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進入迪士尼樂園,就和我在美國其他城市所去的地方,像紐約世界博覽會,林肯音樂藝術中心,洛杉磯的音樂中心等地方一樣,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一個字『闊』!是錢與智慧的結合。」
「聽說每年到了暑假,全美各地的留學生,男男女女都湧向東西岸的紐約、舊金山和洛杉磯。女的找對象,男的找盤子洗。」
1964年作家林海音女士在訪美期間的見聞,透露那個年代台美之間經濟景況的差距。
許許多多「台灣之光」透過美國這個大舞台嶄露頭角,更提升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左為返台宣傳3D電影鉅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導演李安。右為轉戰美國大聯盟的棒球好手陳偉殷。
曾幾何時,1990年代前,牽動國內社會發展至鉅的赴美留學潮、移民潮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可隨時啟程的遊學熱、打工度假與旅遊玩樂。不變的,或許是台灣民眾對美國始終抱有一種特殊情誼。
自2012年11月1日起,我國民眾赴美90天免簽證正式上路,此一外交捷報令人興奮,也因預期從聖誕節、跨年到2013年春節期間,將有一波波赴美旅遊熱潮,旅遊業者紛紛推出多樣的旅遊行程。
例如有「為豪小子加油」的套裝之旅,白天飽覽德州風光,晚上重頭戲就是觀賞休士頓火箭隊的NBA職籃賽;有名為「發財團」的賭城之旅,以盡享豪華酒店、購物中心、最新娛樂設施為號召;有適合沉思的東北新罕布夏賞楓之旅,也有充滿加州陽光的酒鄉納帕火車之旅;更有針對青少年玩遍迪士尼樂園兼學習美語的課程,以及針對銀髮族的阿拉斯加郵輪之旅等等。
「台灣跨過包括美國在內的百國免簽門檻,未來旅遊大趨勢將是短小輕薄,天數縮短、頻率提高、旅遊負擔減輕、內容簡化卻更專一。」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指出,早期國內的海外旅遊以團體為主,許多人把赴美或赴歐旅遊視為一生一次的機會,因此旅行社多推出包山包海、緊湊、天數長的行程,後來才有主題旅遊、深度旅遊;未來可預見的變化,將是強調創意與挑戰性的自由行會更普遍。
赴美免簽之所以受到國人高度期待與矚目,與台美之間深厚的歷史淵源有關。
《聯合報》社論指出,過去一甲子,每逢國內外情勢動盪不安,例如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1979年台美斷交、1996年飛彈危機等,都曾引發一波移民潮,反映的心態皆是認為國內處境堪慮,美國才是可以長久安居的樂土。如今,美國門戶對台灣開放,足以證明台灣已是安全與可以信賴的社會,民眾的心理「不安全感」也可以完全放下了。
台灣是美國第37個免簽證待遇國,搭乘首航班機的民眾備感便利與興奮。
要理解台灣在戰後的曲折轉變,台美關係是必要的參考線索,其中「美援」、「留學」及「美國流行文化」則是關鍵字。
二次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戰後歐洲各國百廢待舉,未被戰火蹂躪的美國及趁勢崛起的蘇聯躍升為世界兩大強權,美國政府也開始一系列大規模、有計畫性且長時間的國際援助行動。1950年韓戰爆發,為防堵共產勢力的擴張,美國重新部署東亞反共陣線與戰略位置,對台灣開啟直到1963年止、總計36億美元的軍事及經濟援助計畫。
美援時期的農糧政策主導了台灣日後的農村發展,包括改善醫療衛生與鄉村電氣化;經濟上則推動基礎建設,例如興建石門水庫;同時也將台灣打造為對美出口的輕工業加工基地,形成至今對美高度的出口依存關係。
政治上,美援也帶來「民主」意識,迫使政府提早在1951年辦理基層選舉,成為孕育民主運動的起點之一。
