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足歷史的縫隙
翻開小說,您或許會期待對於山難過程的描寫,但文字卻開始於主角布農族的哈魯牧特回部落報喪。
雙生子是許多原住民的禁忌,多半無法同時存活。哈魯牧特的祖父卻把他們留下來,直到雙生子的哥哥病逝,海努南填補了哈魯牧特身旁的空位。兩人一起成長玩樂,一起到花蓮港市追求棒球的夢想。但海努南卻不幸喪生於美軍的轟炸,哈魯牧特回到部落報喪,卻遇上美軍轟炸機墜落,他被邀請加入搜救隊伍,在山上遇見了生還的美軍,救或不救?作者用文字照見哈魯牧特內心的掙扎與蛻變。
甘耀明選擇從布農族的觀點切入,除了他的故鄉苗栗獅潭與原住民部落有諸多的地緣關係外,「因為原住民是土地的靈魂,透過這個靈魂去觀看歷史跟土地,會更有緊密的結合。」書中靈活地連結布農文化,他們相信夢占,隨手捻來都是神話、禁忌和傳說。透過甘耀明的筆,描述的山川、動植物都變得意趣橫生,像是樹會走進家裡,跳進家屋的火堆;或如布農族稱嘉明湖為「月亮的鏡子」;或是形容記不住東西,像腦袋裡住了一條魚,一直打亂記憶,是從鄉野傳奇得到靈感,從土地汲取的養分,甘耀明的文字讓小說讀來充滿驚喜。
為了撰寫這部歷史小說,甘耀明翻閱許多美軍原文報告,才釐清原先對三叉山事件許多似是而非的資訊。為了重建歷史場景,甘耀明和朋友重返現場,拍攝現場殘骸,回來後花了好久的時間,核對殘骸原屬於飛機上的部位,他想知道飛機最後的幾秒鐘,遭遇了什麼狀況。「飛機是在空中解體後才墜落,當時的飛行高度不高,加上機組員有降落傘可逃生,因此有人生還是可能的。」甘耀明解釋說,經過這樣的考究,情節就在作者腦中一步步構築起來,他把生還的情節寫入故事,成為哈魯牧特「成為真正的人」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