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向來避諱談「死」,不論是民間社會或學術殿堂皆然。影響中國人最深的儒家,對死亡只留下孔子說的「未知生,焉知死」,不曾深入探討。
傅偉勳教授結合十年的死亡學教學經驗,與自己和癌症搏鬥的體會,所著的《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是國內第一本明確、有系統地討論死亡的專書。出版以後不但在市場上引起熱烈迴響,亦陸續進入各媒體舉辦的年度好書排行榜之列。本刊特邀台大哲學系主任傅佩榮教授,為讀者作評介。
長久以來,我們的出版界習慣於借用西方的成果與傳統的資源,比較疏於開發新的題材。作家即使再有學問,也須顧慮市場的需求與讀者的接受度。因此,像傅偉勳先生這樣一位學者型作家,以死亡為主題所寫的這本書能夠得到廣泛的注意與迴響,實在令人感到振奮。
死亡文學評析
從書名的大小標題已經可以看出作者的意圖,其中涵蓋了死亡、生命、臨終精神醫學、現代生死學,以及大家嚮往又不易明白的「尊嚴」。他如何鋪陳這些分量極重的概念與學問呢?<引論>告訴我們,本書內容主要取自作者在美國天普大學宗教學研究所所開的一門課,因此層次井然,理路分明,資料詳盡,體系完整。讀此書,猶如上此課,循序漸進,必有收穫。至於有心寫出此書,則是作者親自面臨癌症威脅,與之艱苦搏鬥之後的結果。這種背景使全書在嚴謹的思辨過程中,處處閃現作者的心得與現身說法,使人讀來更加親切。
在架構上,全書有三個部分:一是「死亡的尊嚴」,二是「世界宗教與死亡超克」,三是「現代生死學建立課題」。為了說明死亡的意義,作者依序介紹四本代表作,首先是羅斯醫師的《論死亡與臨終》,其中所述末期患者的五階段(否認及孤離、憤怒、討價還價、消沉抑鬱、接受)至今仍為典型分類法。其次,托爾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描寫人在接受死亡之時的覺醒與光明。黑澤明的電影<活下去>,進一步展現光明的啟發在於承擔與實踐自己的責任。然後,聶爾玲一九九二年出版的《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肯定人可以愉快而帶有希望地離去。
傅先生對上述「死亡文學」的敘述與評析,顯示了他的寬闊視野與包容精神。哲學家思考的材料不應該侷限於概念領域,尤其像死亡這種「實存處境」更是如此。接著,傅先生發揮專長,以世界宗教為探問對象,因為宗教原本即是討論死亡又處理死亡的大本營。他深入說明基督教、印度教、傳統佛教與儒道二家。世界宗教當然不止這些,但是對中國讀者而言,這些宗教無疑頗有代表性。其中有關印度教一節,過於繁複瑣碎,足以令一般讀者望而生畏,並且即使讀懂了,也沒有太大幫助。
各派宗教與死亡
世界各大宗教並存的多元化現象,是否表示人對生死問題也可以各行其是?作者批判這種想法。他的批判是以宗教外部的觀察者為立場的。他設定的質疑不少,如:對印度教,「我們如何能夠證明眾生皆有生死輪迴的事實?」對基督教,「未有機會聽到福音的人,或者信從其他宗教的人們,能否得救?」這一類質疑出自理性的關懷,與宗教徒所信的超級或終極事實是無法相應的。
傅先生依此思路,自然會走向「心性體認」的勝義諦境界。於是,像儒家與道家,以及分辨俗諦與真諦的佛教,在本書得到較高的評價。但是,這種評價涉及了「宗教」的意義問題。儒家與道家原本是訴諸人間智慧的哲學,本身不能算是宗教。宗教中,除了教義與學理、規範與戒律之外,還有極其重要的「儀式」與「神話」。忽略後二者,等於要求宗教不以宗教的角色出現,實在有些勉強。
現代生死學建立課題
作者努力自圓其說,在「現代生死學」的部分,刻意區分制度化的宗教與真實的宗教,並以後者為優。他說:「真實的宗教,以單獨實存的本然性的心性體認為本位,或喚起本心本性的悟覺,或建立積極正面的信念信仰,提供有關宇宙的終極真實,人生的終極目標,以及可行的解脫進路等等的特定答案,而由單獨實存依其自由意志與精神需要,予以抉擇。」(一八五頁)這段話所描述的,並非我們通常所知的宗教,而是哲學家心目中的「生死智慧」。生死智慧也許可以擺脫客觀的、形式的、僵化的制度,但它的另一危機則是陷入個人的、自由心證的、此一時彼一時的、無法產生共融精神的處境。
