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到垃圾場觀光,可是時下新興的旅遊方式。
曾在上世紀承載台灣民眾文明惡果的垃圾掩埋場,經過二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及綠化植樹,已有多數蛻變成難得一見的都市休憩空間。從避之唯恐不及到遊客如織,原本人見人厭的垃圾場,究竟如何撕去負面標籤大變身?
順著濱海公路往基隆方向前去,一過八斗子漁港,眼前就是近年來眾多部落客極力推薦的親子同遊勝地——潮境公園。這座背海面山的公園,有著飽滿而青翠的大片綠地,亦可遠眺基隆山、九份的山海一線美景,假日時總吸引大批人潮來此踏青賞浪;鄰近的潮間帶,更是孩子們玩沙、戲水、抓魚及觀察海岸生態的絕佳場域。
鏡頭再轉到台北市的木柵山區,此處有個北部遙控飛機玩家的秘密基地,即使是上班日,都可看到懷抱著飛行夢想的大小朋友,帶著親手組裝的夢幻逸品來此競技。天氣好的日子,各式各樣色彩鮮明的戰鬥機、直昇機,在陽光、藍天、綠地襯托下,精神抖擻地穿梭飛舞,宛如動畫中才會出現的場景,煞是好看。
「每次工作上有什麼不如意,我就來這裡走走,台北市要找到像福德坑公園這麼大的綠地,實在很不容易,」玩家陳先生笑說。
沼氣是掩埋場最具價值的副產品,如完善處理,可創造極高的經濟效益。圖為高雄都會公園的沼氣發電廠。
福德坑?這個遙控飛機玩家口中的秘密基地,前身就是所有台北市民耳熟能詳的福德坑垃圾掩埋場,頗具詩情意象的基隆潮境公園,多年前也是八斗子長潭里掩埋場。
從北至南,類似案例還有多處,包括每年遊客量高達120萬人次的高雄市都會公園,以及提供免費綠能住宿而在背包客圈闖出名號的三峽碳中和樂園,都是由臭氣沖天的垃圾場變身而來。
垃圾場和公園,這兩個形象完全不搭的場域,究竟是怎麼畫上等號?這得從我國垃圾處理的演變歷史談起。
和許多發展中國家經驗類似,台灣早年亦是經濟成長論的實踐者,環保觀念尚不成熟,長期以來的垃圾處理方式,都是由地方政府、鄉鎮公所找一塊無人使用的低窪空地棄置。好一點,還會覆上一層薄土掩蓋垃圾;垃圾量多又便宜行事的城鎮,通常就任其露天堆放。
久而久之,這批缺乏公害防治設施的垃圾場,不但會產生惡臭、污水,成為蚊蟲蒼蠅滋生的溫床,有機垃圾在地底下被微生物「厭氧醱酵」的過程中(即在隔絕空氣的環境中醱酵分解),也會製造出飽含甲烷的「沼氣」,稍一不慎就會引發火災。
例如1980年代初期,曾是台北市垃圾大本營的「內湖垃圾山」,就因沼氣爆炸引發多起火災,大火一來總延燒數日之久,熊熊烈燄夾雜著濃煙、臭味,既造成空氣污染也影響交通,更是南港、內湖地區民眾揮之不去的夢魘。
內湖垃圾山層出不窮的公安意外,燒出國人的警覺心,1984年,行政院通過「都市垃圾處理方案」,明定各地方政府必須興建符合公害防治要件的「衛生掩埋場」,意即掩埋場得先做好邊坡防護、鋪設不透水布後再行利用,並設置集排水管線、沼氣收集及污水處理等設施;每日垃圾傾倒後則須切實覆土,以減少臭味並幫助垃圾分解。
垃圾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共業,即使深埋土中,仍對環境有一定程度的殺傷力。圖為正在處理大型廢棄傢具的山豬窟掩埋場。
此後20年,掩埋法都是台灣處理垃圾的主流,極盛時期全台計有321處「衛生掩埋場」,選址多在都市邊緣的山谷地或低窪區,像極一個大坑洞般吸納經濟成長的惡果。
然而,再大的坑洞總有填滿的一天,但都市垃圾卻會隨著人口增加而不斷膨脹;除此之外,當時尚無垃圾分類觀念,無論是家戶廚餘、塑膠製品、保麗龍、金屬、糞尿及動植物屍體等,甚至有毒廢土、汞污泥與醫療廢棄物,統統一股腦往土裡倒,久而久之,也對掩埋場周邊的土壤、空氣及地下水資源,造成程度不一的傷害。
