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樂轉譯文學作品
將文學作品轉換為音樂演奏為國際趨勢,2012年,由苗栗縣立國樂團與多位音樂家演奏的客家音樂史詩:《寒夜三部曲》即為一例。作家李喬的客家小說《寒夜三部曲》,由《寒夜》、《荒村》、《孤燈》組成,描寫日治時期台灣的彭、劉家族三代人的悲戚生活,以及對殖民政府的反抗。後由音樂總監黎俊平改編為演奏曲,除了國樂之外,還邀請鋼琴家、大提琴家、聲樂家等西洋演奏家加入。
將文學轉換成音樂,箇中技巧是什麼?黎俊平表示,為了讓音樂有客家味,他將客家山歌的特色用音符呈現:「在山裡面採茶,要呼喊對面山頭的夥伴時,聲音要拉長、拉遠,這種微分音的飄動,我編曲時就安排鋼琴來呈現。」首演《寒夜三部曲》的鋼琴家陳瑞斌回憶:「演奏這個作品時,鋼琴88個鍵全部都用到了。」由此可見,客家山歌音調的迴轉多變。
首部曲《寒夜》為展現客家人硬頸的精神,使用有厚實、剛強音色的鋼琴。黎俊平回憶閱讀這部文學作品時:「當時感受到與土地很深厚的依戀。小說裡提到每個人的肚臍都連著黑色的土地,就算臍帶斷了,還是跟土地連結在一起。鋼琴是音域最寬廣的樂器,才能釋放、堆疊這樣的情緒。」第二部曲《荒春》講的是日治時期被欺壓的蔗農,於是選擇以聲樂的男高音、中音、童聲來表達農民悲戚的處境。
除了寒夜三部曲,黎俊平其他作品也富含台灣土地的元素,像是以卑南族聖山──都蘭山為題的曲子,將那座山的座標22.53°N, 121.11°E作為樂曲題目一部份,在國外演出時,觀眾就能藉此認識台灣原住民。還有創作描寫台灣四季的曲章時,黎俊平以油菜花作為冬天的主題:「台灣的冬天不下雪,沒有很冷,反而能看見一片黃澄澄的油菜花,讓人感到溫暖。」引起國外觀眾對台灣景色的興趣。
欣賞音樂就像欣賞畫一樣,從日治時期台灣第一代作曲家,民主運動興起後注重本土的作曲家,到現在演奏台灣題材的樂團,透過他們的演出,台灣的歷史正透過音符的排列,組成一幕幕故事情節,流進我們的心裡。
國際知名台裔鋼琴家陳瑞斌致力將台灣元素的曲目推向國際,也成立樂團,表演時結合國樂與西樂。(莊坤儒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