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前,一位美國貿易官員在其政府部門間會議提議:「讓我們討論一下台灣加入GATT的可能性吧!」結果引來一陣訕笑。
五年後的今天,當我們主動出擊,向GATT總部遞出申請案時,華府官員不再當作笑話,布希政府馬上召開跨越十個部門的幕僚會議,並作出美國原則支持的結論。
自從民國六十年我們退出聯合國以來,重返重要國際組織,一直是國人心頭最大的願望。五年前,一切遙遠如天邊星星;如今,星子已漸漸伸手可及……。
時間: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一日
地點:韓國漢城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二樓會場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組織司長吳子丹、經濟部國貿局長許柯生步出電梯,正好與跨出另一部電梯的中共資深官員陳建迎面相向,雙方握手寒暄後,並肩走入會場,留下兩岸真正「同時」入會的歷史鏡頭。
時間: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二日晚間
地點:韓國漢城青瓦台
在盧泰愚總統的國宴上,亞太經合會全部會員應邀參加盛會,台灣、大陸、香港三方代表亦不例外。衣香鬢影中,美國國務卿貝克特別走向我方代表團團長蕭萬長,和他握手致意,歡迎我們加入亞太經合會。

經貿實力是重返國際組織的最大本錢。圖為今年在世貿中心舉行的電腦設備大展。(卜華志攝)(卜華志攝)
隨著電視、報紙等媒體的大量報導,最近國人的「國際視野」又大進一步——亞太經合會、關貿總協等國際組織,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新話題。
也難怪媒體如此重視。自從民國六十年我們退出聯合國以來,亞太經合會是目前我們參加的國際組織中,官方色彩最濃、政治性最高的一個。
「參加亞太經合會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與各國部長級官員建立正式的溝通管道」,經濟部長蕭萬長功成回國後開心地說,「以後用電話聯絡,就可以解決很多事了。」
除了亞太經合會外,在尋求加入全球性經貿組織「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努力上,也有了初步成果。去年提出的入會申請,已經得到美、韓、法等諸多國家公開支持。
媒體焦點之外,今年四月我們還以觀察員身分出席美洲開發銀行,及以中華民國國名加入國際科學基金;六月我又以中華民國國名加入中美洲銀行經社發展基金;九月以「台北中國」名稱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設立特別基金;……屢屢在參加國際組織上獲得重大成就。

今年十一月,在韓國漢城,泰國外交部長沙拉欣(左)向我國經濟部長蕭萬長致意,歡迎我們成為亞太經合會一員。(蔡文祥攝)(蔡文祥攝)
參加國際組織的意義主要在於國際間溝通、決策權力的分享,以及資訊的取得。而我們因中共進入聯合國後被迫退出,至今與大部分國際社會成員無正式邦交,參加國際組織,更有特殊意義。
「從政治上而言,參與國際組織將可提供我們與許多重要國家正式接觸的管道,對國際地位的提升,及實質關係的增進,有極大正面效果」,經濟部長蕭萬長說,「而就經濟上來說,我們參加國際經貿組織,將可透過組織中的多邊諮商管道,或國際爭端仲裁,爭取國際間合理的待遇,進而確保我們的經濟利益。以避免在雙邊諮商的情況下,除了費時費力外,若對中國與我實力差懸殊,還容易處於不利地位的情形。」
事實上,身處於許多國際組織之外,早已為我們帶來很多不便。譬如說,我們不是國際郵政組織的成員,所以不能直接獲知國際郵費的計算方式,要麻煩地透過其他管道取得相關資料。
「連寄廿五塊錢郵票的信到其他國家,兩國間郵費如何計算拆帳都不知道」,外交部長錢復舉了個簡單的例子,說明未參加國際組織的弊端,「算郵票錢都如此了,更不必說我們因不能參加國際民航、海事等規範全球交通運輸的組織而帶來的困擾了。」

金融國際化,有助我們整體經濟力的提昇。(鄭元慶攝)(鄭元慶攝)
根據外交部的統計,我們目前參加的國際民間組織,數目高達七百六十九個,其中以非政治性的佔最多,像國際奧會、國際刑警組織……都是。而在官方的國際組織裡,目前我們保有會籍者只有十個。
「參加政府級國際組織固然重要,過去沒有好成績卻也不難理解」,國際政治學者包宗和說。
對政治性,及附屬於聯合國之下的各個國際組織而言,中共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只要他們提出加入申請,即使我們不在乎名稱,一樣「不得其門而入」。
對經貿性國際組織來說,雖然我們早已是貿易出超大國,「但過去我們關稅高、民間消費能力低,去和別人打交道,他們只有吃虧,沒佔便宜的,所以支持我們的國家少」,東歐貿易協進會理事長崔中指出。
今天,台灣已從一個純粹的產品供應者,轉變成國際市場、資金的提供者——國民所得八千美元、世界第一的外匯存底、數以兆計的六年國建大餅——使世界各國開始以新的眼光看台灣。
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石滋宜就明白指出,「我們要讓新台幣為台灣說話。」
他表示,目前我們擁有的鉅額外匯存底,正是世界各國需求孔急的,台灣可說是當今全世界最大的金主。我們應該利用此一時機,躍上國際舞台,扮演重要角色。