研究戰後台灣農業發展史的劉志偉,在《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一書中指出,美援在對台灣發放物資、文宣廣告、教育推廣等過程中,難免出現雞同鴨講、文化磨擦的狀況;雖然作者下筆戲謔,卻意在凸顯台灣庶民生活與美國之間的緊密性。
其中一例為,「因為美國人,台灣才會發起麵食推廣運動,出現專業的烘焙人才訓練機構,吳寶春的夢想才得以實現。」
美國的建國歷史雖僅有兩百多年,卻持續召喚源源不絕的美國夢;多樣的人文及自然景觀,也讓國際旅客絡繹於途。圖為大峽谷國家公園。
1963年美援終止,隨之而起的是兩國政府致力推動的美國留學計畫,透過獎學金及公費留考制度鼓勵優秀學子赴美取經。
當時,由於尚未解嚴,思想與政治掌控仍嚴,研究機構貧乏,有志青年莫不以留學美國為目標。60年代台大教授俞叔平的打油詩:「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幾乎是當時大學校園人人傳頌的流行語。
美國強大的吸力一度引發台灣人才外流的嚴肅討論。不過,這些赴美取得學位的各領域菁英,不論是留在美國工作、創業,或藉由學術的卓越成就,也拓展了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日後有人選擇落葉歸根,甚至以歸國學人的身分受到重用,例如竹科約有120家公司由歸國學人創立,而包括前總統李登輝、馬英九總統,以及民進黨創黨元老呂秀蓮等人,都是留美派,也在回國後施展長才。
此外,台灣早期的民主進程也與留美社群有連動關係,例如呼喚民族意識的保釣運動,就是由旅美學人如作家劉大任、《科學月刊》創辦人林孝信等人發難;海外社團也積極聲援或批判台灣的威權體制。
1990年代,隨著經濟起飛,社會富裕,留美浪潮在1993年達到3萬7,000人的歷史高峰,這個階段的歸國學人也日益增加。根據統計,1990~1995年,從國外返國服務的學者、專家和留學生共有三萬多人,其中高達87.7%是在美國取得學位者。
在美國大學汲取專業知識的返國人才,對台灣從勞動密集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迅速轉移到發展技術密集產業,有重要的貢獻。指標人物即是台積電創辦人與董事長張忠謀,他在1964年取得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並任職德州儀器公司、通用器材公司高位,1985年應俞國華院長和李國鼎政委之邀,回國擔任工研院院長,之後更以新竹科學園區為基地,打造出占有全球70%市場的半導體產業聚落。
1970年代與留學潮平行的是美國文化大舉席捲台灣,好萊塢電影、美軍電台及位於台北南海路的前美國新聞處圖書館,都是傳遞美國文化與知識的管道。
許許多多「台灣之光」透過美國這個大舞台嶄露頭角,更提升台灣在世界的能見度。左為返台宣傳3D電影鉅作《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導演李安。右為轉戰美國大聯盟的棒球好手陳偉殷。
社會評論家楊照說,對4、5年級生而言,最流行的文化思想、文學、音樂、電影都是來自美國,例如反越戰、民權等觀念,存在主義、嬉皮文化等思潮,只是當時資訊仍受政府管控,以致形成時間雖在1960年代,但進入台灣都有5~10年的時間差。
1980年代曾到美國浪遊十多年的作家舒國治,在與6、7年級生的某次對談中,提及美國文化對台灣新電影導演的影響;他表示,台灣戰後一代,因聯考造成對功名的追求,以及一種溫良恭儉讓的教育灌輸或個性壓抑,碰撞上60年代外來文化的解放風,到了1980年代,新導演尋找電影題材時,自然會想拍出自己故事的「成長片」。
然而,全面接收美國文化也開始受到反省,1975年「中國現代民歌運動」舵手李雙澤就率先站出來指陳:為什麼參加民歌比賽的數百名參賽者都唱英文歌?台灣民眾應該要「唱自己的歌」!
