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拍下一部動畫的機會
「是動畫界的這些人把我們兩個人的無知與莽撞接住了。」王小棣回想這段歷程。
麥人杰當時已是家喻戶曉的漫畫大師,他帶著一股傻勁,接下人物造型、場景設計、分鏡的工作,同是阿嬤帶大的他,為角色注入許多情感,也提供許多動畫專屬的趣味,連角色配音都尬上一腳,在8個月內不眠不休,「我就是為了要向世人證明台灣也能創造自己的原創動畫。」麥人杰說。
《魔法阿媽》的後製是由韓國公司代工,當時韓方要求王小棣一個禮拜要交出250個關鍵畫格(key frame),在一夥人忙得天昏地暗的時候,是動畫界的郭景洲、王登鈺、陳偉松主動向她伸出援手,協助構圖工作。
王小棣肯定台灣動畫界已有深厚的底子,再加上年輕人早就想做原創動畫,成就了《魔法阿媽》的傳奇。台灣擁有豐沛的創作能量,麥人杰也認同,但現況是,許多動畫導演完成一部作品,卻沒有下一部片的機會,台灣的動畫環境使許多優秀人才被迫離開產業,讓他很心痛,「你知道要培養這樣的人才有多難嗎?」麥人杰沉痛地反問。
台灣原創動畫該如何下一步?「首先你得有機會一直做這件事情」,麥人杰說。他舉港片為例,香港曾是世界第二大電影出口基地,每年拍攝的電影不計其數,他記得某位香港導演說過:「我們當然要開戲呀!不開戲燈光師吃什麼,茶水吃什麼。」當你一直持續做這件事情,過程中自然就會有一些人冒出來,但「首先你要有機會一直做這件事情」,麥人杰語重心長地說。
與麥人杰的想法不謀而合,原金國際的王世偉認同國內創作型的人才豐富,但是缺乏組織整合型的人才,究因亦是國內機會不足。他從動畫產品的流程分析,一部動畫作品從概念成形、確定規格、組織團隊、編列預算、發展故事、美術設計、測試執行、修正、後製、輸出,一旦從市場得到回饋後,再投入新的企劃製作。好萊塢能把動畫、故事節奏處理得如此精采,是幾千萬次流程執行所累積出來的經驗。台灣動畫欠缺演練的機會,整合型人才自然不易培訓。
文化軟實力是一門需要厚積薄發的功夫,而非短視近利的今天投資,明天收成。動畫製作又不像一般的電影,沒有大明星號召、王牌導演加持,募資不易;許多動畫人更要身兼數職,自己創作、找資金、行銷,麥人杰希望政府能營造有利動畫發展的環境,譬如以減免賦稅的方式引入企業資源,讓創作者能金援無虞,創作更多厲害的作品。王世偉則希望強化中小企業的生存能力,政府雖有信保機制,但還不夠成熟,要讓中小企業學習怎麼與銀行交涉、融資,單仰賴政府補助結案,公司的生存能力會下降。
個性剛直的麥人杰,採訪過程中不時說得慷慨激昂,但氣憤也好,抱怨也罷,多年前他再次投入動畫製作《鐵男孩》,變賣身家,已投入2,500萬的製作費用,仍有2.5億的資金缺口,但不能罷手,還是要做,「不做的話,我們將在虛擬世界失去發言權。」麥人杰說。而曾在紐約動畫圈歷練將近十年,王世偉結束美國穩定的工作,「我回來就是要創業」、「創作原創動畫的動機,就是想要站上那個舞台,拿到發言權,闡述我們自己的文化、生活、價值觀。」王世偉說。
黃黎明(右)為《魔法阿媽》的發想者。 (稻田電影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