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現多樣性的台灣
作為長期旅居海外的台灣人,陳繪彌思考台灣到底是什麼?是侯孝賢導演《悲情城市》裡50~60年代的台灣?還是陳芯宜導演的電影《流浪神狗人》裡,有山林與稻田的台灣?
為了策劃影展,2018年陳繪彌回到台灣,看了400多部電影,開始規劃為期五年的影展,以英國為據點,每一年到一個北歐國家舉行,並以「主題式影展」方式,把台灣介紹給英國與北歐的民眾。
「在國外,一提到台灣,最先都是用政治的角度來看台灣與中國關係,但我想用文化的角度來介紹台灣,台灣與整個亞洲相比,有多元的族群,有一個很善良的氣質,具有非常包容的體質。」陳繪彌說。
她因此策劃的第一屆影展以「過敏體質」為主題,影展片單從原住民抗爭、同志議題、無家可歸者到戒嚴歷史等議題,呈現出在其他華語世界或國家可能因言論審查無法拍攝或播放的議題,但在享有言論自由的台灣,可以盡情探討與呈現,並藉此呈現台灣的多元,也因為行銷得宜,吸引到十分多元的觀眾,觀眾也覺得驚豔,台灣有如此多的面向。
陳繪彌與英國泰德現代美術館合作,搭建了一座虛擬實境的電影院,在英國放映導演蔡明亮的VR電影《家在蘭若寺》,展現前衛VR科技的藝術美學。影展同時,亦邀請了蔡明亮、陳芯宜、魏德聖、黃信堯等13位電影藝術工作者親身出席座談,在倫敦、冰島兩地掀起一波台灣電影熱。
這些導演展現了台灣豐沛的創作能量,陳繪彌舉例說,冰島與台灣有很微妙的類似之處,兩國都是小國、島國,像冰島是如《星際大戰》、《權力遊戲》等史詩影劇拍攝之地,但冰島本身製作的都是小成本的電影。但台灣卻有導演魏德聖能夠拍出史詩巨片《賽德克巴萊》,成本超過台幣五億元,藉此展現台灣的不一樣。
陳芯宜導演則是打破歐陸媒體的刻板印象,發現台灣有如此堅持影像創作的女力導演,她的紀錄片《行者》拍攝編舞家林麗珍和她創立的「無垢舞蹈劇場」舞團,一拍就是十年,顯示了台灣的韌性與堅持。
發起「英國北歐台灣影展」是長期住在海外的策劃總監陳繪彌(右)與她的策展夥伴Georgina Paget。(蔣壽安提供)
2020年「英國北歐台灣影展」再度與泰德現代美術館合作,推出藝術家陳界仁專題。(蔣壽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