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陶瓷藝術蓬勃發展,不僅有許多愛好者前往陶瓷教室,學習製作陶藝,使生活得到美好的點綴;並且有許多有心人潛心鑽研其中,作品斐然可視,名家輩出。
劉良佑研習陶藝僅四年,作品精緻典雅,甚受好評。紮實豐富的藝術學養,使他能在藝術創作上「舉重若輕」。他有心發揚中國陶瓷大方、平衡、氣派、諧和的特色,而反對作奇巧的變化。
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似應不僅止於在藝事上作追求和努力;舉凡對生活品質的要求,對「自然」、「美」、「善」的嚮往,乃至那一點浪漫的、率真的、不隨流俗的情操,也都應該是他生命中、甚至血液堶垠n的一部分。
一個受人欣賞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創作不但有深度,他的生活也是饒富「藝術味兒」的。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生活亦已藝術化
晨間九時,屋子堣w開起了冷氣。規律的、微微震動的機械聲,在亮著檯燈、光線柔和的小客廳裡,擴散著一層淡淡的、慵懶惺忪的氣氛。
室內佈置頗有格調:鋪上素色地氈的客廳,擱置一組中式、卻配上西式古典花紋椅墊的沙發,靠牆壁架陳列著大小不同的陶品及擺飾,還有一落近十支煙斗並列在壁架的最下層;四處牆面,則懸滿了書法、字畫,熱鬧中不失秩序,繁富堣顯蕪亂。
隔鄰一間起居室,鋪的卻是榻榻米,中間一張黑木大方幾,供客人席地而坐,主人常奉香茗款待。周圍是矮矮一層玻璃書櫃,置放陶瓷、書籍、美酒,四壁依然懸滿了書法、字畫。其中一對紅底灑金對聯上嵌:「沉潛乎文化之內,優游於藝術之中。」整個屋內的陳設,幽雅精緻,透著濃濃的書香。
這是藝術家劉良佑的「家」,明顯的,這位藝術家挺講究生活的情趣。
「一定要讓我這樣生活,否則寧可不要活了!」
果然不錯吧?連藝術家自己都這樣語出驚人的承認了。
專研陶瓷、繪畫、書法;玩賞古玉、鑑定古董;善品佳餚,復精茶道,暇時兼營太極拳修心養性,這就是劉良佑藝術生活的內容。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赴歐教授陶瓷藝術
這位卅八歲、正值壯年的藝術家,八月上旬,已應瑞士日內瓦大學藝術系邀請,前往教授陶藝與中國藝術史,成為近年來第一位以陶瓷技術輸出國外的中國藝術家。
但是嚴格的說,他的陶瓷藝術,只是他四年來從事藝術研究實驗成果的一部分。
劉良佑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為該校化工系教授,擔任古瓷研究課程;並在藝術研究所教授中國工藝史,在美術系教授藝術概論、美術史及國畫課程。他同時也任職於故宮博物院,先後十年在故宮文獻處、書畫處、登記組、器物組工作;出版的研究書籍包括:「中國器物藝術」、「故宮所藏琺瑯器的研究」、「台灣寺廟古蹟大觀」及其他相關的學術性文章。
從民國六十年開始,他陸續在台北舉辦過兩次個人畫展,三次陶瓷作品展;在美國、荷蘭,也先後舉辦過三次特展。
「是陶瓷選擇了我,不是我選擇了陶瓷。」這位興趣廣泛的藝術家解釋。因為工作上的需要,他在故宮研究琺瑯器時,深感古物的鑑定,不能只做趣味性的鑑賞或判斷,必須有科學性的學理依據,所以常自做實驗。但沒有自己的工作室,總覺得無法施展,便透過朋友的陶瓷工廠,一方面埋首實驗,一方面兼做藝術指導,如此兩年,終於走向獨立研究,也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時間、金錢、體力,可以說是陶藝工作者缺一不可的本錢。而劉良佑在短短四年全力以赴的研究過程中,投下的精神、資本,更是可觀。據估計,他每星期平均燒窯一至二次,光是設備、場地的投資,就已超過四百萬元。為了這個「相當昂貴的嗜好」,他可以不分晝夜、蓬頭垢面的把自己弄成一個泥人,他強調,唯有完善的設備,全心全力的投入,才可能充分完成陶藝創作。也因此,他擁有一個兩百坪的工作室,他形容:「在堶惆咧茖咱h都很累。」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具有多方面的興趣與才能
玩泥巴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一個孩子不玩泥巴,不是沒有泥巴可玩,就是父母禁止。劉良佑生長在屏東東港,是一個有泥有土的好環境,自然,他和大多數孩子一樣,有個玩泥巴的童年。
也許有一點不同,就是他自小表現在美術上的天賦和興趣。小學開始,他就「畫什麼都比其他小朋友畫的像」,而年齡愈大,性向也愈明顯。高中時代,還代表學校參加比賽,得過全國青年學藝大賽冠軍。除了美術,他也喜歡國文、數學和化學,課業成績很好,但是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大學聯招制度中,他選擇了乙組,以美術系為第一志願。
「我到今天想起來還是很氣,聯考讓一個有多方面興趣的年輕人只能有一種方向的發展,實在沒有道理!」
他身高至少一八○,坐在榻榻米上,壯碩的身材不怎麼顯眼,留著性格的小鬍子和銳利的目光,卻可以想像出當年是怎樣一種少年維特的個性。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改抗拒為吸收、融合
