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豬肉的地方就有香腸,在東西方文化的醃製食物中,最能引起共鳴的就是香腸。
在歐洲,香腸製作的歷史可溯自西元前8世紀的高盧地區;經過時代演變,香腸早已是德國的國民美食,至少有1,500種不同口味的香腸。
在台灣,黑橋牌香腸遠近馳名,不僅台灣人喜愛,更是觀光客來台最愛買的伴手禮之一。去年9月,黑橋牌在台南建立台灣第一座香腸博物館,立刻成為熱門觀光景點,至今已吸引10萬名遊客入館參觀。
台灣香腸究竟有何魅力,讓人如此迷戀?且看黑橋牌父子如何用半世紀的堅持,創造出正港台味香腸。
位於台南安平工業區,占地400坪,由台灣知名老品牌黑橋牌建立的香腸博物館,是全世界僅次於德國的第2座香腸博物館。當遊客看見這棟3層樓的建築外牆上,熟悉的「黑橋牌」3個字時,感覺立刻親切了起來。
玻璃大門外,略顯陳舊的三輪車靜靜站在門邊,上面擺著古早的炭火烤架,旁邊放著一個碗公、3顆骰子,小時候跟著父親在路邊打香腸的記憶,霎時湧上心頭。
黑橋牌打造觀光工廠新門面,同時又保留著懷舊古早味,吸引遊客拍照留念。
食物是一種記憶,更承載了一個社會的文化,台灣的人情味,就蘊藏在烤香腸的香氣中。創業超過半世紀的黑橋牌,為了紀念已故創辦人陳文輝,以及推廣香腸文化,斥資5,000萬元在安平工業區自家工廠旁興建這座香腸博物館,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台灣香腸的歷史與文化。
館內的歷史懷舊區重現了黑橋牌的第一間門市,旁邊是創辦人陳文輝老家的「灶腳」,古老的爐灶和鍋具,讓人感受當年手工製造香腸的辛苦。
香腸文化展區更是讓人大開眼界,各國特色香腸如著名的白香腸、法蘭克福香腸與法國血腸等,在這都看得到。
香腸就是絞肉加上鹽巴、香料後,裝入腸衣內,不同內餡的組合決定了香腸的味道與口感,台式香腸、美式熱狗、義式薩拉米都是香腸家族的成員。
以味道與口感來說,德式香腸咬起來較脆、港式臘腸則以乾鹹著稱,獨特風味各有其支持者。現年47歲的黑橋牌總經理陳春利表示,正港的台味香腸,強調厚實的口感,可以吃到肉汁飽滿的豬肉塊,加上甜鹹並呈的調味,吃的時候配上大蒜,就是標準台灣味!
屹立台灣56年的黑橋牌,年營收超過新台幣10億元,是國內香腸市占率第一名的品牌,年產1億條香腸,一年採購的豬肉重量超過3,000公噸,沒有被後起的新東陽、統一追上,自有其成功之道。
一改傳統大腸包小腸的油膩感,「腸腸抱抱」清爽誘人的口感,征服年輕人的味蕾。
1957年,出身困苦的陳文輝跟著廈門師傅學習肉品加工技術多年,自軍中退伍後,開始在台南運河旁俗稱烏橋仔邊的地方擺攤做生意。
50年代的台灣,肉類屬於奢侈品,為了方便保存,肉販會將沒賣完的肉絞碎加鹽,製成香腸以免腐壞,但這樣的香腸時而乾硬、時而油膩,口味又重鹹,稱不上美味。
深知豬肉美味的陳文輝自問,「豬肉好吃,做成香腸為什麼會不好吃?」原來問題就出在食材原料不夠好。
因此他每天清晨到肉攤挑選最新鮮的後腿肉,並且在調味料裡加入糖與些許中藥,如此做出來的香腸,保留了豬肉的肉汁與Q彈口感,在台南一炮而紅,「文輝的灶腳」也成為現今台式香腸的發源地。
當時其他肉販的香腸灌好之後,都直接放在陽光下曝曬,但常因天氣變化,造成曝曬不均,香腸風味也就跟著走樣。陳文輝發揮研究精神,自製烘香腸機,將灌好的香腸吊掛在裡面,下面用炭火微微加熱,利用鐵櫃密封加溫,使香腸均勻受熱,就是他維持好味道的小撇步。
陳文輝的堅持獲得肯定,烏橋仔邊的香腸之名不脛而走。1963年,他在台南最熱鬧的市集「沙卡里巴」(今海安路)設立第一家門市時,就掛上黑橋牌的名字,從此香傳半世紀。
1970年代起,黑橋牌隨著台灣經濟起飛擴張,在高雄、台北陸續開起分店。1979年在安平工業區內的現址,建立占地3,000坪的工廠,是台灣第一家自動化肉品加工廠,供貨給全台25個直營門市。
一改傳統大腸包小腸的油膩感,「腸腸抱抱」清爽誘人的口感,征服年輕人的味蕾。
經營版圖迅速成長的同時,陳文輝也開始思索企業接班及永續經營的問題。