六年國建展開的龐大預算,吸引了許多國家的興趣,也為我們爭取了不少國際上的支持。(邱瑞金)
在爭取國際支持的策略運用上,我們也日漸靈活。像為了爭取美國廣大民意的支持,政府連續在北美重要媒體,如紐約時報上刊登系列廣告,表明台灣希望加入國際關貿總協的理念。
這則廣告被形容為「火力十足」。它強調:以中華民國今天的經濟實力——全球第一的外匯存底、亞洲第二大投資者、全球第十三大貿國(編按,七十九年為第十五位)、美國第六大貿易夥伴——卻不是關貿總協成員的荒謬。此外,廣告中也提出,台灣擁有市場經濟制度,擬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一切符合規定,所有的阻撓卻來自一個資格根本不符合者——中共。這是誰在製造麻煩?為什麼國際及美國對此要無限地蹉跎下去?難道只為了中共的蠻不講理?
這招正面出擊,果然在國際間造成震撼效果。目前除美國外,歐洲各國工商界要求其政府支持我們進入關貿總協等國際組織的呼聲已愈來愈高。
在科技、醫藥、文化、體育等學術性、聯誼性國際組織中,過去我們也常為了名稱問題,造成參加上的困擾。
錢復在一年前接掌外交部時就強調,我們僅能在「要實不要名,要名就不要實」中間選擇,很難有兩全的局面存在。

副總統李元簇(左四),與外交部長錢復(左二)今年在哥斯大黎加進行磋商。(葉銘源攝)(葉銘源攝)
民間企業家相當支持他的看法。「我們雖然不滿意各種『奇奇怪怪』的名字,但是如果我們不在國際組織堶情A就根本沒有說話的餘地;只有在堶惜~能求變化」,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理事長辜振甫說。
對於這一點,連部分反對黨人士都持贊成的態度。「不管是以台灣或中華民國名義,只要能重返聯合國,我都不反對,並且樂觀其成」,民進黨籍的「民主人同盟」理事長呂秀蓮說。
重返最重要的國際組織——聯合國——正是朝野一致的期望。
今年九月十七日,聯大國大會在紐約召開,一支來自台灣,由呂秀蓮率領的「台灣加入聯合國宣達團」,在聯合國大廈前高呼「聯合國大門應為台灣而開」的口號。
在政府方面,行政院長郝柏村曾公開指出,重返聯合國是我們參加國際組織的最終目的。外交部也已在國際組織司下成立「聯合國科」,專司蒐集、整理聯合國資料,做好隨時重返聯合國的準備。
「不過現階段我們參與國際組織的立場,還是以區域性、經貿性及功能性的國際組織為優先考慮」,錢復指出,面對國際困局,我們在尋求加入國際組織時,必須儘量少打沒把握的仗,以免浪費有限資源在無謂競爭上。
我們目前擁有會籍的重要國際組織,如亞銀、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太平洋經濟合作會,及亞太經合會等,都是衡諸外交部所揭示的三項標準加入的。

外交部部長錢復表示,「我國參加國際組織以區域性、經貿性及功能性的為優先。」。(邱瑞金)
產業界也認為參加經貿性的國際組織,是我們目前比較務實的選擇。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認為,我們現在的產業結構已無法以賺取製造利潤為滿足,今後要賺的是行銷利潤和財務利潤,而這要靠參加國際組織,與世界各國多進行資訊交流才能辦到。
素有「經貿大使」之稱的辜振甫也和林建山有類似的看法:「我們當前首要爭取加入的國際性經濟組織,包括:規範自由貿易體系的關貿總協、規範全球金融秩序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助開發中國家發展的世界銀行,及工業化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等。」
他並特別強調,應爭取加入國際金融性組織,「就算一時無法加入聯合國附屬的國際貨幣基金等機構,我們也可以拿錢去借他們,至少以後開董事會時,我們可以列席。」
這是個值得思考的方向。事實上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支持我們加入經貿性國際組織,一方面固然是因台灣為國際經貿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另一個原因,老實說,還是希望我們在享受權利、日漸茁壯後,能回饋國際社會,負擔相對義務」,經濟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葉萬安說。
這也正是為什麼美國、日本等關貿總協主要理事國,一致向我們暗示:應以「已開發國家」身分加入,較易得到支持。