1990年代以降,民眾對於環境品質的要求普遍提昇,掩埋場的土地取得愈發困難,與鄰近住民的關係也日益緊張,從北到南,發生了多起圍場抗爭的垃圾大戰。為了平息民怨,政府不得不加緊興建焚化爐的腳步,我國的垃圾處理政策也從「掩埋為主」,演進成「焚化為主、掩埋為輔」。
1997年起,環保署更一步推動「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逐步推廣「垃圾分類回收」及「源頭減量」的觀念。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國平均每人每天的垃圾清運量,已由歷史高峰期的0.85公斤降至0.4公斤;垃圾妥善分類處理率也由1989年的60.17%,提升至2008年的99.99%,各地掩埋場功成身退、相繼退役,即便運轉中的焚化爐,也常因「無垃圾可燒」而停機。
高雄都會公園從育苗、土質改善等多方面著手,成功突破掩埋場不易種樹的瓶頸,如今大樹林立、蓊蓊鬱鬱。
台灣的土地資源有限,動輒數十公頃的掩埋場,如果任其荒廢極為可惜,這批飽受創傷的土地,該怎麼規劃利用,就成為思考重點。
主管掩埋場綠化工程的環保署空保處科長周禮中指出,掩埋場因滿載垃圾,即使已封場關閉,仍會持續滲漏污水、分解沼氣,必須長期監控處理,否則仍會造成污染及公安意外。
此外,由於垃圾分解後容積將大幅縮減,掩埋場表層土地必然會呈現不平均的沈陷現象,不適合蓋建物。參酌各國作法,目前最安全可行的永續利用方式,就是規劃成公園綠地。
不過,要在被垃圾「蹂躪」的土地植草種樹並非易事。首先,掩埋場封場後的5年間,土地極不穩定,平均沈陷率高達30~50%,此時只能任其休養生息。
5年之後,管理單位才會嘗試復育。周禮中解釋,一般的景觀綠化,是植草種樹並行,但沼氣量仍在高峰的掩埋場,地下溫度可高達40~50℃,「樹越大、根越長、死得越快。」因此只能依循「生態演進」原則復育,從植草做起,待沼氣逐年消秏、草原生物鏈建立、土質也日益改善後,才能嘗試種樹。
他舉例,多年前在高雄鳳山附近的某掩埋場,就曾因急著改頭換面成林蔭公園,以增加周邊土地價值,「結果建商來了、房子也蓋了,數百株喬木卻幾乎全數枯死,最後落得住戶怨、建商嘆、地方政府和環保單位灰頭土臉,三者通輸!」
即使已關場多年,嚴苛的土地環境,還是讓眾多的植物嬌客卻步,例如1994年即封閉的福德坑垃圾掩埋場(總面積98公頃、掩埋面37公頃),現今雖已綠草如茵,但林木卻仍稀疏、僅約3,800多棵,植樹存活率大概只有5成。
目前正進行復育工程、預計規劃成「山水綠生態公園」的台北市山豬窟垃圾掩埋場,應當地居民要求而種植的櫻花樹及油桐樹,更是「怎麼種怎麼死」,場內成長情況較佳者,幾乎都是榕樹、烏臼、青楓及台灣欒樹等適應力較強的本土樹種,未來如何達到「綠樹如蔭、油桐似雪」願景,仍是施工單位的一大考驗。
地狹人稠的台北市,竟有一處寬廣綠地供遙控飛機恣意翱翔,這裡是木柵福德坑公園。
縱然先天不良,但仍有許多掩埋場在管理者的巧思下開發特色,成為遊客聚焦的亮點。
例如植樹成效不佳的福德坑,乾脆就以大片草原吸睛,如今不但成為遙控飛機玩家恣意翱翔的天堂;原本用來擋垃圾的土堤,還順勢規劃成具4種斜度的滑草場,園方也主動提供免費滑草裝備給民眾使用。每逢假日,此地總是滿溢孩子們的笑聲,滑草車一車難求。
三峽山員潭子掩埋場更有創意,乾脆以「住在垃圾場」製造話題,變身為可提供免費住宿的「碳中和樂園」。
碳中和樂園導覽人員郭汯源表示,以容納大三鶯地區垃圾的山員潭子掩埋場,腹地不大,總面積僅18公頃(掩埋區約8公頃),並不適合規劃成多功能的遊憩區,加上地處偏遠,如果要吸引遊客,一定要找出自己的特色。
經過新北市環保局與專家學者討論後,決定將掩埋場的歷史脈絡與今日的低碳旅遊思維結合,規劃成獨一無二的環保教育公園。因此,除了基本的綠美化及生態復育工程外,園內還打造一座具備環保建材、地溫空調(將房子架高,使屋外空氣與地底空氣對流,形成「冬暖夏涼」的效果)、雨水回收系統、太陽能與風力發電設施的「綠能樹屋」,每天可接待一組遊客住宿。
