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俗稱葫蘆,屬瓜科植物,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因其表皮質地細緻,成熟後果皮會呈現「木質化」,易於刻繪上墨,加以造型古樸,曲線玲瓏,除用做民生所需的「食以瓠、用以瓢、藥引以葫蘆」之外,歷代史籍有關葫蘆工藝的記載更是不勝枚舉:《詩經》〈豳風.七月〉載有「七月食瓜.八月斷壺」,漢墓中還曾出土上漆的葫蘆。
及後,瓠常得詩人寄情吟詠,宋朝蘇軾在〈前赤壁賦〉中寫道:「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更有墨客揮灑丹青,「順其質樸之性、暢其雅致之姿」,甚而結合雕刻技巧,發展出獨具韻味的「瓠雕」藝術。
「瓠雕」的淵源當可上溯到唐朝,據傳現在日本法隆寺中仍藏有唐朝的「八臣瓢」藝品;另據《工藝字典》記載,最早的瓠藝始於明朝,清康熙年間因皇帝喜歡鬥蟋蟀,這項消遣流傳到民間蔚為風潮,以瓠瓜雕作成、用來裝蟋蟀的「嘓嘓筒」、「嘓嘓盒」,帶動瓠雕藝術的發展,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對精美的瓠雕藝品,愛不釋手。
台灣的瓠藝發展,始於一九八○年代,一個從小聽西遊記神話故事,嚮往擁有金角怪、銀角怪「收妖葫」的男孩──龔一舫。
為了讓圖案更具立體感,龔一舫以粘塑法用批土塑出老梅樹樹幹的立體感,瓜種為斗瓠。
「跑江湖」的孩子
龔一舫,一九四九年生於高雄縣鳳山市,小時候住鄉下,記憶中,外祖母家中每天使用的水瓢杓,即是瓠瓜從中剖開製成;在那貧困的年代,瓠瓜也是母親常端上桌的菜餚;兒時玩伴常聚在瓜棚下戲耍,冥冥中已與瓠瓜結下深情緣分。
國小五年級時,原本在農會任職的父親,因幫朋友擔保被倒,房子遭查封,每天在債主上門索債的驚嚇中度過。有一年除夕,母親勉強留下一些錢,煮了幾道難得一嚐的佳餚,熱氣騰騰,香味撲鼻,讓守在門口的龔一舫口水直流,不巧債主又逼到,母親忙將飯菜藏到碗櫃裡,債主等候多時,見父親未歸,只好失望離去,母親再將飯菜端出來,呼喚幼兒齊來分享時,菜已冷、心已涼。
眼見家中連學費都繳不出來,國小畢業後龔一舫便放棄初中聯考,父親的好友不忍心他失學,便又說服父親讓他考私立中學,結果考上一所有名的「太保學校」,即使想專心讀書也常受干擾,校園裡每天都出現打打殺殺的場面,有時還全班翹課到附近果園偷摘水果,最後國中沒畢業,他又跟著父親開始「跑江湖」。
由於父親有武術底子,曾任高雄縣警察局的柔道教官,也略懂藥理,躲債的日子過後,為了生活,父親開始經營藥廠,幫人代工磨藥粉、作藥丸,自己也申請了幾張藥牌,便開始全台「跑江湖」賣藥。當時龔一舫因不適應學校的環境輟學在家,父親便把他帶在身邊充當助手。
「跑江湖」賣藥大多利用夜晚,人們下班農閒時才敲鑼開場,從小喜愛繪畫的龔一舫,零用錢都用來買畫紙畫筆盡情塗鴉,但父親認為家中經濟已相當拮据,因此見他塗鴉便不高興,總要罵上兩句,龔一舫只好背著父親偷畫。
