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風中之葉》為書名,作者蘭伯特意在凸顯從古至今台灣輾轉流落於歐洲人、中國人、日本人掌中的多舛命運。多元豐富圖像呈現,讓讀者如觀看風中翻飛的葉片,一幕幕歐洲觀點的歷史殘影盡入眼簾。
蘭伯特未曾接受歷史研究專業訓練,但二十年前就讀於大學心理系時的一趟台灣之旅,讓他有回到故鄉之感,自認前世應為台灣人。畢業後,曾來台居住一年。而近五年來,他為更深入了解祖國荷蘭與台灣的歷史淵源,開始以古董買賣為業,以支助自己的台灣史研究,並因此得以頻繁出入西歐各國古書店、拍賣市場,足跡更遍及愛沙尼亞、印度、亞美尼亞、海參威等地,致力於台灣與中國珍貴古物的蒐集。《風中之葉》所呈現的兩百三十多張歐洲人所繪地圖與圖畫,就是他五年來多方蒐集的成果。而精通多國語言,也讓他在文字資料的收集與引用上,呈現多元的面貌。
蘭伯特感嘆台灣史料的佚失增加了尋找難度,他「彷彿是在被遺忘的礦坑中挖掘金塊」,但他也不否認搜羅史料的難度卻也帶來種種驚喜。如一張一九四○年製圖師凡博繪製、後來成為台灣地圖繪者基本藍圖的知名福爾摩沙地圖原稿,居然破舊地夾在一本目錄中,使他如沙粒中淘得金塊,興奮不已,並因出售者不明白地圖價值,而讓他以非常便宜的價錢購得。
本書以時間為主軸,從十六世紀東印度公司的擴張與地圖繪製熱潮出發,歷經十七世紀的荷蘭人與鄭成功之戰、十八世紀前仆後繼的傳教士東來、歐洲「福爾摩沙」偽書暢銷、十九世紀雞籠尋煤、西方國家船堅砲利頻頻叩關,到台灣割讓給日本為止。蘭伯特不以正確性為取材標準,甚至將偽書內容、報章雜誌的二手轉述都一網打盡,完整呈現西方人認識台灣的過程。
翻開《風中之葉》,讀者可以從圖片中清楚看出,早期歐洲人對台灣各種光怪陸離的想像,而隨著時日演進,歐洲人對台灣一步步認識,始有較清晰之台灣印象。這其中包括台灣的自然景貌、原住民與漢人的風俗、宗教儀式等社會生活史,相當有趣。
精通古荷蘭文的台灣史專家、中研院院士曹永和就指出,許多圖畫中,鄭成功是騎著駱駝的阿拉伯人長相,原住民的五官輪廓和衣著服飾則與美國印地安人相似,看來荒誕不經,這是因為繪圖者根本沒到過台灣,只是根據誇大的文字紀錄想像畫圖,而書寫者包括傳教士、商人、探險家、記者、船難者、甚至寫偽書的投機份子等,各有各的視野與侷限,難免失真,但透過這些圖像可看到數百年來歐洲與台灣的互動,依然極富參考性。
負責審定工作的中研院歷史研究所教授陳國棟表示,《風中之葉》一書的史料雖不可盡信,但最大的成就,是在於將過去三百多年間外國人對台灣的片段觀察整理彙集,提供本地讀者了解「外國人眼中的台灣」。書中兩百三十多張難能可貴的原件圖片,讓印刷的清晰度更高。
這批圖像與史料也將在公開展覽後,由公立博物館與蘭伯特洽談購買事宜,未來將留在台灣。
全球化的時代,各種歷史觀點在快速流通的資訊中紛呈,歷史的詮釋權掌握於誰的手中已非首要議題,如何透過多元的歷史詮釋打開更寬廣的視野,增加反思偏見與誤解的機會,才是更新的課題。《風中之葉》是一本易讀、有趣的台灣史著作。
p.089
蘭伯特近年以古董買賣為業,潛心收集台灣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