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參與到老
「說這麼多也沒用!」這是雲林龍潭社區的長輩過去最常說的一句話。在這個以農業為主、老化嚴重的偏鄉,談「公民參與」,多數居民懵懵懂懂,但問到對社區有什麼樣的想像?人人都能談上幾句。
回溯到幾年前,完全不是這樣。傳統農家緊密的人際網絡已不復見,老農下田,收工後各自回家,守著一台電視機,日復一日,甚至曾發生過幾次「孤獨死」事件:獨居老人在家過世,卻事隔多日才被發現……。
「雲林縣參與式民主協會」的進駐,為社區帶來了改變。致力推動「草根民主」的王俊凱、吳松霖、徐薇清等年輕人,與虎尾溪社區大學合作,帶著由社大所爭取到的教育部「學習型城市」計畫經費,逐步取得村長、社區發展協會等村民代表的支持,讓一向死氣沉沉的村庄一點一滴地發生了變化。
「這不就是我想要的嗎?」第一次接觸到參與式預算的概念,就被說服的村長黃詩媛,心領神會地提出了一句口號:「『參與式預算』就是村民作伙當村長!」
但想說動居民,實在不容易。有鑑於以往經驗,牽涉到公共事務的集會,到場都只有小貓兩、三隻,最後以不了了之收場。為把村民請出家門,村長不厭其煩地挨家挨戶拜訪,聆聽村民心聲,邀請與會。
雖然能讓村民自由運用經費不過少少10萬元,經過集體討論,大夥兒達成共識,決定推動村民盼望了許久的共餐。「共餐,並不光是為了讓老人家吃得好,而是為了每天都要看到他。」村長黃詩媛相當明白,除了守護長輩的健康,更重要的是活絡居民日久生疏的感情,藉此為高齡化的社區打造出一套可相互照應的人際網絡,「我把這定義為『愛的連結』。」
「別說年輕人都是『宅男宅女』,農村裡多的是『宅阿公、宅阿嬤』。」村民黃堃榮形容。擔任共餐自治委員的他,負責接送村中行動不便的老人家。
就像他一樣,經過培力,萌發公民意識的村民,如今也能明白,與其像過去封閉、私下逞口舌之快地批評,倒不如付諸行動,以「希望社區越來越好」的願念把想法實踐出來。雖然協會帶來的經費早已用罄,但村民自發性持續出錢出力,能夠自豪地說:「龍潭社區,和以前真的不一樣!」
台灣的參與式預算制度由多位學者開始推廣起,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萬毓澤是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