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爆炸時代裡,現代人每天從媒體裡接觸到的訊息,遠多於古代人一生的訊息總和,因此,如何做個耳聰目明、「看得懂媒體訊息」的人,也就成為一件很重要的事。
早在二次大戰之前,歐美國家就已展開「媒體素養」的教育相關課程,傳授現代人必備的媒體知識。台灣則自2000年開始,傳播學界也逐漸興起這股風潮。
究竟什麼是「媒體素養」?它和「傳播權」有何相關?目前在台灣的發展狀況如何?
「媒體素養」又稱「媒體識讀」,來自英文的Media Literacy一詞。Literacy原本是教育術語,意指一般人所具備的聽、說、讀、寫等基本文字能力,是用來區分識字者與文盲的標準。
近年來媒體炒作下的「名模旋風」,將纖瘦體型與天價的名牌消費,設定成一般人應該稱羨效法的目標。
早在1930年代,歐美學界就已倡導「媒體素養」,但台灣則是遲至1990年代中期才開始萌芽,政大新聞系教授陳世敏和廣電系副教授吳翠珍,是兩位最主要的推手。
陳世敏教授指出,「媒體素養」的核心理念是「賦權」(empowerment)──先讓民眾擁有能力,也因此他們才能擁有權利和權力。所以「媒體素養」的第一個目標,是教育民眾有能力去接近媒體,使用媒體。
事實上,媒體的三大功用,本來就包括了「資訊」、「娛樂」和「教育」,尤其對第三世界沒有什麼機會接受正規教育的平民百姓來說,媒體是非常好的教育工具,為他們打開了一扇終身學習的窗。但要達到這個目的,第一步當然要能「讀得懂媒體」。
以美國來說,研究發現,很多年輕人即使中學畢業了還是看不懂報紙,因此從1930年代就展開所謂的「讀報教育計畫」,由報社大量贈閱報紙給中小學做為教材,一方面教孩子讀報,用報紙補充教科書的不足,一方面也是為報社培養未來的讀者。
另一個有趣的例子則是日本。日本有47個縣,每一個縣都有自己的民營報紙,這是二次大戰日本戰敗、被美國託管期間,聯軍統帥麥克阿瑟強制要求的,為的就是希望日本人民能夠在報紙的「啟蒙」下,更自主、更有自覺地討論公共事務,而不要再被少數的軍國主義野心份子輕易煽惑。
經營社區=經營媒體以教育的觀點來看,教育本來就應「從民眾的切身生活體驗」著手,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因此社區或區域性的媒體,在教育民眾上佔有特殊地位。以日本為例,經過戰後60年的經營,日本的地方性報紙已經深入民間。陳世敏記得有次他到日本某家社區報進行訪問,第二天他穿著大衣參訪的畫面刊出後,讀者紛紛打電話去報社詢問,「是不是暖氣壞了,怎麼貴賓穿著大衣照相呢?」這種媒體和社區緊密互動的精神,讓他十分震撼。
日本報紙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它的營收以訂戶為主,廣告和零售是次要的。這使得日本報紙可以不必譁眾取寵,每天用聳動的標題和大版面彩頁去吸引隨性翻閱的讀者,也可以不必受制於廣告商的壓力。另一方面,因為報社的存在價值極大部分取決於長期訂戶的評價,因此他們處理新聞時戰戰兢兢,唯恐有負讀者的信任。
陳世敏感嘆地指出,目前台灣最弔詭的就是,「不管多爛的媒體,都想要做全國性媒體,」結果一邊是大家搶破頭做完全重複的東西,一邊放著許多極關鍵的地方事務無人聞問。
即使在美國,當全球菁英都在收看CNN或討論「紐約時報」時,其實影響美國民眾最深的,反倒是一些社區性的報紙或社區電視台。
「他們的媒體結構是金字塔型的,底端貼近民眾、厚實多元,一方面和各地讀者做第一手的接觸,充分吸收、反映民間的能量,一方面才能撐起龐大的全球媒體帝國,」陳世敏指出。
新聞「哈哈鏡」近年來,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壓力下,各國媒體都難免為了搶新聞而不擇手段,以致公信力節節下降。前一陣子美國CBS老牌主播丹拉瑟,因為沒有事先查證一份假造的、有關布希總統服役時期的爆料文件,幾乎賠上了一生的崇高聲譽。而據美國社會品質調查的結果,美國人相信報紙的比例,已從1972年的27%,掉到了2005年的6%!
