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滿泥土,吐露芬芳
「阮」是台語「我們」的意思,劇場就是人與人接觸,眾人集體完成一件作品的感覺。阮劇團成立之初就將自己定位為返鄉劇團,希望成為匯聚嘉義藝文能量的基地,強調「自己的故鄉自己顧」,相信透過表演藝術能為社會帶來一點改變。
為讓藝術在嘉義扎根,阮劇團從2009年開始舉辦「草草戲劇節」,以劇團所在的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為基地,讓青少年站上舞台。第一屆戲劇節集結嘉義5所高中職話劇社的青少年,聯合發表演出。之後更將範圍擴大,於每年10月招募對藝文表演有興趣的民眾,由阮劇團設計表演課程,展開為期半年的戲劇訓練,由參加學員共同創作一部戲劇作品,並在隔年春天的草草戲劇節裡售票公演。
許多參加的青少年藉由戲劇開發肢體,也因此發現自己的另一種可能。例如,有位害羞的女生,因為演出一顆大蒜,明白了蒜頭儘管不起眼,卻是為菜餚增香添味的重要配角,少了大蒜畫龍點睛,美味將大打折扣,因而增加自信;也有家長看到台上的孩子如此認真地詮釋角色,用戲劇表達想法,因而明白青少年不是叛逆無法溝通,而是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時間去傾聽孩子的想法。
累積多年的成果,草草戲劇節的規模逐漸擴張,現已成為集結戲劇、影展、市集、戶外表演、文化講堂等各種藝文活動於一身的精彩文化盛事。每年春天數十個藝文團體齊聚嘉義,展開為期兩周的表演,吸引超過五千人次的觀眾。
汪兆謙長期觀察阮劇團的觀眾分布,發現前來的民眾多來自鄰近鄉鎮,受限交通、經濟等因素,偏鄉居民鮮少來到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城鄉差距,使得年幼的學童缺少接觸藝文的機會。於是阮劇團乾脆把戲劇帶到地方,在2011年啟動「小地方演出計畫」,讓全嘉義七十多所學生少於百人的偏遠小學都能享受藝文的美好。
阮劇團自籌經費,汪兆謙與夥伴們上山下海,以一年走訪15所小學速度,希望讓孩子在畢業前至少看到一場的戲劇演出。團員們除了以互動性十足的戲劇表演帶給小朋友歡樂,還設計教案,帶著孩童繪製社區地圖,讓小朋友藉著活動思考生活週遭的獨特性。汪兆謙希望這份小小心意,能成為孩子美好的禮物,守護他們的笑容,持續散播藝文的種子。
始終秉持文化藝術可以對社會發揮影響力的汪兆謙,希望打破戲劇與民眾間的距離,「劇場是人與人相遇溝通的場域,彼此碰撞就會有好玩的事。」所以阮劇團要為藝術搭橋,打開觀影的年齡,讓8到88歲都能享受看戲的樂趣。
多方跨界嘗試,阮劇團與九天民俗技藝團合作,雙方團員在嘉義、台中兩地奔走,交流打鼓與戲劇演出的經驗,並在今年推出由九天團員主演,用戲劇講述自身故事的實驗創作《禁區》,明年將正式推出合作戲劇,為表演藝術帶來更多可能。
《馬克白》的成功嘗試,也迎來阮劇團與流山兒祥導演合作的第二部作品,這次將由阮劇團提供演出文本,期待激盪更精彩的火花。
阮劇團扎根嘉義,從在地汲取養分,讓世界看到他們對戲劇的熱情與能量,誠如汪兆謙說:「我們踩在土地上,身上沾滿泥巴,不是那麼漂亮但很實在。」
結合田野調查、影像紀錄與戲劇表演,充滿紀實味道的《家的妄想》,是阮劇團的另一種嘗試。(阮劇團提供/黃煚哲攝)
每年春天舉行的草草戲劇節,是嘉義年度文化盛事, 吸引各地民眾前來。(阮劇團提供)
阮劇團推出小地方演出計畫,將戲劇表演 帶到偏鄉孩子面前,播下藝術的種子。 (阮劇團提供)
阮劇團推出小地方演出計畫,將戲劇表演 帶到偏鄉孩子面前,播下藝術的種子。 (蔡坤龍攝)
深耕在地,阮劇團要用年輕人的創意與對戲劇的熱情,征服大小戲迷的心。
深耕在地,阮劇團要用年輕人的創意與對戲劇的熱情,征服大小戲迷的心。(林格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