利用不同形狀的瓠瓜,以匏塑技法做出立體作品,這件《原住民的臉譜》,讓人驚嘆於瓠瓜的可塑性。(龔一舫提供)
葫蘆與中國結
退伍後,龔一舫原本在合板公司上班,一九七七年,伯父計劃開發阿公店水庫遊樂區,龔一舫因著從小對葫蘆的喜愛,便建議伯父種植葫蘆形狀的瓠瓜陪襯景觀;葫蘆成熟後,伯父又指派他到遊樂園,將葫蘆彩繪成藝品在園區內流通。這項工作對從小就喜歡在竹片上雕繪蟲鳥花木的他而言,倒也輕鬆自在,當時他只是將瓠瓜刮皮曬乾後畫上圖案,然後塗上透明漆,以一條紅繩子簡單綁住,葫蘆可愛的造型甚受遊客喜愛。
有一回龔一舫到手工藝店買繩子,看到剛開始流行、俗稱「中國結」的繩結編織,腦海裡立刻浮現繩結搭配葫蘆的討喜模樣,於是買下入門書籍,每天下班後,自行看書摸索試做。
當時他剛退伍,亟思改善經濟狀況,希望把繩結編織當作副業,於是他盤算著,母親每個月給他的一百元零用錢能買多少線,打成結飾後在夜市裡販售,如果順利成交又能賺多少錢來買新線......。就這樣,龔一舫邊學邊做邊賣,從副業做到主業,竟成為繩結編織在台灣初萌芽時最早投入的推廣者之一。
不到兩年,台灣投入繩結編織的人漸多,競爭也隨之激烈,龔一舫便到香港找些特殊配件,結果在大陸人經營的百貨商店中,發現一種「雞蛋葫蘆」,是藝匠在小巧可愛的雞蛋葫蘆上作畫雕刻。
一向只在葫蘆上繪畫的龔一舫,這才發現葫蘆居然也可以雕刻,就買了幾件回台灣,原本只想利用繩結編織在雞蛋葫蘆上增添賣點,後來開始「依樣刻葫蘆」,更驚覺這種從小食用、再熟悉不過的「瓠仔」,竟是深具潛力的創作素材,於是一頭栽進葫蘆堆中,開始無師自通的瓠雕之路。
當時台灣對瓠雕相當陌生,沒有人從事創作,一切只能靠自己摸索。從素材的種植、防腐處理、各種雕刻技法的表現,都是龔一舫經由無數次失敗中領悟得來的。
瓠瓜的防腐處理約有三道手續,首先用「水煮法」,因為瓠瓜果體成熟後雖然會木質化,但時日一久,還是會遭蟲蛀、變色。龔一舫揣想:「如果煮過,細菌被殺死,瓜的甜味也消除了,是否就不會遭蟲蛀?」於是他燒了一大桶水煮瓠瓜,剛開始因沒有考慮到物體冷縮熱脹的原理,水煮開後瓠瓜一個個爆破而全數報銷,後來在瓠瓜身上鑽洞使之透氣,才順利完成水煮。
水煮後,龔一舫又在瓜體底部鑿洞,將內膜及種子掏出,沖洗後曬乾,接著浸泡防腐藥水,使瓠瓜裡外都具防腐效果。龔一舫還記得,剛開始他使用福馬林防腐,福馬林非常辛辣刺激,操作起來相當困難,後來嘗試工業用雙氧水,由於腐蝕性很強,不慎誤觸皮膚時,不但表皮變白,還痛得「直竄到骨子裡」,幾經研究後他終於發現,工業用雙氧水加以稀釋後防腐效果不變,這道難題總算解決了。
吸收防腐劑的瓠瓜風乾後,最後一道手續是在瓠瓜內部的鬆軟質層上,塗一層保護漆,使之與木質化表皮一樣具有不吸潮特性。總計一顆瓠瓜從種植到熟成採收,再經過三道防腐處理,約需要兩年的時間,才能成為「可雕之瓜」。
要想將長柄瓠「打結」,必須在果實尚未定型前將細長幼嫩的柄打成活結,龔一舫嘗試了幾年仍未竟全功,後來還是他的學生成功了。
種瓜專家
