館外數千人潮大批將我們團團包圍住了!」藏身在國立歷史博物館裡的騎兵,急急地向頭戴鶡鳥冠、身穿魚鱗甲的將軍報告。
自從去年十二月十五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開幕以來,就在台灣掀起一股兵馬俑熱潮。博物館外等候的隊伍長達數百公尺,特展伊始,預售門票已逾兩萬張,一月底之前的團體預約已經滿檔,不少中南部學校包上十多輛專車,特別北上觀展,包括許多來台灣旅遊的外籍人士,也趁機前來觀賞這氣勢懾人的大展。
世界第八大奇蹟
一九七四年,天乾地旱。陝西省一處農村裡,農民楊志發和他的鄉親一同在挖土掘井,「唉呀!挖到瓦爺了,」農民們驚叫。關於瓦爺(陶塑人像)的傳說已經流傳好幾代了。雖然大家都不知道瓦爺是什麼東西,因此只要挖到這種陶片,擔心得罪了瓦爺,就趕緊再把瓦片埋進土裡。不過這次挖到瓦爺的楊志發卻向上級報告,於是,這深埋地底兩千多年的地下兵團終於出土,舉世震驚,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就如詩人向明的作品〈秦俑說〉:「別看我們灰頭土臉的,我們才是,如假包換的歷史……。」兵馬俑的出土不僅揭露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當年的氣魄,也見證了兩千多年前中國科技工藝的精進。
為了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史博館特別將展場入口設計在二樓,製造出一種由地面下到坑底、回溯歷史的情境。隨著昏暗的燈光,進入中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秦帝國……。
事死如事生
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了天下。自認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於是自封為始皇帝。追求永生不死的秦始皇,一方面派遣方士出海尋找不老靈丹,一方面卻動員龐大人力,興建一座真實生活一般的陵墓。當時,秦國人口約兩千萬人,動員勞役的人數卻多達兩百多萬,才打造完成這一座地下皇城。其中最令人讚嘆再三的莫過於那一尊尊氣宇軒昂的兵馬俑了。
從遺址中陸續挖掘出的八千件兵馬俑,完全仿照真人造型。因著官階不同,身上的軍服、帽子、鎧甲,還有頭髮和鬍子的式樣也不一樣。甚至連陶俑鞋底的針線紋路,陶馬口中的牙齒都仔細刻畫。臉部表情生動傳真,有的威嚴十足,有的凶悍無比,有的看起來年輕稚嫩,個個不同,因而贏得了「千人千面」的美譽,甚至還有傳言說,陶俑裡面裹著當時的真人。
根據陶俑身上留下的刻文名字考證,當時約有八、九十位陶工,各自帶著十幾位助手投入陶俑的製作,總計應有近千名來自官方和民間的陶工合力完成這些需要塑、堆、捏、貼、刻、畫的陶俑。完成雕塑的陶俑,還需漆上粉白膚色,赭黑色、灰藍色的頭髮,包括陶馬也都漆上棗紅、黑色鬃毛,粉紅色的舌頭和白色的牙齒。
仰望那一尊尊高度在一百八十公分以上,比現代人還高大英勇的人俑,不禁納悶當時的男兒都如此高大嗎?隨展來台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表示,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有兩種說法,一是秦國位於西北方,身材本來就比中原人士高大許多。還有一說是,在陶俑的製作過程中,為了防止陶土乾燥時的收縮,工匠們特地將尺寸放大許多。
幽雅細緻的另一面
參觀兵馬俑特展,可別只盯著那些搶目的兵馬俑,而忽略其他參展的秦朝文物。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杜正勝在觀展之後表示,今天我們認識的秦朝,大多是透過漢代人記述的史書,難免有偏向暴政描述的偏見,而忽略了秦代文化的正面貢獻與工藝之美。
展場中一塊圓形的「奔鹿紋瓦當」,將鹿那優美矯健、充滿活力的身軀刻畫的淋漓盡致。一位觀展的老先生不禁對著老伴讚嘆:「古早的瓦就這麼美,現代人可能都作不出來喔。」
而兩輛借自台灣收藏家黃任中和科學博物館的銅馬車複製品,總共由七千多個部件組裝而成,尺寸為實物的二分之一。形體龐大,結構複雜,造型逼真,而被譽為「青銅之冠」。此外,隨著兵馬俑出土的各式兵器,發現因為不同需要有不同的銅錫比例。例如箭鏃的硬度及穿透力要強,錫的含量就比其他兵器高。在挖掘古物時,一把被陶俑碎片壓了兩千年而彎曲變形的青銅劍,在清除了碎片之後,居然還能立即反彈恢復平直,可見當時青銅工藝之進步。
兵馬俑特展將在台灣展到三月十一日止,平日開放時間為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週末假日則提早於九點半開放。為了避免人潮擁擠,每週三早上九點則特別提前開放給殘障人士免費參觀。在人潮擁擠、動輒排隊二、三小時以上的展覽前期,建議有心觀賞的民眾最好不要一窩蜂爭先目睹,不妨進入兵馬俑展覽專屬網站,透過滑鼠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地欣賞秦俑,神遊秦陵地宮,等到人潮稍退之後,再來與兵馬俑好好對看一番,反而更能盡興。
兵馬俑網站:http://www.qin.com.tw
p.069
震驚世人的秦始皇地下兵團,戍守著始皇的長生美夢,也提醒世人中國古文明的博大精深。(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p.070
仰望兩千兩百年前的秦朝兵將,比今人還高出一個頭。是古代男兒體格果然壯碩,還是秦皇大軍皆為千中選一的壯丁,亦或是工匠們特意誇張?說法不一。(薛繼光攝)
p.070
(左)千人千面,出土的八千多個陶俑,每個人的表情面容都不一樣,這個頭戴鶡冠的陶俑是位將軍。(邱瑞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