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課題的提醒
疫情肆虐除了帶來經濟上的種種問題,工作缺乏保障與種種的不確定感,讓藝術家普遍感到恐懼與焦慮。
Zun Ei回想起2020年初:「我收到國外邀請,非常開心想去,因為沒有國際航班,我等了又等……,也許八月可以開放,還是沒有航班,然後是九月、十月……;有時我想可能沒辦法申請任何計畫,每一件事情都是起起伏伏。」Zun Ei的狀況也正是多數藝文工作者的寫照。
不過,Zun Ei選擇用藝術行動來回應。四到五月期間,Zun Ei讓自己完全沈澱,不做任何事情,也不進行任何創作。身為佛教徒,她嘗試在這段混沌時期專注禪修及聆聽佛法開示。具有藝術治療執照的她,甚至對自己進行運動藝術治療。「我知道自己必須正向積極,生活還是得過下去。」
「每個人隨時都可能會死,只是在疫情前,我們都忽略了這件事。」疫情成為一種提醒,啟發了Zun Ei的創作靈感。她打算用「恐懼」為主題,帶領三個工作坊,邀請參與者一齊探索「恐懼」的感受。
Pat則用佛教哲理來安頓身心。「一般人在面對疫情時,可能會努力去尋找新的工作或新的收入來源,但是我們佛教徒認為可以隨遇而安。」Pat認為生活可以回歸簡樸,「務農一樣可以生活,此時此刻也讓我們得以跟家人團聚,共享時光。」
高捷則在疫情的低迷時期,先蹲低開拓新的商機,轉而開發台灣原民部落的深度探索行程,與台東達魯瑪部落合作舉辦兩梯次的工作坊,讓大家學習部落的生活文化與實作。
蕭麗虹則把藝術村的功能加以轉化,「我跟我的工作團隊現在正在規劃虛擬交換。」這份被蕭麗虹形容成「媒婆」的工作,把藝術村轉型為媒合平台,從中牽線台灣與國際的藝術家,在線上以虛擬方式交換議題,交流經驗,深化彼此的合作。
而工作室另一項「Art Connect」計畫,發送問卷給東南亞約60幾名藝文工作者及藝文組織,了解他們是否展開藝術行動來回應疫情,透過問卷了解藝術家們的遭遇,得知他們普遍沒有辦法出國交流,部分組織並且解僱工作人員或改與其他藝文組織合作。
藝術家們也做了許多關於線上的行動,例如在線上舉辦講座及工作坊,或是進入社區進行服務。這份問卷調查結果將以Podcast系列報導的形式在十月份上線。
蕭麗虹認為疫情帶來「不正常」現象,可能會是未來的新常態,藝文工作者一定要及早轉型,找到自己的出路。
「藝術家並非無用,而是要轉型做社會型的服務及教育的推廣。」蕭麗虹建議,在此充滿危機的時刻,藝術家可以發揮藝術真正的創造力,想辦法把藝術變為一種創意的服務,或將藝文空間轉型成平台,在疫情大流行的不確定性下,才能在危機中窺見轉機。
身為製作人,Tanawat的計畫仍在持續,跨國合作的能量不減反增,同時也憂心疫情會讓藝術資源更加不對等。(Tanawat提供)
身為製作人,Tanawat的計畫仍在持續,跨國合作的能量不減反增,同時也憂心疫情會讓藝術資源更加不對等。(Tanawat提供)
身為製作人,Tanawat的計畫仍在持續,跨國合作的能量不減反增,同時也憂心疫情會讓藝術資源更加不對等。(Tanawat提供)
疫情導致國際間的藝術交流與駐村受到極大的阻礙,蕭麗虹老師建議藝術家須儘速轉型,投入社會,以藝術力量回饋社會。(竹圍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