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博物館的前身是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戰後改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1999年精省後,轉隸屬文建會,更名為「國立臺灣博物館」。
創立於1908年的臺博館是台灣現代知識的啟蒙地,採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以台灣自然史為主題,典藏了台灣人類學、地學、動物學、植物學的藏品與標本,當中重要者包括台灣原住民文物約七千多件,及台灣雲豹最完整的家族標本,這是台灣的「物」開始被有系統、有目的的收藏、研究與展示的開端。
另一方面,作為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臺博館也典藏了台灣關鍵時刻的相關物件,如鎮館三寶:「鄭成功畫像」、台灣古地圖中第一幅山水彩繪的「康熙臺灣輿圖」及「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館長陳濟民說:「臺博館是台灣早期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博物館,許多稀奇珍寶都被送了進來。」如當年簽署《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鋼筆、國父演講的原聲唱片、木乃伊「柯象」,都被送入臺博館的寶庫。「儘管現今已有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近750個,臺博館的收藏還是最能代表台灣這塊土地上發生的人、事、物,想了解台灣的歷史、文化和生態,就要到臺博館來﹛v陳濟民說。
自然史博物館的使命
以台灣人認識自己、國際友人認識台灣的代表性博物館為定位,臺博館自3年前開始規劃,將典藏的精髓與台灣的自然、歷史、族群、人文作一完整的論述介紹,預計在一年半內完成館舍地下室與2、3樓的常設展。
此外,作為台灣最早的自然史博物館,其自然史收藏之豐富令其他博物館難以望其項背,為展現其特色,館方將最擅長的自然史與環境教育結合,走出博物館大門,深入社區,在臺博館南門園區規劃生態保育特展及「小小神農氏──食農教育計畫」,種植了紅藜、黑豆、水稻等作物。邀請附近的國小將教室搬到教學農園來,食農教育計畫讓學童體驗、觀察作物的成長,默默的在孩童心中埋下友善環境的種子。自2014年起,臺博館也與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合作,於每周六開辦「田裡有腳印」有機市集,邀請有機小農共襄盛舉。從展覽、市集到教學,這座歷史悠久的博物館展現了新樣貌,為保育生態盡社會責任。
臺博館亦致力參與國際組織,2015年國際博物館協會──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年會在台北舉辦,會後並發表「臺北宣言:自然史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宣示自然史博物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心力。
首都文化園區的博物館想像
從1908~2016年,百年的臺博館藏品數量已達十一萬五千多件,典藏空間嚴重不足。再加上自1980年代起,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各類博物館,使臺博館面臨轉型與競爭的問題。2002年331大地震,館舍因受損封館整修數年。再開館時,正是臺博館跨出公園、尋求突破的臺博館系統發動之時。
「臺博館系統利用跨部會合作之精神,修復古蹟再利用為方法,以老字號的臺博館為核心,將台北城內外的古蹟空間串起來」,臺博館研究員林一宏如是說。除了自然史的典藏外,古蹟本身也是一種展示與典藏,因此,臺博館開始尋找與自己性質相近、但閒置中的古蹟空間結盟。
首先,就近找到土銀展示館,其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舊廈,銀行大廳寬敞的接待空間,是全台古蹟中少見單一而完整的室內展場。因此,策展人員將數隻巨型的恐龍模型放入挑高的展場中,並結合了地學、動物學、植物學等各學門,展示古生物及生命演化的過程。陳濟民說,現在夜宿博物館、與恐龍共眠是臺博館秒殺的熱門活動。
南門園區使用的是1899年開業、製造樟腦的南門工場產業遺址,其原屬於台灣菸酒公賣局,在公賣局民營化後,產權交還國家,該地權再轉撥歸臺博館系統運用。因其地緣關係,規劃為台灣產業史博物館。