早期龔一舫從事瓠雕,都是向人採購瓠瓜,一九八六年,他應邀為台灣省教師研習會做示範教學,為了教學開始到處請託購買瓠瓜,這時他發覺,如果素材供應不穩定,勢必會影響到日後的推廣,於是萌生自己種瓠瓜的念頭。
龔一舫在烏山頭嘉南村買下兩分地,搖身一變,成了農民,開始耕地種瓠瓜,他秉持一貫的學習態度「做中學」,除了向農民請教外,還大量購買瓜果種植的書籍,埋頭摸索。
龔一舫表示,台灣南部一年四季都適合種瓠瓜,但梅雨、颱風和夏季的高溫則不利於瓠瓜成長。再說,要作為創作素材的瓠瓜,必需等到瓜體自然熟成才能採收,因此他選擇在每年九月底種植,隔年三、四月採收。
目前台灣約有六十幾種瓠瓜品種,每一種都可以作為瓠雕材料,就體型差異較大者可以粗分為:冬瓜瓠、絲瓜瓠,通稱大葫蘆、小葫蘆的亞腰種,以及牛腿瓠、斗瓠、扁平瓠、虎斑瓠、白皮瓠、天鵝瓠、長柄瓠等,如果同時種植好幾種品種,還可以相互雜交變種,可以說是變化多端。
有一年,龔一舫在他的農地上種植「迷你葫蘆」,結果全部變種為「單肚葫蘆」,他拿著變種的葫蘆向種苗公司反映,種苗公司用同一批種子另行試種後發現,龔一舫種植的時間在冬季,這種迷你葫蘆在低溫下容易變種,種苗公司建議改成夏天種植時,又恢復迷你葫蘆的外型,大自然的溫度冷熱,居然有這麼神奇的作用。
喜歡嘗試各種技法的龔一舫,回想小時候看人為廟裡的神明安金箔,他也如法炮製。圖中作品為《福祿壽》,瓜種為牛腿瓠。
「要怎麼雕,先那麼栽」
種瓜過程中,花費龔一舫最多心力的,當屬將長柄瓠「打結」。龔一舫指出,早在清朝時期,就有瓠瓜「打結」的作品,多年前,日本葫蘆協會也有會員將長柄瓠成功「打結」的實例,不但趣味十足,更增加收藏價值,這也激發他著手嘗試的念頭。
由於長柄瓠屬外來種,種植過程中較易感染病毒,想將長柄瓠「打結」,必須在果實尚未定型前將細長幼嫩的柄打成活結,道理不難,但龔一舫嘗試了幾年,折斷數百條長柄瓠,仍未竟全功。
直到一九九八年,他的學生,一對雙胞胎兄弟張炳光、張炳輝,終於將長柄瓠成功「打結」,創下台灣首例。龔一舫後來領悟,「打結」時並不需要將柄強拉過結圈,只要「靠」在結圈上,等瓜體長成、定型時,自然就會穿過結圈成功「打結」。
為了讓作品更有立體雕塑的效果,龔一舫嘗試用「勒紮範制」,紮出自己喜歡的瓜型,興起時,他會拿著繩子整天待在田裡,天馬行空地紮出自己喜歡的形狀,像是低頭沉思的老者、結痂的樹瘤,或將瓠瓜裝進各種形狀的容器:扁平、四方、花瓶等等。
龔一舫解釋,清朝時期的瓠雕師有一種「模子範制法」,可以範制出各種人物造型,例如八仙過海、玄奘取經等。二○○一年,龔一舫請人製作觀音像模型,套在瓜上,希望成熟時瓜型會長成觀音的模樣。但是瓜體並不屈服於被範制在模型裡,不斷生長的瓜體居然撐破厚達十公分、還用鐵絲層層捆住的石膏模,這也讓龔一舫見識到大自然生命力的韌性;小小一粒瓠瓜,為了傳承生命居然有那麼強的爆發力。
經過三年的研究,龔一舫發現必須為生命留一個「出口」,模型內長滿後,要讓剩餘的瓜體從缺口長出來,才能達到自然與藝術「雙贏」。
