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全球視野

烘豆達人賴昱權 世界咖啡奪冠

烘豆達人賴昱權 世界咖啡奪冠

文‧劉嫈楓  圖‧林格立

2015 1月

愛上咖啡香醇芬芳的賴昱權,自學咖啡13年,終於贏得2014年世界咖啡大賽烘豆冠軍,展現台灣咖啡人才的深厚實力。

2014年是台灣咖啡界的豐收年。世界咖啡大賽、咖啡大賽等重要國際賽事,都見到台灣選手大放異彩。

1980年次、咖啡生涯13年的賴昱權,為台灣贏得2014年世界咖啡大賽的烘豆冠軍,讓外界對於台灣咖啡人才實力,大為驚艷。

憑著傻瓜般的熱情,烘焙屬於自己的咖啡冠軍夢,新生代賴昱權的咖啡實力不容小覷。

2014WCE世界烘豆大賽冠軍的紅色祝賀彩帶,襯著「自然醒咖啡」的綠色招牌,顯得格外醒目。

十多年前,精品咖啡風氣尚未盛行時,混和奶精、砂糖的三合一即溶咖啡,是多數台灣人與咖啡的初體驗;那時賴昱權尚年幼,但那股混著苦甜的滋味,似乎仍留在嘴裡久久不去。

2001年,賴昱權離開家鄉宜蘭,南下至盛產咖啡的雲林古坑就讀環球科技大學視覺設計系,那時他在學校附近的複合式餐廳打工,老闆將烘豆工作交由他負責。看似接下重擔,但當時烘豆卻是餐廳裡最輕鬆的工作。賴昱權就此跨入芳香的咖啡世界,他開始大量涉獵咖啡書籍,自學沖泡技巧,就連學校的行銷、設計課程,賴昱權繳出的作業也都和咖啡有關。2008年,賴昱權畢業離開雲林,特地上網找尋專家如何精進技術,最後來到宜蘭向台灣精品咖啡圈頗為知名的咖啡專家George Wang學習。

4年半的時間裡,他從頭學習品嚐、沖泡咖啡,鍛鍊基本功。「就像廚師做料理,必先懂得品嚐料理,烘出好豆子前,也得先學會喝好咖啡。」賴昱權說。兩段為人工作的經驗,全是為了一圓學生時代就萌芽的創業夢。

為了追求極致的美味咖啡,賴昱權飛赴海外取經、考取證照,證明專業。

遠赴美國,向咖啡大師取經

2012年,他離開工作的咖啡館,準備創業。開業前,他特地安排了一趟取經之旅。賴昱權跑遍美國紐約、西雅圖、華盛頓等城市品嚐咖啡,並前往波士頓拜訪仰慕許久的精品咖啡大師,喬治‧霍爾(George Howell)。

賴昱權表示,曾在咖啡館嚐到喬治‧霍爾烘焙的咖啡豆沖出的咖啡,一入口,鼻腔充盈黑莓果般的香氣,嘴巴則留下烤甘蔗的香甜口感,餘韻中的柑橘酸度,令他讚嘆不已。當下,他便決定來到咖啡水準一流的美國,探訪這位大師成功的秘訣。

經過朋友牽線,賴昱權費盡辛苦,終於見到喬治‧霍爾。一見面,他隨即掩不住興奮,脫口喊出「Oh! Coffee Master」向他心中最仰慕的偶像致敬。親和力十足的喬治,引領賴昱權參訪自家公司的烘焙工廠,體驗咖啡專業設備,大大啟發了剛起步的賴昱權。

期間兩人在評鑑咖啡的過程中不斷交換經驗。當喬治得知賴昱權未受過任何咖啡杯測訓練,卻具備專業的品評能力時,大力鼓勵他投入杯測訓練,提升專業。

賴昱權仔細選豆,再放入高溫烘豆機烘焙,不一會兒充滿堅果、莓果的咖啡香氣,漸漸瀰漫開來。

從好喝到一杯「好」咖啡

2012年4月,結束為期一個月的咖啡之旅,賴昱權帶著滿滿的心得返回台灣,靠著前東家邱世宗贊助的小型咖啡烘焙機,開設了第一家咖啡館「自然醒」,並考取專門品評咖啡香氣、口感與餘韻的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證杯測評審資格。

然而,精進技術之餘,賴昱權經營咖啡館的壓力也隨之而來。所幸經過半年,自然醒透過一系列的咖啡品嚐體驗活動,逐漸培養出懂得品嚐精品咖啡的客群;最初的小型烘豆機已不敷使用,機器升級為價值新台幣35萬元、烘焙量30公斤的大型機種,以應付日益興隆的生意。

