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共創,文化混血
「開始進行跨界演出的《快雪時晴》是一個新的飛躍,那時用京劇與交響樂結合演出。在作品內涵上,是很觸動人心的。」京劇與交響樂在60年代的中國樣板戲也演過,但張育華認為國光的跨界創新作品內容更為深刻。
她用「文化混血」來形容國光的跨界,包括跨領域、跨團隊,甚至跨文化,透過不同文化領域的滋養來轉化戲曲DNA。例如在2016年,與香港多媒體劇場先鋒「進念‧二十面體」合作的《關公在劇場》,藉由「進念‧二十面體」擅長的視覺投影技巧,搭配鋼琴樂曲,呈現關公被俘前的內心獨白。
2018年與日本橫濱能樂堂共同製作新編崑劇《繡襦夢》,傳統的故事情節結合日本舞踊、三味線與崑曲,展現台日攜手共創嶄新形式的跨界。
今年國光劇團則與國際經紀人合作推出《費特兒》(國際版),特別針對國際觀眾喜好品味改寫劇本,以戲曲音樂融合電子音樂,並邀請國際知名專研《Phaefra》原作的戲劇家參與,以國際級的團隊製作規格,提升傳統戲曲的境界,希望把國光的製作能量和台灣的創作思考帶到重要的國際藝術節,提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從京劇出發,國光劇團從維護傳統,與當代對話到現階段的探索未來,歷經了三個不同時期,有趣的是,國光越是在戲曲上創新,越發現想要探索的未來,其實仍然深藏在傳統的根基裡。「戲曲可以不斷新編,但是演員仍然必須維持傳統的基礎訓練,不管如何,戲曲還是要接地氣。」張育華有感地說。
事實上,在30年前如果要談到戲曲的創新,並不是那麼理所當然,「老師怎麼教都不要你問,怎麼教你就怎麼做,隨便改都是欺師滅祖的。」曾受過京劇訓練,張育華深刻了解國光近年追求創新的勇氣,「我們不甘於只是臨摹傳統,我們的期待是追求跨界創新,成為一種典型;更著眼於國際化,希望讓世界愛上京劇之美。」
《關公在劇場》以視覺投影技巧搭配鋼琴演奏,呈現關公內心的獨白世界。
新編崑劇《繡襦夢》是台日國際共創的作品,令觀眾津津樂道。
國際規格大製作的《費特兒》提升傳統戲曲境界,並針對國際觀眾口味進行改編,把台灣創作能量帶入世界舞台。(林格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