自研瓠雕創作有成的龔一舫,近幾年更積極投入教學與推廣,意在培養瓠雕人才與推廣瓠雕文化。
朝思暮想為創新
在雕飾的技法表現上,多年來龔一舫研發出彩繪、青刻、浮水印、素雕、烙燒、墨分五色法、染彩雕烙、彩繪雕刻、粘塑、老化處理、鏤空、壓花等技法。
龔一舫回憶,在阿公店遊樂園時期,他只是簡單地在葫蘆上彩繪,然後塗上透明漆保護。之後為了讓表面浮現線條,便有了「青刻」,青刻就是在瓜體未定型前,用針或刀劃破瓠瓜表層,待定型時就會結疤,浮現刻劃的線條,缺點是線條不夠細膩、凹凸不平均。
另一種浮現圖案的方式,則是所謂的「浮水印法」,將瓠瓜採收後刮去表皮,立即貼上刻有花紋圖案的黑色紙後,置於日光下曝曬,曬到瓜體泛黃,再將黑色紙撕掉,就會浮現明暗對比明顯的色差線條。
一九七九年的那趟香港行,龔一舫受「雞蛋葫蘆」鋼針雕刻的啟發,開始嘗試瓠雕後,初始採「素雕」方式,以篆刻手法分為陰雕、陽雕,為了讓作品有點色彩,他又借用「烙燒法」:「古時候就有『烙畫』,以前是用香或燒紅的鐵棒,現在則是用插電的烙鐵,利用高溫讓瓠瓜表皮線條碳化,產生濃淡墨色的效果。」
有了濃淡墨色,龔一舫又靈機一動,何不將國畫裡的「墨分五色法」用在瓠雕上,以表現更豐富的層次感?於是他進一步用木工用的染料,為作品上色。
使用勒紮範制,可以趁瓜體尚未定型前,用繩子紮出自己喜歡的立體造型。圖為龔一舫所收藏,清朝時期勒紮範制的作品。(龔一舫提供)
上漆葫蘆
為了讓小小瓠瓜妙趣橫生,龔一舫真是朝思暮想,挖空心思。他記得小時候看到鄉人為廟裡的神明「安金箔」,他也將金箔貼在瓠瓜上;幾年前到日本觀摩,看到日人在瓠瓜上貼和風紙,他也買回各色和風紙試貼;把玩自己收藏的百年瓠雕作品時,看到古董色澤溫厚討喜,又開始研究「老化處理」,將瓠瓜以高溫煮染法,利用草木染,第一次煮五到六小時,風乾後再煮五到六小時,再風乾後刨光上色,自然呈現古董色澤的質感。
將壓花技巧運用在瓠雕上,也是龔一舫師法古人的嘗試:他運用瑪瑙、玉石做成的鈍刀,在瓜體上擠、壓、按、推、磨,推壓出立體紋路,這除了需要過人的腕力外,更需要相當的技巧與耐心。
有次教師研習會上,一位工藝教授建議他利用不同形狀的瓠瓜,做出立體雕塑作品,喜歡創新的龔一舫依言苦思多日,剪剪鋸鋸、黏黏貼貼後,做出了一系列的「匏塑」作品,不論是原住民的臉譜或模樣可愛的十二生肖,都讓人發出讚嘆。至於未來,龔一舫說,由於漢墓中曾經出土過上漆的葫蘆,如何將漆與葫蘆結合在一起,是他下一個努力的目標。
二○○三年,台中縣舉辦「葫蘆文化節」,龔一舫以鏤空手法,取「葫蘆」與「福祿」同音,搭以牡丹、佛手柑、蓮花等象徵「富貴」諧音的植物,完成了一幅《福祿富貴》,獲得參觀民眾票選為第一名佳作。
龔一舫表示,國人常以相近諧音來象徵吉祥、喜氣,「葫蘆」與「福祿」同音,因此甚受喜愛,台灣俗諺也有「厝內一粒瓠,家內才會富」,或「瓠仔掛高高,囝仔大小中狀元」等吉祥話。
由於稗官野史中,葫蘆常和神仙或神醫連在一起,因此民間也用它來避邪,在彰化鹿港就有將葫蘆懸於屋內樑下的習俗,有「壓樑」之意。春節期間,將五個葫蘆串在一起掛在門口,取「五福臨門」的諧音,由此可見,瓠瓜在人們的生活中並不只是餐桌上的佳餚,更是精神寄託的吉祥物。