陳文輝的兒子陳春利退伍後,放棄出國留學的夢想,進入家族事業工作,從最基層的科員開始做起。每天清晨4點就得起床去市場挑選肉品、到工廠炒肉鬆、灌香腸,還要到門市去銷售、記帳,工作一點不輕鬆,還得面對父親的嚴厲要求。
「我曾經被父親趕出工廠,」陳春利回憶,有一次炒肉鬆的時候偷懶,沒把肉鬆炒透,被陳文輝逮個正著,對他大吼:「要做就好好做,不想做就滾!」並當著其他員工面前把他趕出門,後來他向父親低頭道歉,才獲得原諒。
黑橋牌的香腸只使用身長在110~120公分間的豬隻後腿肉,自然醃製12小時製作,並且在自動化生產流程中,微調程序讓絞肉不會太碎,貼近傳統手工香腸口感。嚴選豬肉,加上獨家配方,讓黑橋牌香腸與眾不同,老顧客一入口就認得。
業界傳聞,黑橋牌香腸的調味配方,只有陳文輝父子倆知道,當進入最關鍵的調味程序時,其他人都不可在場,被列為黑橋牌的最高機密。
見識過老老闆龜毛又求好心切的黑橋牌員工都說,老老闆對品質要求很高,對員工很嚴格,雖然常當面責罵屬下,但其實從來不曾開除過一個人,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
2009年,陳文輝將總經理職位交棒給當時44歲的陳春利,陳春利也展現企圖心,要用新視野妝點這間古厝,重新擦亮招牌。
從基層做起,深知企業有舊包袱的陳春利,一直都想擺脫老店形象,尋求創新。90年代,他便提議打破固守直營門市的策略,貼近現代化消費習慣,將通路延伸到超市和量販店,把25間門市擴張到超過2,000個鋪貨點,現在甚至連KTV都吃得到黑橋牌香腸!
此外,他也觀察到,年輕族群對火腿、熱狗的喜愛不輸台式香腸,因此另創第二品牌「德意廚房」,進口西式高級肉品,並將第一個銷售點設在台北101大樓的超市內,主打頂級客層,讓黑橋牌的商品更加多元化。
2010年,陳春利情商當時息影多年、定居香港的帽子歌后鳳飛飛出馬,擔任黑橋牌有史以來第一位代言人,這也成為鳳飛飛睽違20年、辭世前唯一的廣告演出。滿滿的溫情,加上巨星風采,讓老品牌立即成為鎂光燈焦點。
2012年黑橋牌更搶攻外食市場,推出新品牌「腸腸抱抱」,將傳統的大腸包小腸(糯米腸夾香腸)夾入生菜與特製醬料;或用法國麵包取代糯米腸,做成類似潛艇堡的即食料理,開在西門町商圈的店面,每逢電影開演前便會大排長龍。
黑橋牌香腸口味略甜,有獨特的台灣味(上圖)。下圖為香腸博物館裡介紹世界各國不同的香腸,讓人大開眼界。
無論如何求新求變,黑橋牌始終以「好心腸」為其理念。
黑橋牌堅持選用有CAS認證的國產新鮮豬肉,並且長期合作,建立起完整的供應鏈,確保品質無虞,也盡量減少人工添加物,不摻粉、不加防腐劑,呈現豬肉原本的美味。
黑橋牌的工廠更獲得HACCP、ISO22000等最高等級的國際食品安全認證。近年來,食品安全一直是全球關注的重大議題,病死豬、口蹄疫、瘦肉精等問題層出不窮,重創消費者食用豬肉的信心。
「這些危機對我們來說都是轉機,」陳春利語出驚人地表示,1996年台灣口蹄疫大爆發時,公司業績確實受到影響,但是不到半年就回穩並且逆勢成長,這就是品牌的力量。
陳春利解釋,每當肉品安全問題爆發,消費者便會傾向購買大廠牌的商品,劣質廠商也逐漸被淘汰,業績自然成長。陳春利曾經不懂父親對製程近似挑剔與龜毛的堅持,直到口蹄疫爆發之後他才理解父親的做法。
許多人都吃過香腸,卻沒看過香腸的製作過程,西諺有云:「法律和香腸一樣,最好不要知道它怎麼製造出來的。」因為把一堆絞肉塞進小小腸衣裡的畫面,光想像就覺得不舒服,更別提肉品加工廠裡四溢的臭味,讓人忍不住想奪門而出。
然而,現在若有機會走訪黑橋牌工廠的遊客,一定會驚嘆其現代化的程度:作業員不僅穿戴帽子、口罩,而且全身穿著無塵衣;廠內乾淨明亮無異味,還有多次精密檢核程序,完全不輸給高科技產業工廠。
觀光工廠加上香腸博物館,串起黑橋牌的企業理念與香腸文化,取得國際食品安全認證後,黑橋牌要進一步揮軍國際,5月將在香港開設第一家海外門市,要把台灣特有的好味道,飄香全世界。
走過56年的黑橋牌,總經理陳春利現在是帶領老品牌轉型的總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