規模最大、複雜度最高的鐵道部,位於台北市延平北路、北門外側,其原址是劉銘傳於1884年建造的機器局,當時是槍砲、子彈的製造工廠,林一宏玩笑著說:「這街廓可說是台北第一個科技園區。」日人來台後改為鐵道部用,並於1919年興建現存的這棟磚木混合構造的英國都鐸式建築。鑑於鐵路是工業革命後的產物,也是一個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指標,館方將鐵道部定位為現代性的博物館,目前該區域尚在整建修復中。
夢幻博物城:一個現代性的尋夢計畫
臺博館系統中古蹟再利用的案例,使古老建築被重新賦予生命,能夠重新被記起。但台博館所處的台北城,其風貌在百年間急遽變遷,許多角落被拆毀、換了面貌而遺忘消失,民眾對台北城的記憶也隨著城市建築的更新,漸漸的忘卻舊日的模樣。故臺博館利用此次慶祝建築百年的機會,策劃了「夢幻博物城:一個現代性的尋夢計畫」特展,將關照的視野從臺博館提升到整個台北城,與台北城的45個記憶地點作串聯,藉此脈絡了解台北整體的發展。
展館內分為「幻境」與「迷宮」兩展廳,一樓東廂「幻境」展廳透過影像隧道的裝置,收錄民眾對於台北城市的記憶影像。另一側的西廂「迷宮」展廳則整理了台北城內現代化過程中散落的歷史片段與景點,將台北城現代化過程與「都市烏托邦」、「現代大街」、「都市遊牧」、「知識理性」、「權力象徵」及「工業生產」六個現代性議題扣連。
策展人之一的研究員林一宏娓娓道來現代性與台北城的發展歷史,以及與台北城45個記憶地點的關聯。
台北城建於1884年,原是個四面築牆的聚落,在日本據台後開始全面現代化的變革。日本人對於台北城的都市烏托邦計畫始於各項的基礎建設,如台北水道唧筒室(今自來水博物館)、總督府臺北醫院(今台大醫院常德院區);原初都市計畫規劃保留城牆,但計畫趕不上變化,鐵道建設起了頭,率先拆除了西城牆與西門,原有的空間成為林蔭的三線道,城市風貌丕變。
自此,台北城裡開始有了現代性的象徵地點,如新公園、三線道、林蔭道等公共空間;時尚的消費場所,如菊元百貨、明星咖啡廳都是時尚大街的一環;作為連結的交通樞紐點(台北火車站)亦日趨重要。教育亦是現代化過程重要的環節,如成立了台北州立第一中學校(今建國中學)、台灣教育會館(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還有現今許多的產業遺址,如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今臺博館系統鐵道部)、總督府專賣局與南門工場(今臺博館系統南門園區)。在建築上,日本人在台的官式建築呈現權力象徵的歷史主義風格,如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台北州廳(今監察院),與當時世界流行的現代主義風格截然不同,也揭示著殖民者的心態。這些都記錄了台北城現代化的軌跡。
45個記憶地點在台北城的發展歷史中各有其角色與意義,民眾可以細細思索並親自走訪,去感受城市如何變遷、如何成為今日的樣貌。策展團隊也設計了APP互動模式,可與城內45個古蹟打卡串連,建構民眾對台北城的「集體記憶」,並收集起來成為臺博館百年的禮物。
國立臺灣博物館,這棟佇立在台北市中心、百年的老建築,漸漸變得不一樣了。作為台灣現代知識的啟蒙地,曾經典藏著帝國的輝煌往昔,見證歷史的發展。如今它卸除二二八公園的圍欄,打開後花園歡迎新住民,走出公園,走下台階,步入人群,運用荒廢的老建築、賦予創新生機,在台北城的各個角落繼續訴說屬於台灣的故事,成為一座記錄台灣、訴說台灣、屬於台灣民眾的博物館。
館長陳濟民要讓臺博館成為台灣人認識自己、國際友人認識台灣的代表性博物館。
將專長的自然史應用在環境教育上,臺博館南門園區的「小小神農氏──食農教育計畫」與「田裡有腳印」市集辦得有聲有色。(臺博館提供)
將專長的自然史應用在環境教育上,臺博館南門園區的「小小神農氏──食農教育計畫」與「田裡有腳印」市集辦得有聲有色。(臺博館提供)
將閒置古蹟再活化運用為博物館,臺博館就近將閒置已久的土地銀行作為自然史展示的空間(黃仲新攝)。
土銀展示館內的空間挑高,數具恐龍化石生動的介紹古生物與生命演化史。
「夢幻博物城:一個現代性的尋夢計畫」特展策展人林一宏解說著台北城發展的故事。
撫臺街洋樓與臺博館有一段特殊的淵源,該洋樓在日據時代是土木建築會社高石組的據點,其曾參與臺博館之興建。
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昔日是市民活動中心,也是現代民主社會新出現的建築類型,其建築為折衷主義的現代主義風格。
老台北城被拆除了城牆,只留下城門供後人懷想。圖為位於忠孝西路、延平南路與博愛路交叉口的台北府北城門。近日後方的忠孝橋引道將拆除,這方空間又將有不同的光景。
鐵道部的今昔。維修中的鐵道部,經歷百年歲月的滄桑,它將以「現代性博物館」之姿再現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