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閱讀:出版的第三勢力崛起
每年新書出版量約四萬本的台灣,卻在有聲產品的普及上稍慢一步,主要是因為空間不比歐美等大陸型國家,因幅員遼闊,人們通勤、移動時間較長,不佔眼球的聲音產品自有其廣大需求。
「另也是因台灣出版業大多以中小企業為多。」鏡好聽總監徐淑卿認為。「紙、電、有聲」,是目前出版業的三大主力商品,從紙本書轉為電子書,製作門檻相較低,但轉譯為有聲書,必須就文本重新改稿、配音、混音、剪輯,加上設計、上架、行銷,不但成本高,耗費的心力與重新出版一本紙本書不相上下,加上民眾對有聲書消費習慣尚未養成,造成多數出版社裹足不前。
2019年「遍路文化」率先成立,為台灣有聲書市場拉開序幕。遍路文化執行長吳巧亮在出版產業耕耘十多年,個性相當活潑的她,曾跨界到影視IP產業從事行銷,但一身出版魂的她對於內容產業無法忘情,離開行銷工作後,獲得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的支持,加入專攻聲音內容的遍路文化。
吳巧亮直言,會著手開發聲音產品,不外乎看好台灣的出版能量。台灣出版社超過千家,每年推上萬本新書,然而除了長銷型商品,多數出版品上架三個月以後就會從架上消失,擠上排行榜的終歸是少數,「我們手上有一堆很好的內容,為什麼要讓它死掉?」她熱忱地提出疑問。
遍路的產品共有三大類,包括線上課程,依據紙本書逐字錄製的有聲書,還有酌量加入音效,請編劇從經典文本重新撰寫的有聲劇。吳巧亮分析,紙本書與聲音產品的編輯邏輯並沒有相差太多,「如何設計課程,將最精華、有趣的知識挖掘出來,提綱挈領重新排列組合,這都是編輯一貫會做的事。」然她提到:「在對產品的理解與技術層面而言,兩者卻相差非常多。」
為了打通跨領域「轉譯」的各個關節,後來成立隸屬於「鏡傳媒」旗下的聲音平台「鏡好聽」,籌備初期就大刀闊斧地打造了五間錄音室,也成立鏡好聽學院,親自訓練、招募專業的聲音主播,一條龍的生產模式更是業界首見。
鏡好聽的成立,起因於鏡文學總經理董成瑜,本身即是重度聲音產品使用者的她,市場敏銳度相當高。因為有集團資源的強力後援,除了新聞媒體平台上蒐羅到的人物故事,另外還有自家出版社「鏡文學」以及旗下作家的作品可供互用,豐富的資源讓鏡好聽一開台,除了單本付費的「單購制」以外,還推出可暢聽的「訂閱制」,喊出要當「華文聲音內容的Netflix」的鏡好聽,雄心不容小覷。
有聲書的錄製規格高,幾乎等同重新出版一本新書。圖為遍路文化邀請配音員宋昱璁(右)、宋克軍(左)等人錄製《北歐神話三部曲》。(遍路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