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地質寶庫
想像一下,那5,000~4,000萬年前就存在的海底岩層、砂礫,加上早已滅絕的海洋古生物化石遺跡,千萬年來一層砂岩、一層泥岩的層層堆積,有如千層派一般,在約400萬年前雪山山脈的造山運動時,通通一起推上台灣百岳的山頭上!
在地質學家眼中,大、小霸尖山具備學術研究、景觀優美以及教育功能等價值,絕對是國家級的地質景觀。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解釋:「數千萬年來,大、小霸尖山上的石頭仍保留原來的樣子,還不到變質岩的程度,也可以看到一些海洋化石,所以,大、小霸尖山及雪山山脈上的岩層,可以說是台灣最古老的沈積岩。」
遠望大霸尖山呈現橫向的節理,是由一層層的砂岩、泥岩堆積而成,上層的泥岩逐漸被侵蝕之後,山頂屬於堅硬的四稜砂岩不易造成褶皺作用,也較不易被風化,於是便突出於山脈稜脊,形成大、小霸尖山兩個辨識度極高的巨形桶狀山峰景觀。
但大、小霸尖山並不是一開始就各立山頭,有如兄弟般對望。陳文山指出:「從山脈橫向的節理可以知道,大、小霸原本就是連成一體的同一塊地層,因為兩者中間的地層先被侵蝕凹陷,只留下結構較堅硬的霸頂,仍屹立不搖,才形成如今大小霸突出的樣貌。」
板塊擠壓與侵蝕同時進行
更令人難以想像的是,在數千萬年之前,大、小霸尖山,原本還覆蓋高達10公里厚的岩層,經過不斷的擠壓與侵蝕,逐漸隨歲月流逝。
在人類短暫的佇足中,群山景致或許只是驚鴻一瞥,因為「估計再經過數千年的風化侵蝕,大、小霸尖山令人讚嘆的突出桶狀山頭也會被磨蝕殆盡!」陳文山說。
憑空想像遠古與未來的群山景像,令人不禁要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肅然起敬。
放眼台灣百岳的山峰大多由這種堅硬的厚層砂岩組成,例如東亞第一高峰、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也是層層砂岩和頁岩組成的沈積岩,岩層中也曾經發現淺海的貝殼化石。
玉山雖然高度最高,年代卻不是最早的,要論起資歷,大、小霸尖山比玉山更古老!
此外,大霸尖山的高度雖不及雪山、大劍山以及品田山等,但因懸岩險峻,卻是雪山山脈北側最突出且重要的一座山峰,與中央尖山和達芬尖山合稱「三尖」。和北邊的中霸尖山、西邊的小霸尖山、東邊的東霸尖山合稱為「大霸尖山群峰」。
小霸尖山則是縮小版的大霸尖山,唯山形規模較小,雖不及大霸擁有卓然出眾的外形,但上狹下寬的疊狀地形明顯,四周懸崖陡峭也毫不遜色,另有一種孤立挺拔的氣勢。
觀察生痕化石 想像遠古生態
泰雅族和賽夏族皆認為大霸尖山是其祖先發源的聖山,因而杜絕攀爬,直至1927年始有日本人登頂的紀錄。
大、小霸尖山四面都是懸崖,大部分岩層裸露,整座山峰幾乎看不到泥土和樹木;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提醒前往大小霸朝聖的登山客,在遠眺聖稜線與群峰山巒之際,不要忘記低下頭來觀察岩石上的小小遺跡。
遠古時期,整個雪山山脈都屬於數十公尺到200公尺內的淺海大陸棚區域,大、小霸尖山上較厚的砂岩則來自沿岸20公尺以內的海洋濱面帶。
數千萬年前的大、小霸尖山乃至於雪山山脈,躺在淺層濱海環境裡,聚積了來自歐亞大陸的泥沙礫,同時也涵養了貝類、浮游與底棲生物。
遠古海洋生物以化石及生痕化石的形態,有如搭上雲霄飛車般,從海之濱被抬升到山之巔。
陳文山指出,這些生物大部分都已滅絕,但是它們當年活動時遺留下來的痕跡(生痕化石),包括爬行的痕跡、築巢、覓食的路線、鑽洞、棲息的方式,都一一刻畫在石頭和岩壁上,隨著岩石一起留了下來!
高山島嶼正是認識地質的天堂,台灣彷彿一座天然的造山運動實驗場,板塊擠壓仍活生生地在我們腳底下上演著。
「台灣島活躍的造山運動,持續擠壓大霸尖山以每年1公分左右的速度抬升,但同時也面臨不可避免的侵蝕破壞。」
陳文山指出,大霸尖山側面近來不斷崩坍,原本的黑色岩層已露出鮮艷的黃色岩壁;從顏色的改變可以看出山的變化進行式;至於未來的大、小霸尖山會呈現何種樣貌?只能留待時間來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