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磚裡的世界史
馬約利卡磁磚起源自伊斯蘭的陶器、磁磚,堀込憲二說:「它原初的功能是裝飾作用,在其發源地,沙漠或少雨的伊斯蘭地區,其住宅形似土角厝,只是土角厝的外表單調,人們開始在房子表面做變化,剛開始是以凹凸創造出立體感與陰影,接著在土角上塗上顏色,馬約利卡磁磚是在如此背景下一步步演變而來。」馬約利卡磁磚後來傳播到各國,影響到西班牙、義大利、荷蘭、法國等國,也發展出自身的磁磚文化。約在16世紀中葉流傳到英國,又因為產業革命在英國揭開序幕,影響了馬約利卡磁磚製作的技術革新,而發展成風靡市場的英國「維多利亞磁磚」。
維多利亞磁磚在日本江戶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傳入日本,日本職人開始以維多利亞磁磚為樣本研究開發。到20世紀初期,日本研發出乾式成形法的製磚技術,品質與水準皆有飛躍的進步;約在1920年開始生產、出口馬約利卡磁磚;從年代來推估,建於1901年的台北賓館使用的馬約利卡磁磚就是英國維多利亞磁磚。
如前所述,日本民宅並不適合裝飾馬約利卡這類色彩繽紛的磁磚,因此日本生產的馬約利卡磁磚是以出口為主,市場就在鄰近的中國、東南亞、印度、南北美洲等。堀込憲二推估:「台灣民宅上的馬約利卡磁磚約九成以上都是日本製的,這與台灣是日本殖民地相關。」而日本公司依據在地化的需求,製作具地方風格的馬約利卡磁磚,如在台灣常見有吉祥圖像、蔬果動物等,在印度則有梵文字或印度神的圖示。
小小一片磁磚的故事,讓我們彷彿經歷一場經濟地理、全球化市場的歷程。英國的磁磚製造技術,加上工業的優勢,使其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後起的日本經過模仿、努力研究,研發出品質相當的磁磚,更藉由地利與殖民統治之便,輸出他國。台灣是日本出口馬約利卡磁磚的首站,讓這來自異國的馬約利卡磁磚成為台灣民宅屋脊、立面牆上的美麗風景。
問堀込憲二對於戰後建築外牆磁磚的觀察,他舉了戰後多處現代主義建築,被暱稱為「洞洞館」,為張肇康建築師所設計的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1963年);已被指定為古蹟的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文教大樓(1963年),是出自高而潘建築師之手;國立故宮博物院(1963年),黃寶瑜建築師設計;還有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1963年),由貝聿銘及陳其寬建築師設計,表面鋪設的黃色琉璃菱形面磚,面磚上有乳突釘頭,類似傳統建築的穿瓦衫牆壁。細觀建築的表面磁磚,都饒具特色,代表建築師的風格、品味,以及各時代的潮流,耐人細細琢磨。
一片小小的磁磚,拼貼出城市不同的風景,也連接了日本、台灣、東南亞、中國、英國等歐陸國家,不深究不知道的「物」歷史,連結了世界成一家,讓人意猶未盡。
台灣大學農業陳列館,是戰後的現代主義建築,建於1963年,為張肇康建築師所設計,因其琉璃筒管帷幕的設計,被暱稱為「洞洞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