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鹽、無鹽,大家來作伙
台灣的曬鹽產業,始於荷西時期。1648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現今台南地區試辦台灣第一座鹽田─瀨口鹽田。
1661年,國姓爺鄭成功軍隊攻下台灣,另外開闢位於今台南市永康區的「洲仔尾鹽田」,以及位在今高雄市鹽埕區的「打狗鹽田」。
之後,經過來台漢人的開墾,確立了清代台灣六大鹽場,分別是「瀨北場」、「瀨南場」、「瀨東場」、「瀨西場」、「洲北場」,以及「洲南場」。
但因為海水暴潮或河川改道,有些鹽場必須遷徙、重新闢建。原址位在今台南市永康區的洲南鹽場,先是遷到現在的台南市七股區,最後才於1824年,落腳在嘉義布袋新厝仔至今。
台灣光復後,政府接收日本人留下的鹽田,重劃為鹿港、布袋、北門、七股、台南、高雄共六大鹽場。
其中,嘉義縣布袋鹽場占地1,800公頃,面積全國最大,包括洲南鹽場在內,範圍跨越布袋鎮、東石鄉與義竹鄉。
天日曬鹽是人力勞動的產業。1970年代以來,六大鹽場陸續廢曬。2002年5月,七股鹽場拉下大門之後,台灣355年的曬鹽產業,正式成為歷史。
布袋鹽場是在2001年廢曬。7年之後,布袋嘴文化協會發起洲南鹽場復曬,曬鹽的生命因此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