多年來,龔一舫運用巧思把瓠雕藝術生活化,以鏤空技法雕鑿的瓠瓜燈飾,引人發思古幽情。(龔一舫提供)
葫蘆雕刻藝術館
藝術創作,如登高山攀上山頂,登到山頂時一定要記得下來,回到原點,才能重新出發,另攀一座高峰。而龔一舫在回歸沈潛後,卻選擇積極投入人群,進行教學與推廣,為瓠雕傳承做扎根工作。
「初學者如果具有素描基礎,學起來比較容易,但瓜體為圓弧形,很容易滑刀,要將刀法練到心到手到,至少要一年半載,需要一點執著與耐心。」在龔一舫努力推動下,台灣第一座「葫蘆雕刻藝術館」,終於在高雄縣杉林鄉的新庄國小內成立。
新庄國小是一所迷你學校,學生不到一百人,前任校長黃泓清起初只是想請龔一舫到校授課,正逢文建會推動「傳統藝術傳承案」,徵詢他的意願,龔一舫考量瓠雕素材的種植及落實城鄉特色的傳承,便選擇新庄國小為教學地點,新庄國小因此申請到文建會的專款補助,自一九九六年九月起連續三年,每周一、五及周末社團活動時間,進行瓠雕傳習。
參加傳習活動的學員,有農夫、水泥工、家庭主婦及做散工的,其中又有夫妻檔、兄弟檔和母子檔。家住鳳山的龔一舫每周三天,來回計兩百四十公里的路程,風雨無阻,從未間斷,部分學員在龔一舫輔導下,還成立個人工作室。而新庄國小由於推廣瓠雕成績優異,也獲得縣府撥款補助,在一九九九年時成立了「葫蘆雕刻藝術館」,這項雕刻藝術成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成功案例,也成為高雄縣「一鄉一特色」的典範,星期假日慕名前來參觀的人潮不斷。
「葫蘆雕刻藝術館」是龔一舫實現夢想的一個起點,未來他更希望透過地方政府的協助,將杉林鄉建構成一個「葫蘆村」,在這個「葫蘆村」裡,各家工作室自己種植式樣、大小各異的葫蘆,用來創作藝品或製成生活器皿,甚至研發成健康美食,大家倚葫蘆為生,為葫蘆而創作,自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天地。
多年來,龔一舫運用巧思妙想與不藏私的推廣教學,將瓠雕藝術成功地生活化,使藝術欣賞不再隔著厚厚的玻璃窗。醉心美的事物的人,在黃昏的夕照裡、在雨夜的熱茶旁,伴著一盞盞溫暖燈光,把玩再熟悉不過的瓠雕藝品,生活,原來可以是這麼祥和,這麼令人心動。
葫蘆雕刻藝術館:(高雄縣杉林鄉新庄國小內)
時間:目前僅接受團體預約參觀
電話:07-6771755
地址:高雄縣杉林鄉新庄村司馬路45巷5號
網址:http://www.szp.ks.edu.tw/
(右上)龔一舫認為,從事瓠雕創作最好能自備素材,因此他搖身一變成了瓜農,瓠瓜田中是俗稱葫蘆的亞腰瓠,最前方則是變種的單肚葫蘆。
台灣約有六十幾種瓠瓜品種,每一種都可以作為瓠雕材料。圖中瓜種為天鵝瓠,創作者依自然瓜型,以素雕技法,呈現天鵝酣睡中的恬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