原始的聯合國憲章上,仍留有中華民國代表的簽名。(邱瑞金)
為了符合關貿總協的規定,現任國防部部長陳履安在經濟部長任內,已邀集了經濟、財政兩部高級官員成立專案小組,擬定了四年關稅降低時間表。「這項調整將在明年完成,後年就可以看到成果」,財政部國際關稅科長林永樂說。
其實,為了配合新的關稅精神,國內許多產業已經面臨巨大衝擊。像目前小汽車進口關稅由百分之四十降為百分之卅,就引發國內汽車市場大地震。汽車業者大舉降價,叫苦連天;倒是一般民眾見了面,話題繞者換車、買車打轉,十分愉快。
除了原受保護的產業面臨衝擊外,部分和國際標準有差距的做法,也需要修定。例如現行的著作權法中,對本國人著作權採「發生主義」,即著作完成時,即享有著作權;而對外國著作,則以「登記」為取得著作權的要件——只有美國人的著作因「中美友好通商條約」之故,得享國民待遇。此一對外國人著作權的規定,已經明顯違反關貿總協的國民待遇原則。
再如我們對專利權的保護期間,較諸美、日、英、德等國均短,專利權的範圍也較先進國家窄。
「這些著作權,專利權等問題,在我們參加關貿總協後,相關法令都需要修改。以後翻譯、盜版的問題要更小心了」,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蔡英文指出。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國人的作品、產品以後在互惠原則下,也能在國際上得到更多保護。

在紐約舉行的「台灣加入聯合國」遊行活動,希望爭取國際支持我們加入聯合國。(民主人同盟提供)(民主人同盟提供)
「政府應該對學界、民眾加強宣導,告訴大家加入國際組織對經濟有什麼影響?大家應該如何改善體質?」辜振甫認為,大家應趕快把參加國際經貿組織的焦點,從「政治意義」,回歸到實質的經濟意義。
對於我們下一個希望加入的目標——蒙特婁公約——而言,更是如此。一九八七年,聯合國為了防止地球的臭氧層再遭破壞,以及溫室效應再惡化,邀集世界各國簽署了蒙特婁公約,同意於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所有締約國的氟氯碳化合物消費量,固定在一九八六年的水準;西元二○○○年時,全面禁用氟氯碳化合物。屆時若有國家違反規定,締約國將集體以經貿手段制裁。
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分子,我國政府一直努力欲成為蒙特婁公約的締約國,共同為保護地球環境盡力。然而該公約明訂參與締約者要有「國家」身分,而中共是公約的締約國,因此我們就被排除在外。
而該組織對非締約國的要求更加嚴格。自一九九○年起,非締約國的氟氯碳化物製品就被排斥。為此,我們去年已經損失了約新台幣三到四億元。

政府在美、加等國知名媒體刊登廣告,呼籲支持我加入關貿總協。(邱瑞金)
兩年後,依規定非締約國所有含氟氯碳化物的製品,像冰箱、冷凍器材等將被全面排斥。屆時我們外銷損失將達新台幣十到十二億元。
更嚴重的是,四年後,製造過程中曾使用氟氯碳化物的產品,如電子產品的清洗液、包裝資訊產品的發泡棉、冷凍包裝的農產品等,都在締約國的聯合抵制之列。比起他們對本身要求早了五年。而在這種不公平待遇下,那幾年我們的損失估計將高達新台幣二千億元。經濟部次長江丙坤指出,我們若無法參加蒙特婁公約簽署,或不能被視為締約國,貿易損失將非同小可。
為此,經濟部、外交部、環保署與工業技術研究院決定於近日內組團,赴瑞士參加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九日至廿日,在日內瓦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我們希望爭取各國支持,讓我們參加蒙特婁公約」,江丙坤說。
敲開國際大門靜靜座落在介壽路上的外交部裡,三樓的國際組織司辦公室電話鈴聲此起彼落,科員忙著研辦公文,官員們推開厚重的木門進進出出,為外交大計而忙碌著。隨著開門的節奏,我們也正一扇一扇地敲開國際組織的大門。
〔圖片說明〕
P.78
經貿實力是重返國際組織的最大本錢。圖為今年在世貿中心舉行的電腦設備大展。(卜華志攝)
P.79
今年十一月,在韓國漢城,泰國外交部長沙拉欣(左)向我國經濟部長蕭萬長致意,歡迎我們成為亞太經合會一員。(蔡文祥攝)
P.79
金融國際化,有助我們整體經濟力的提昇。(鄭元慶攝)
P.80
六年國建展開的龐大預算,吸引了許多國家的興趣,也為我們爭取了不少國際上的支持。
P.81
副總統李元簇(左四),與外交部長錢復(左二)今年在哥斯大黎加進行磋商。(葉銘源攝)
P.81
外交部部長錢復表示,「我國參加國際組織以區域性、經貿性及功能性的為優先。」
P.82
原始的聯合國憲章上,仍留有中華民國代表的簽名。
P.83
在紐約舉行的「台灣加入聯合國」遊行活動,希望爭取國際支持我們加入聯合國。(民主人同盟提供)
P.84
政府在美、加等國知名媒體刊登廣告,呼籲支持我加入關貿總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