在這種資訊真真假假的情況下,「媒體識讀」因此有著另一種相反意涵──就是要閱聽人看穿媒體報導的「哈哈鏡」本質,用批判和存疑的眼光去解讀媒體背後的真相,不要傻傻地被媒體「騙」了。
在台灣,這種造假欺騙以搶收視率的作法,已經氾濫到了難以想像的地步。舉一個例子,每到夏天颱風季,電視新聞裡總有現場連線的記者,在「水深及胸」的湍流裡,情緒激動地訴說水患災情慘重。但當現場連線結束,只見記者從水中站起,淹水自動退到了膝蓋高度,原來剛剛的搏命演出都是假的!
還有一次新聞場景裡,記者的旁白是「靈堂裡悲憤的死者家屬,正在怒罵推打肇事者!」但這段衝突畫面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媒體為了搶新聞,不顧家屬哀思直闖而入,互相推擠,還粗魯地碰翻了靈堂裡的死者衣物,使得家屬情緒抓狂,怒罵媒體!
當被媒體「欺負」時在社區大學推廣「媒體素養」教育多年的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余陽洲,則鼓勵學員在「被媒體欺負」時勇於站起來保護自己的權益,並要求媒體改善。
他指出,2004年底時,「獨家報導」刊出一篇外籍新娘小鳳的故事,內容悲慘,配圖卻挪用外籍配偶團體「南洋台灣姊妹會」的成員活動照,還謊稱是女主角小鳳的生活照,使得照片當事人不斷受到親友關切,不堪其擾。
「南洋台灣姊妹會」成員將這個議題帶到課堂後引起了極大討論。最後他們決定全體學員一起去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抗議,經過媒體報導與司法程序後,法院終於在2006年判決「獨家報導」敗訴。
除了上述種種「烏龍爆料」、「移花接木」等手法外,更多時候媒體根本刻意曲解事實,或是忽略受訪者的本意,肆意加油添醋,以製造閱聽人最愛的衝突張力。
吳翠珍就有過這種經驗。當她接受教育部委託到各級學校進行「媒體素養」教育時,曾一再強調,「媒體素養」的重點不是教大家怎樣罵媒體,不是要去批判媒體品味,也不是要大家關機、退報,但記者在報導時還是下了一個早就擬好的結論──「希望教育部要刮媒體鬍子前,先刮刮自己的鬍子!」弄得她欲哭無淚。
「媒體素養」的另一個重點,是提醒人們警覺媒體背後所蘊藏的意識型態與價值偏見,像是性別刻板印象、暴力的美化、無所不在的廣告手法等等。
例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先天體質以及後天的成長背景,因此理所當然有著不同的體態。然而媒體卻不斷灌輸著「標準身體」的迷思,藉著設定出的身高、體重、三圍、體脂肪比等等,一方面鼓勵大家追求外貌,一方面嘲諷失格者為「不夠努力」,並且告誡她們「只有懶女人,沒有醜女人」,造成女性普遍而嚴重的焦慮感。
再分析近年來席捲台灣的「名模風」,光鮮亮麗的名模,不但是眾人羨豔的對象,她們的一舉一動也是高收視率的保證。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名模高挑纖瘦的身材背後,是長年以來近似病態、嚴重營養失調的節食,搭配上一般人消費不起的名牌精品,以及走秀時對身體造成傷害的超細高跟鞋和沈重的頭飾、胸飾等。而名模和商場小開的緋聞,更讓年輕女孩把美貌、金錢、愛情、幸福等混為一談,造成了價值觀的錯亂。
公民媒體時代來臨「媒體素養」的另一個面向,則是希望民眾可以熟悉媒體產製過程,最終達到「自己動手做媒體」的目標。
例如有些學校鼓勵學生去採訪一個事件,然後各自做出報導,藉以比對、分析大家的觀點有什麼異同?許多時候記者的確會在無意之間犯下錯誤,而這種錯誤往往來自社會的深層集體意識,除非透過仔細的分析和自覺,否則是非常難被發現、糾正的。
大約兩年前,一波以大眾分享、互動為核心理念的web 2.0趨勢興起,可以發表意見並彼此交流的個人「部落格」像野火般蔓延,至今全球估計已有超過三千萬個網路部落格。眼看著「自己動手做媒體」、「人人都是記者」的理想即將達成,但其中仍暗藏危機。
陳世敏指出,對大眾媒體的記者而言,「自覺」與「自省」是避免「媒體誤國」、「媒體殺人」的第一步。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眾多的部落客身上。從「讀得懂」媒體,到催生好媒體,再到自己產製好媒體,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結果將是十分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