不料撞牆期開始浮現。賴昱權剛入行時,台灣精品咖啡風氣剛起,咖啡的好與壞常因主觀評價陷入見仁見智的爭議,並無標準可循;跨入精品咖啡後,烘豆技術成了賴昱權的瓶頸。

賴昱權表示,烘豆過程極其辛苦,豆溫高達400度,到了夏天,烘豆室更是燠熱難耐。而豆子的風味取決於風溫、豆溫等因素,一旦控制變因改變,結果就會不一樣。幾次烘焙結果,風味都不如預期,讓賴昱權懊惱不已,「有回烘了七、八十公斤,因表現不出最佳味道,只好全數倒掉。」他說。

堅持高標準,只因他認為,烘出的咖啡豆,代表的就是自己。賴昱權說,業務銷售業績不佳,還能怪罪產品不佳、行銷錯誤等外在因素;但咖啡豆的風味,全仰賴烘豆師的手藝,「豆子烘不好證明自己技術不佳,還能怪罪誰?」他反問。

2012年取得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證咖啡杯測評審資格,賴昱權又取得了歐洲精品咖啡協會等專業認證。為了提升團隊水準,賴昱權還提供經費,讓工作一年以上的員工報考「吧檯手」專業證照,並邀請歐洲精品咖啡協會專家來台,為員工授課。店裡寫著價目表的黑板一翻面就是白板,讓愜意的咖啡館,隨時可變身為教室。

當年因為喬治‧霍爾無私分享而深受啟發的賴昱權也承襲這樣的精神,與一群擁有生物、物理、機械專業背景的咖啡同好,共同組成「木棉花會」,定期舉辦聚會、交流心得。「包括烘焙瓦斯火力、機器設備等疑難雜症,都能在交流會得到解答。」賴昱權說。

誰說開咖啡館只是小確幸,烘豆達人賴昱權證明,一杯咖啡也能承載新世代的創業夢。

證明專業,叩關世界咖啡大賽

2013年,賴昱權的咖啡生涯邁向第12年,為了證明專業,他決定挑戰有「咖啡奧斯卡」之稱的WCE世界咖啡大賽烘豆競賽。不料,當年強敵環伺,他只繳出了台灣區選拔賽第12名的成績,無緣晉級。隔年,他捲土重來,終於奪下台灣區冠軍,並在2周後代表台灣,飛往義大利與世界好手一較高下。

比賽第一天,賴昱權到現場才發現,主辦單位提供的荷蘭品牌Giesen烘豆機,是台灣少有機會接觸的機型,相較日韓選手多以這部機器模擬培訓,他只能利用現場的機會,當場熟悉機器,盡快進入最佳狀況。

第二關的測試,大會則要求選手烘焙同一款咖啡評比。以往,選手必須在3種咖啡豆中選出一款烘焙。此回賽事規則改變,選手只能以單一豆種競賽,賴昱權本以為能以自己擅長的杯測專業,取得優勢。不料,無從選擇,一切只能全憑烘豆師的真本事。

進入評審階段後,選手也同時展開試喝,由於彼此的差距微乎其微,到最後誰也搞不清楚哪款咖啡是自己的作品。「參與的選手都是各國箇中好手,最終烘出的豆子,差距僅在厘米之間。」賴昱權表示。

賽程結束後,由於自認烘出的豆子風味未如預期完美,賴昱權一度認為奪獎機會渺茫。因此,當大會宣布由他奪下2014年WCE世界咖啡大賽烘豆冠軍時,他大感意外。興奮之餘,他認為自己的獲獎多少帶點「幸運」成份,並自謙地表示「我不過是台灣眾多優秀烘豆師的其中之一,並無權代表台灣,只是一位來自台灣的選手而已。」

在冠軍光環加持下,自然醒業績大幅成長。除了自然醒以及提供外帶服務的「握咖啡」3家門市,賴昱權還計畫在高雄美術館附近,成立一處集結咖啡館、烘豆室與專業培訓教室3重功能的「咖啡工廠」。

賴昱權獲獎後,環球科技大學校長許舒翔特地組團南下高雄,頒發榮譽校友獎座給他。因此,不到50坪的店面,又將再添一道光環。愛上咖啡,自稱為「浪漫傻瓜」的賴昱權,將不時帶著一抹微笑,閉上雙眼,品聞香氣縈繞的咖啡,畫下心中理想的咖啡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