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研發再躍進
2017年,台灣第一顆福爾摩沙衛星五號(簡稱福衛五號)升空,並順利進入軌道,進行遙測任務。2023年,台灣將有第二顆自製衛星要奔向太空。
所謂自製當然不是整顆衛星全部自己做,指的是重要的關鍵元件、技術是自己開發,獵風者衛星的科學酬載(放在衛星上的科學儀器)GNSS-R就是國人自行研發。GNSS-R的設計、製造與應用是近十年才崛起的研究,但台灣的腳步快得驚人,「我們2014年開始做,2016年已經可以試飛,並且已經試飛測試成功了,可以說我們研發的速度非常快。兩三年內就完成了。」林辰宗說,「而且,獵風者的GNSS-R在韌體優化後,一秒可接收八筆資料,比先前服役的衛星多上一倍。」氣象資料其實是資料愈多,預測愈準,這點台灣的獵風者極具優勢。
此外,還包括衛星電腦(Onboard Computer, OBC)、電力控制單元(Power Control Unit, PCU)、GPS接收機(GPS Receiver, GPSR)、光纖陀螺儀(Fiber Optic Gyro, FOG)等十項關鍵元件與技術,自製部分達82%;包含地面設備,共有超過20家國內研發單位及廠商參與。
我們探問林辰宗,第二顆自製衛星的意義?他頓了一頓,想了一想,離題地說起在實驗科學中對應常態分布的三西格馬法則(three-sigma rule of thumb),他解釋得清楚,我們聽得模糊,但還是有抓到結論與重點,對於一件未知的事情,第一次做對了,可能代表大方向對,但當中細節並非全然清楚;第二次做對,代表對細節掌握已經有九成五,第三次再做對,就是真的全懂了。就像台灣自製衛星一樣,福衛五號是振奮人心的成功,這次獵風者若能再次順利運行,那代表我們對衛星的理解又更進了一步,「再一次驗證台灣衛星自主研發的能力。」林辰宗肯定地說。
獵風者的另一項任務是將台灣自主設計製造的十項關鍵元件與技術,送上太空服役,累積「飛行履歷」。(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獵風者在封測廠房內的電磁相容實驗室,進行電磁相容測試。(國家太空中心提供)
國家太空中心走過30年,一步一腳印地從衛星的整合測試,有了系統設計的能力,能自主設計開發關鍵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