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大學巡禮
從1988年開始,《光華》陸續派文字與攝影記者親赴各國走訪名校。深入介紹各校的校史、校風、特色與文化,並採訪留學生談在名校求學的所見所聞。
歐洲大學之母──法國「巴黎大學」;詩人的靈感之鄉──英國「劍橋大學」;老學生滿校園的德國「海德堡大學」;成功的金字招牌──美國「哈佛大學」;精緻典雅、理念獨具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泰國當年有「亞洲唯一國際大學」之稱、以培育亞洲地區工程人才為職志的「亞洲理工學院」;日本東京、早稻田、京都、慶應大學等四大名校,都曾留下《光華》的採訪足跡。
大手筆的製作與精彩的內容,成為當年有心負笈他鄉、實現人生理想的莘莘學子們,以及從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參考,相當受各界矚目。
當西方遇見東方
1989年3月,《光華》開始進行「全球漢學與漢學家」系列報導,當時義大利導演貝特魯奇執導的《末代皇帝》,橫掃奧斯卡金像獎8大獎項,在全球掀起一陣中國熱,令人不禁好奇,西方人眼中遙遠又神秘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模樣?
16世紀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首將中國的孔子介紹到西方,開啟了西方世界認識中國之門。然而,「數百年來漢學在西方從殖民官、傳教士時代,直到跨進學院、登上教席,始終被看作特立獨行者的稀有學問。」當年《光華》駐歐特派員王家鳳如是說。
有鑑於漢學與漢學家是我國與國際社會很好的溝通媒介與橋梁,《光華》於是開始逐一親訪國際知名的漢學家,以及散佚在世界各地的文化遺珍。一方面藉以反躬自省,一方面也是向這些在冷門領域踽踽獨行的海外知己致敬。
漢學家杜德橋,精研中國明清小說,尤其是對《西遊記》中那隻猴子(孫行者)感到好奇;在英國任教的荷蘭籍漢學家龍彼得,主要研究台灣、閩粵的民俗信仰和戲曲;法籍漢學大師施博爾,國、台語皆流利,專門研究道教,1963年曾在台灣中研院做研究,一待8年,期間還曾拜師當道士,法號「鼎清」;一心想學陶淵明的法國漢學家侯思孟,卻在魏晉南北朝竹林七賢的清談與詩句中徜徉二、三十年;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從先秦兩漢語言學下手,直下近代、現代中國文學;英國漢學家裴達禮,中文流利,廣東話更溜,他做電視節目、上廣播、寫專欄,力倡「把什篨搹蠾V社會」,藉以增加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瞭解。
當西方遇見東方,不但碰撞出火花,也圓滿了文化的另一半。值得欣慰的是,《光華》曾經記錄下這些珍貴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