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樹」,救地球
出於環保意識的普及,以及過去對山老鼠的壞印象,讓「伐木」這個詞,聽上去總有些刺耳。尤其生活在都市的我們,常見齊頭截斷的大樹,在我們的想像,林業似乎與濫砍濫伐、裸露崩塌的地表脫不了關係。
事實並非如此。林家鼎提出林場的空拍照為證,才「採收」完的林場,經過即時復舊造林,一年後又能恢復一片綠意盎然的榮景,「這和挖山取石的『開發』並不同。」他強調。
尤其,恰如在竭澤而漁的今日,養殖漁業才是能落實海洋保育的永續之道,林業亦如此,在人類無法放棄使用木材的大前提下,除了放下對原始林的磨刀霍霍之外,也應積極改以計劃性經營的人工林取而代之。
尤其台灣每年木材需求量高達600萬噸,自給率卻還不到1%。當訴諸保育的同時,卻大肆進口其他國家的木材,遙遠的航運大大增加碳排放量,且因著銷售過程經重重轉手,難以掌控生產履歷,甚至不乏非法伐採的木材流通於市面。
也是在幾年前,遠從馬來西亞來的環保團體來台抗議,控訴台灣作為馬來西亞原木出口的第二大國,成為破壞雨林的幫兇,終於喚醒國人對於國內林業的關注。
況且,已有不少客觀研究數據可供佐證,樹雖擁有良好的固碳能力,但碳吸存效率會在老化後逐漸趨緩,老樹遠不如新樹。再加上捨木材,改選用傷害環境甚鉅的石化產品,更是本末倒置。樹木是可再生的資源,砍伐後再種植,大地仍能生生不息,《孟子‧梁惠王上》裡載記:「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的道理,依舊適用於今。
睽違卅年,2017年林務局重新以「國產材元年」之名,推動人工林產業振興政策,林務局局長林華慶甚至表示:「不覺得,不做才不正常?」確實,作為地球公民的一員,是該肩負起責任,「砍樹」救地球,已然勢在必行。
下腳料打成木屑後,作為太空包原料,為林業開創出不一樣的經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