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1980年代,台幣大幅升值,台灣產業開始大規模外移,正值當時東南亞國家開始經濟改革,開放投資,最早開放的馬來西亞與泰國,便成了台商海外投資首站。
1989年是國貿局「對東南亞貿易擴展行動年」,《光華》以「現代鄭和下西洋」為題,分別報導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的投資環境與可能風險。
創造雙贏
1990年政府開放對中國大陸間接投資及貿易,台商對中國大陸投資快速增加,幾乎占我國對外投資額半數。為降低台商對中國大陸的依賴,1993年經濟部提出「加強對東南亞地區經貿投資綱領」,訂定「南向政策」,鼓勵台商赴東南亞投資。
然而,企業以利益為導向,即便政府積極替企業找婆家,關鍵還在於企業願不願意嫁。
台商的力量何其大,以印尼為例,1991年台商在印尼的投資超過10億美金,當年5月印尼文教部核准設立中文學校,短短3個月內,從無到有,雅加達台北學校在禁止中文的國度創立。
1994年《光華》走訪南向預設三大重點區之一印尼的巴譚島。其地理位置優越,但苦於工資高、人力不足,能否成為「轉運」的南海之珠仍充滿變數。
邦交國密集的中南美洲,對多數人而言是遙遠的大陸,對台商而言,卻是具有潛力的處女地。
1997年《光華》走訪巴拿馬運河邊的大衛堡加工出口區,報導台商在此語言不同的遙遠國度,如何尋求雙贏。
也是外交尖兵
外交往往是台商堅強的後盾,隨著外交關係的拓展,台商的足跡延伸到太平洋島國馬紹爾、帛琉等地,從事養殖、漁業,開創另一片藍海。
當然,萬一兩國友好關係生變,也會殃及台商。
一度與我國往來密切的邦交國南非,因招募條件豐厚加上我政府鼓勵,估計自1980年代中至1990年初,約有兩百家廠商、上萬名移民進駐。
不料,1998年兩國斷交,廉價大陸商品傾銷非洲,加上治安惡化,台商在「拎著腦袋做生意」的風險中,大嘆不如歸去。2000年《光華》記者在南非現場,感受台商去留的兩難。
南向?西進?
「叫我們往南,結果回頭大家已經往西了!」2001年泰國台商的一句笑語,是經濟政策不敵市場變化的最佳註腳。
2001年《光華》再度走訪泰國、菲律賓蘇比克灣,以及越南的台商,暢談走過經濟風暴後的生存之道。
南向、西進之外,在美國舊金山以東到聖荷西市、俗稱「矽谷」的灣區,也有一群幾乎可以動搖科技王國根本的華人在此打拚。
2006年《光華》來到矽谷,訪問了創投家、創業家、研發工程師,從中看到華裔人才在矽谷科技產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2010年「東協加一」成形,台商如何在東亞佈局成為重要課題。《光華》近年也將採訪重點放在鄰近的越南、泰國、緬甸、印尼。東南亞台商們因地制宜,有些善用較低廉的勞力、土地與原料;有些搭關稅優惠、產業政策便車;有些則開拓處女市場、分散投資風險,目的無非是發揮所長,要在這場東亞區域整合中掌握商機。做為見證者,《光華》與有榮焉。
九○年代政府鼓勵 台商南向投資,圖為台商 印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