來此參觀的民眾,不但可在專業人員的導覽下,瞭解垃圾分解、污水處理與沼氣收集等環保知識,也有機會體驗住在現代化綠建築的滋味,甚至還能在園區特別設置的溫網室中「春摘蕃茄、夏嚐密瓜、冬採草莓。」更棒的是,一切活動完全免費!無怪乎每逢假日遊人如織,年底前的住宿預約更已全數額滿。
三峽碳中和樂園將「不光采的過去」當作賣點,配合完善的生態復育,變身成環保公園。佈滿睡蓮的生態池。可供免費住宿的「綠能樹屋」,及兼具教育任務的污水處理廠。
至於過往讓掩埋場人員極為頭痛的副產品——沼氣,拜現代科技所賜,也轉化成頗具經濟效益的再生能源。
國內沼氣發電的主力廠商、台灣威立雅環境公司副理林文瑞解釋,沼氣常在垃圾掩埋埸、養豬池及沼澤地等富含有機物質的區域出現,主要由甲烷(約占50~70%)、二氧化碳等多種氣體組成,其中屬高溫、易燃氣體的甲烷,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2倍,土地中的沼氣濃度若達5%以上,就有可能產生自燃現象,甚至還會像汽球爆破般爆炸起火,這也是早年掩埋場常發生火災的主因。
為了避免意外,過去掩埋場都是由環保單位編列預算,定期抽取沼氣後集中燃燒,10年前才開始以「BOO」模式委由民間代為處理(即政府出場地、廠商投資設備,收益歸廠商所有)。
目前包括台北福德坑、山豬窟及高雄都會公園(前身為西青埔掩埋場),均有頗具規模的沼氣發電設施,作法就是將沼氣取代柴油,成為內燃機的動能。估計每消耗0.75立方公尺的沼氣,發電量約1度,其中最具規模的高雄都會公園,每年沼氣發電量多達2,680萬度、約可供7,000戶家庭使用,相當於創造超過新台幣3,600萬元的經濟效益,頗為可觀。
三峽碳中和樂園將「不光采的過去」當作賣點,配合完善的生態復育,變身成環保公園。(上)佈滿睡蓮的生態池。(右)可供免費住宿的「綠能樹屋」,及兼具教育任務的污水處理廠。
當然,掩埋場變身後,也並非「從此過著幸福日子」的高枕無憂,與垃圾共處的土地,得花更多心思經營維護,否則還是有可能被歷史共業再度反撲。
北海岸熱門旅遊景點潮境公園,最近就因為海水長期沖蝕海堤,致使垃圾裸露漂流入海,污染海域而引發民怨。管理單位雖計畫以消波塊等方式修繕,但當地民眾卻認為地底下的垃圾必須徹底清除才是治本之道,目前正在臉書上發起「還八斗子潮境公園海洋風貌」的連署活動。
正在進行垃圾清運工程的「內湖垃圾山」也是一例,此地在1970~1985年間,是台北市的唯一垃圾場,因為缺乏現代化的環保設施,又位處基隆河行水區,長期以來被視為造成基隆河污染的元兇。由於內湖區土地價值高漲,經地主及當地住民連年陳情,台北市府終於在2003年決議剷平垃圾山,2006年開始動工清運。
不過,挖出來的陳年垃圾極為複雜,從一般家戶垃圾到塑膠用品、廢電池、廢電纜,還有佛像、錢幣、首飾、金條等貴重用品,甚至連手榴彈、迫擊砲也藏身此處,無法單靠篩選機分類而須採行人工撿拾過濾,既耗時又廢工;再者,清運出來的土方因可能已受污染,也必須尋覓合適場址存放,相關工作遠比想像複雜,致使工程嚴重落後。
至今清運進度僅達42.56%,約已處理111.6萬立方公尺的垃圾,工程總花費更高達新台幣13億元,未來是否能如期在2012年11月完工,仍有變數。
長期以來,大地靜默無聲地承受垃圾污染,如今在新觀念、新技術的演進下,得以暫喘口氣。亡羊補牢地復育綠化,固然是掩埋場變身的附加價值,但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其實是對土地補償的最佳解方。
三峽碳中和樂園將「不光采的過去」當作賣點,配合完善的生態復育,變身成環保公園。(上)佈滿睡蓮的生態池。(右)可供免費住宿的「綠能樹屋」,及兼具教育任務的污水處理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