「就因為反叛性比較強,所以一直到了大四,才開始真正領悟到,如果想好好表現自我,不是『對抗』就可以的。勝利有時候不是因為毀滅,是因為『融合』。」
他從美術史中獲得哲學性的啟示,認為不是人類在創造歷史,是歷史在選擇人類:「如果我們違背歷史,歷史就會排斥我們;如果我們肯學習研究,就能成為歷史的一部分。」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傾向知識性的妥協,不再盲動、無意義的排拒。
妥協的收穫,是使自己在藝術的領域媞奶W層樓。由於研究琺瑯器,使他走進陶瓷的天地;在完全沒有師承的情況下,藝評人莊伯和說他:「以研究者的敏感度,從中國的傳統基礎上著手,對於宋代的青瓷,明清的青花、釉堿鶠B鬥彩、寶石紅、清代的琺瑯彩瓷,以及古代的釉與燒製技法,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也正因為不斷的研究和實驗,更使他深刻體會了今天中國陶藝的問題,不是在如何擺脫傳統,而是如何在傳統中選擇和吸收。
劉良佑的陶瓷作品,幾乎已經將陶瓷技術與創造藝術的雙重效果發揮到了極至。他的作品,既有變化繁複的色彩之美,又有深沉含蓄的質感韻味。此外,他以不同胎土裝飾效果的實驗,以及噴槍技術的實驗,也給予欣賞者視覺、觸覺上的新感受。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火的控制是關鍵
「陶瓷是土通過火來表現的藝術,而火的意義尤為重要。」不同的火燄,不同的燒窯時間,陶瓷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面貌,也將作者的藝術創作理念,用泥土和釉色具體表現出來。
劉良佑多用高溫製陶,溫度平均在攝氏一千二百八十度至一千三百度左右,燒出來的作品,層次多,涵蓋面也較廣。有時,為達到理想中的效果,甚至一件作品進窯五次。許多人參觀他的個展,迷惑於他的作品,細膩有之,粗獷有之,現代中混合古典,東方堣S融合西方——感覺上什麼都有,又好像缺乏特色。
「基本上,我並不想做一個陶藝家;我的作品,都是實驗的結果。我既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也不知道中國陶瓷未來的方向,為什麼要劃地自限?」他這樣解釋。
又有人認為,劉良佑作品的缺點,是造型上缺乏創新變化,仍然侷限在手拉胚塑製的「瓶瓶罐罐」之中。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不願把陶瓷做成雕塑
對於這點,他也有所堅持:「陶瓷藝術的特色,就在於色彩與線條的運用。中國傳統陶瓷的造型,穩重、大方、氣派、平衡,有泱泱大國之風,值得學習。內心裡,我反對做小巧的變化,或將西方的技法作為我們現代化的表現。我也絕不會把陶瓷做成雕塑。」他自信的說:「我不是不能在造型上求變,而是覺得不必在這上面花時間。」
基本上,他還是強調,陶瓷是通過火來表現的藝術品,西方人之所以把陶瓷叫做「中國」,就是中國陶瓷在世界陶瓷地位中最高的表徵。如今,中國人如果不能善用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而一味仿襲西方的技巧,就是對民族文化沒有責任感。
「中國陶瓷的光榮,是靠中國人建立的。」劉良佑強調。
由於經年研究,他對煉土、配釉、裝飾、窯爐,以至成型,已有一套完整的資料和心得。最近正著手整理一部十幾萬字、有關中國傳統陶瓷技法的專書。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不必藏私,彼此觀摩
劉良佑說,在從事陶瓷研究工作的這些年來,得益於前輩、古人不少經驗,因此他沒有「藏私」的理由。而想提昇現代中國陶瓷製作的品質,重建陶瓷藝術的風氣,也必需建立在「無私無我」、彼此觀摩、提供心得的大前提下。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縮影,不僅是科學的層面,也是生活的層面。由陶瓷藝術中,可以看見中國人的哲學觀、世界觀,以至生活情趣。」
劉良佑認為,提倡現代陶瓷藝術的風氣,不僅是開放大眾化的陶藝教室,供給有興趣的人玩玩泥巴;而應該研讀美術史,從美學、色彩學、造型學等專業知識中吸收養分,做為創造的本錢,才有可能尋求更高的境界。同時,一個文化的發展,更有賴出版事業的支持:想要陶瓷知識流通,就必須建立資訊網,經常出版有關書籍,迅速翻譯外來的實驗報告,供陶瓷工作者參考研讀。而國內各重要的博物館、藝廊,也應多做傳統陶瓷技藝與國內外現代陶瓷技藝的展示,使陶藝工作者彼此觀摩、比較、激勵。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
豐實的藝術修養有助於創作
劉良佑從事陶瓷研究,雖然只有四年,但因為得利於本身的學識修養和繪事基礎,比起一般「從頭摸索」的陶藝工作者,自然捷便不少。但儘管如此,他也飽受失敗的挫折,和思想、體力上的折磨,甚至,直到目前他仍認為自己一年做不出幾件滿意的作品。
「痛苦多於喜樂」這一句真心話,說明瞭劉良佑在創作途程中所付出的代價,與他執著用心的態度。
不僅從事藝術創作,也生活於藝術之中——劉良佑輸出陶藝技術。(楊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