作者為了強化他的立場,繼續介紹傅朗克的「意義治療學」與森田的「禪療法」。傅朗克肯定人生須追求意義,宛如奉行使命,個人遭遇就不會構成病因。但是當他談到「無意識中的神」、「對於終極存在或上帝的信賴」時,本書作者就直指其中含有矛盾。在此作者似乎忘了:他自己的生命十大層面說在最上層所謂的「終極真實」,難道不是具有類似的性質嗎?就這一點看來,作者有高度的智慧,但是似乎缺乏相應的體會。亦即,神秘主義(或稱密契主義)所描述的境界固然是「不可說」的,但是說了卻未必就不對,而不說也未必代表真正有了體會。
森田的禪療法又稱「根本的自然療法」,要讓患者體認「服從自然」、「事實唯真」等具有禪道意味的本心態度,以致面對死亡時,可以毫無所懼。我們由本書<結語>部分,得知作者曾與癌症作過生死搏鬥,並獲得理想的結果。
期待「傅氏療法」
依他的經驗看來,應該不難發展出一套「傅氏療法」,其中可以攝取本書所有的重要觀念,並以中國特有的儒家及道家為依歸。果然,作者的「現代生死學」已作了初步的藍圖,提出六點建議,要求我們兼具純一簡易的生死信念與多元開放的現代胸襟,將科學知性與哲學理性一併吸納為方法上的關卡,再按佛教啟發,區分世俗諦、勝義諦、究竟第一義層次,層層上升。然後,不必顧念生前死後,只須專務於「此時此刻面對生死所採取的實存態度」,進行修養及反省,最後悟透生死智慧,「接受我們的人生為一種高層次的課題、任務或使命,而後徹底轉化我們的人格氣質,重新回到世俗世間,從事於種種具有人生意義的日常工作,創造真善美等種種文化價值。」(二二九頁)
這段話使人對傅先生的「現代生死學」悠然神往。哲學之可貴,在於以理性整合變遷流轉的經驗事實,使之構成可以理解的系統,再由此指向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模式。生活模式要靠具體的體驗去印證,體驗也許受到個人生命格局所限,所以需要人群相互見證,在共融中彼此啟發提升。
終極真實與「我」
現代生死學如果只是一套知識架構,做為大學中相關科系的探討題材,那麼不妨依作者所論,歸結於「心性體認」。但是,如果真要進行操作、產生實效,那麼首先面臨的問題將是:有沒有一個具備相近的教育背景與知識水平的團體,可以在生活上實地驗證這些原則?任何主張「心性體認」的學說,都會面臨人際融通的難題。演變到最後,現代生死學對於廣大群眾可能也會像學院內其他科目一般,只是知識分子的理論而已。一般百姓遇到生死考驗時,依然訴諸制度化宗教的救援,不然就向命相、風水師尋求秘方了。
即使就理論的建構系統,作者的「生命十大層面」也沒有充分加以應用。十大層面中,如身體活動、心理活動、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知性探索、審美經驗、人倫道德,都是大家可以了解的。但是,更上面的三層才是關鍵所在,如「實存主體、終極關懷、終極真實」。死亡所逼現的生命層面,也正是這三項。若要真正解決死亡帶來的課題,則「有待終極真實的發現、領悟或體認」。作者此說確為通達之見,無人可以否認。但是,單憑個人的「心性體認」如何可能掌握「終極真實」?終極真實是唯一的、絕對的,因此涵攝萬有在內。既然如此,它也是不可名言的,不可定性的,我們可以說它是任何東西,也可以說它什麼都不是;但是,重要的是:它與「我」這個實存主體有何關係,若只是泛泛的肯定終極真實,而沒有清楚的脈絡可以安立我與它的關係,那麼「我」的生命與死亡終究是一場落空的夢,或是一個自以為是卻又毫無把握的賭局而已。
也許傅先生下一本書會回應我的小小質疑。但是,眼前這本書的內容與分量已經使人大開眼界、心生敬意了。國人向來諱言死亡,現在不妨調整焦距,藉著本書的幫助,同時探討生與死的奧秘,由此重新界定人性的尊嚴。
書名: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
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
作者:傅偉勳
出版:正中書局
定價:195元
〔圖片說明〕
P.83
傅偉勳的《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是國內第一本以文學、宗教、哲學各種角度,對死亡抽絲剝繭、層層探究的專書。(薛繼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