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無到有,南半球開疆闢土
「我去之前,我國與澳大利亞的關係十分疏離。」1991年第一次外放擔任館長,李宗儒派駐澳大利亞墨爾本,名為「遠東貿易公司」的辦事處,只有他和秘書兩人。當時李宗儒連拜會澳大利亞外交部都不得其門而入。「我深信世間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都是緣份的安排。」敏銳的觀察力,是外交官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李宗儒察覺到,當時正值澳大利亞亟思轉型的契機,開始重視與亞洲國家的連結。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在這個時間點派駐。」憑藉著真誠和勤奮,李宗儒從無到有,一步一腳印和澳大利亞國會逐步建立緊密關係。第二年李宗儒已經可以直接進入澳大利亞外交部,並獲允將辦事處搬遷到首都坎培拉,改名為「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同時在各國外交使館匯聚的精華地段購置房舍,立穩腳跟。
因雙方通航,當時經濟部長蕭萬長、內政部長吳伯雄前往訪視,交流密切。澳大利亞國會台澳雙邊小組由零開始,拓展到90名議員的友我力量,陣容堅實。當時美澳是102位,英澳是84位。短短2年間,能與美國數量貼近,並且超越澳大利亞的母國──英國,「在沒有邦交的情況下,這真的很不容易。」毫無政治背景的李宗儒隻身在外,為了能在澳大利亞國會中受到重視,單打獨鬥的瀝瀝心血,有目共睹。
扎根的努力行動,促成當時的立法院長劉松藩、副院長王金平、委員潘維剛前去訪問,並獲國會眾議院議長親切接待。這項突破點,關鍵就在於獲得數量可觀的國會議員支持。這項成果也獲得外交部的重視,1993年李宗儒獲選派往紐約一個月,支援首次參與聯合國專案工作的契機。
除了政治層面往返密切,台商更是興致勃勃,紛紛試探水溫。澳大利亞政府感受到我國的經貿實力,逐步提升派駐我國的外交人員層級,顯示對兩國實質關係的重視。
三年後李宗儒調離澳大利亞時,有35位國會議員在國會餐廳為他辦理歡送會,體現李宗儒不僅贏得外交勝利,更贏得真摯的友誼。
「其實工作上的脈絡是環環相扣的,感謝先前在英國國會工作六年的紮實歷練。」成功不必在我,能夠克盡職守,為國爭光,就是李宗儒心中最大的寬慰。
紅毛城的建築和 文物,深具歷史 意義。園區配置 解說員,定時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