楊照回憶,1980年代末解嚴前後,社運與學運分子同樣急於吸收歐美新知,但這卻是台灣史上頭一次借用「左派」語彙批判美國資本主義。
1984年美國速食連鎖店麥當勞在台灣開店,當時除了受到消費者團體以售價不合理及有害兒童健康為由加以抵制,也有一些學者從依賴理論的觀點,批判速食文化在破壞本土飲食文化之餘,也可能迫使本國產業被外國企業壟斷,或在強勢資金與技術下淪為犧牲者。
對學術知識的追求是歷久不衰的美國夢。圖為引人沈思的史丹佛大學羅丹雕像庭園。
就經濟的依存度來看,台美關係更是密切。
1980年代台灣對美貿易出超大幅成長,1987年達到一百六十多億美元的歷史高峰。美國也開始對台灣施壓,希望我們開放進口市場並迫使台幣升值,台灣也從勞力密集產業逐步朝科技業發展。
直到2002年之前,美國、日本和中國大陸(含香港)是我國出口的前3大國,其中出口到美國的比重最高。經過10年的演變,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之地位確立;2009年我國出口至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比重已超過4成,美國僅剩約1成,中國大陸成為我國出口貿易第一大國。
2011年的統計,美國是我國第3大貿易伙伴,台灣則是美國第10大貿易伙伴;但美國始終是台灣的第1大外資來源國,累計投資金額達224億美元,主要投資類別為金融保險、電子製造業等。
就美國企業的觀點來看,跟台灣企業做生意,不僅有利基,也有特殊情誼。
美國各州駐華辦事處協會的美籍會長吳實恩,也是美國華盛頓州在台貿易發展辦事處處長,他說,台灣人都會說口音聽來很親切的美語,而新加坡或香港人士大多到英國讀書、說的是英國腔英語。
其次,台灣人很了解美國的公司管理文化,由於很多人曾在美國留學、工作過,容易建立共識。最重要的一點,台灣是美商進入中國大陸或亞洲市場的重要平台。
「台灣產品太有競爭性了!美國各州賣來台灣的產品或服務,必須有更高的附加價值,如精密的醫療儀器、生物科技等。」吳實恩也很驚嘆台灣民眾的消費能力,例如來自華盛頓州的大賣場COSTCO,在內湖店的平方米營業額,就在全世界四百多家分店中居冠。
「大型超市在美國多是靠開大車、家庭人口數多的家庭來支撐,台灣少子化,購買能力依然驚人,也可見對美國產品品質的信任。」
賓州貿易投資辦事處處長蔡宜玲則舉例,賓州排名全美271大的化學氣體公司Air Products,二十多年前與台灣三福化工合資成立三福氣體公司,專門供應台灣半導體業所需的化學氣體。
近年該公司投資2億5,000萬美元在南科擴廠,以滿足亞洲地區快速成長中的半導體與薄膜電晶體的市場需求。「這家公司的總裁從來都是任用台灣人,副總裁才是美國籍,代表信任與尊重,」她說。
吳實恩認為,白手起家的台灣中小企業,在高度競爭的商業環境下,不但治理透明化,且對新觀念、新產品吸收快,調適能力強,因此對外資更有吸引力。
所謂美國打噴嚏,全世界都感冒!紐約證券交易所是掌握全球經濟脈動的重要中心。
從回顧過往種種到展望未來,楊照認為,如今台美間的社會關係算是趨於「平等與正常化」,明顯表現在活潑熱絡的民間商旅往來。
文化上,美國的影響力不可能再像1970年代那麼大。「所謂美國文化,在全球化的今日也必然是多元文化的串流、改編。」他說。
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曾為文指出,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國際政經結構產生巨大轉變,台灣從此進入了高度不確定的狀態。一方面,美國逐漸強化與中國大陸的盟友關係,這個新的世界局勢開啟了中國大陸朝向市場資本主義發展的契機,同時也擾動了海峽兩邊的權力均衡。另一方面,隨著兩岸的經濟深化,台灣面對國家定位不明也導致社會集體焦慮。
「台灣身處帝國爭霸的夾縫,乃是歷史的宿命。我們需要全面思考後冷戰時代社會發展的方向,而釐清國家定位與追求國際地位只是其中的一環。」他指出。
婆娑之島台灣,走過艱辛年代,歷經黑手頭家集體打拚的經濟奇蹟,再走到今日民主而多元的社會,累積出堅實的人文及經濟資產。旅美導演李安、現代舞者許芳宜、運動好手陳偉殷等不同領域的人才,都透過美國舞台向世界展現台灣的奮發光彩。
過往台美之間的經濟、文化與人才交流是一頁永遠不會抹去的記憶,而面對全球未來挑戰更大的經貿賽局,期許台美兩國繼續攜手合作,台灣也能走出一條坦蕩安康的發展大道。
美國給予台灣免簽後,我國亦將美國旅客的簽證延長到90天。而至台北故宮飽覽從傳統到現代的中華文化精粹,對西方遊客深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