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奇萊雅族原為花蓮地區奇萊平原(花蓮平原)最大部落,現散居於花蓮縣花蓮市、新城鄉、吉安鄉、壽豐鄉等地,近年隨著工業發展,遷居北部都會區的人口也不少,目前總人口約五千至一萬人。
原民會主委瓦歷斯•貝林表示,族群的認定,主要是憑藉著各族群部落的意願,還有語言、宗教、文化等特殊性來認定。而撒奇萊雅之所以能夠成為台灣原住民的第13族,除了族群意願高漲之外,也因撒奇萊雅具有獨特的語言文化,才能正名成功。
歷史中有關於撒奇萊雅的記載可追溯到1636年,西班牙據台時的文獻上就有「Saquiraya」的稱呼;到了荷蘭時代,東印度公司派遣探險隊到台灣東海岸查探金礦,當時所紀錄的「Sakiraga」,指的就是今日的撒奇萊雅。
加禮宛事件
及至清朝治理台灣期間,奇萊平原上扮演領導地位的撒奇萊雅人,因不滿清軍官兵欺壓,曾多次發生大規模的武裝衝突,1878年發生「加禮宛事件」,撒奇萊雅人戰敗,導致部落族人散逃遷移;加上日治時代為逃避勞役及水災,更加流離失所,族人從此隱姓埋名在阿美族部落之下。也因此在日治時代進行原住民族分類時,日人將撒奇萊雅歸併到阿美族內。
撒奇萊雅語在語言學上被視為阿美語的方言,但實際上兩者的差異極大。研究指出,撒奇萊雅語和其他5種阿美語的辭彙共通率不到6成,而其他5種阿美語彼此的共通率可達9成。因此,在原住民族語認證考試中,常聽到阿美族考生可以取得2個語別以上的認證,卻無法通過奇萊阿美語的認證。
正名之路
撒奇萊雅的正名運動最早要追溯到1990年7月,由已故長老帝瓦伊•撒耘(漢名李來旺)發起,在花蓮市美崙溪畔舉行全族的「祭祖儀式」,這是第一次以撒奇萊雅作為名稱的祭典,具有超越部落意識的民族意義;此外,也自發性的辦理全族豐年祭儀;2006年7月,又以祭祖儀式作為基礎,舉行全族祭儀的「巴拉瑪火神祭」,來紀念與緬懷加禮宛事件犧牲的先烈。
10年來,族人積極籌組民族自治組織,最早以文化的重建為主要訴求,2003年討論族群正名議題,2004年成立「花蓮縣撒基拉雅族重建發展協會」,正式啟動民族正名運動。
2005年各部落代表集結到原民會,遞交正名申請書及四千八百多件由族人一一簽署的「正名委任同意書」、撒奇萊雅相關的研究文獻和民族象徵物。
原民會委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的研究結果指出,由於撒奇萊雅具備語言、宗教、民俗等客觀民族條件,足以區辨他族及我族的「民族邊界」;而且族別主觀意識強烈,已符合民族平等、自主發展的精神。最終在行政院院會上核定「撒奇萊雅族」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的一族。
撒奇萊雅族頭目黃德勇在花蓮吉安鄉舉辦的慶祝儀式中,穿著傳統服飾、帶領5位主要部落代表,感謝阿美族人一百多年來的接納,並與阿美族頭目黃光明互換權杖、刀、書本等,象徵彼此重新建立的友好、平等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