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眼中的傅義修士:是良師也是益友
足足小上傅義30歲,目前在天主教台北總主教公署擔任教區工程師的鍾耀漳,過去是傅義長年合作的工作夥伴。因鍾耀漳的父親從事水電工作,與白冷會結下不解之緣。23歲那年,鍾耀漳曾受傅義的邀請,踏上歐洲,兩人相偕參訪了西歐的許多教堂建築、水電基礎工程,為日後的夥伴關係留下了伏筆。直到1989年,「可能是天主的意志吧。」鍾耀漳說,傅義帶著寶桑天主堂的設計圖登門拜訪,詢問其合作意願,開啟了日後的關係。
傅義大展身手的年代,正逢台灣經濟起飛、天主教信眾人數穩定的時期,教堂新建工程需求大增,這一對青、壯搭檔因此跑遍了東部各地,「從第一座寶桑天主堂開始,幾乎每兩年就會蓋上一棟。基本上是採『他畫、我蓋』的方式來進行,那時修士的體力還很好,畫圖速度非常快。」鍾耀漳並非出身自建築科班,但跟在傅義身邊的他,就如同瑞士技職教育強調的「學徒制」,從手把手的實務經驗中一窺建築的堂奧,「蓋完寶桑天主堂後,我曾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穿著白衣站在一扇大門前,我驚嘆地拍打著門扉:『哇,這門怎麼這麼大!』現在回想起,那夢境仍舊這麼真實。」鍾耀漳詩意地比喻著。
從建築學的角度來看,建築學者阮慶岳曾分析,傅義的作品具有「外化」(接軌世界建築美學)與「內化」(發展在地自主美學)的雙重特性。貼近地表水平、幾何造型的斜屋頂;將梁柱內縮、美化的「板塊」設計;單純樸實的建材與色彩選用……明顯屬於「外化」的部分,表現出現代主義思潮的洗禮。
但傅義也會縝密考量當地的氣候與基地等先決條件;並採用當地的花崗岩、洗石子工法。呼應了鍾耀漳的說法,他說,傅義後來愈來愈少採用西方教堂建築常見,但對於東岸來說,運送成本尤其高昂的彩繪玻璃,反倒常以當地常見的白、綠色大理石裝飾取以代之。這些針對當地風土因地制宜而「內化」的特色,尤其可見建築設計者的巧思匠心。
傅義晚年因身體微恙,回到瑞士頤養天年,後來他將所藏的2,548張建築設計圖無償捐給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典藏,這些原稿不僅數量龐大,編年縝密,收藏完整,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助理研究員劉世龍便說:「光憑這些,就可見修士對於自己設計的重視。」
而傅義也如同錫質平一般,縱然瑞士環境優美、醫療資源無虞,但在台灣生活了大半輩子的他,反倒住不慣故鄉,對台灣更是心心念念,「回瑞士後,他一直想方設法地要再回來,常常給我打電話,還曾經沒跟修會報備就偷溜回台灣。」回憶起亦師亦友的傅義,鍾耀漳露出暖心的笑。
傅義修士的原稿,可見其繪畫的才華與對設計投注的熱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