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扎根台灣土地、汲取養分,生生不息的台東池上稻禾;創團40年來,雲門舞集透過身體語言,有力傳達著這塊土地上的故事。就像隱身東台灣的池上,以優質米享譽世界;雲門也以其融合東西文化的特有姿態,傲視全球舞林……
2013年11月22日晚上,雲門舞集40週年紀念作《稻禾》在國家戲劇院舉行世界首演。
宜蘭、新竹、雲林、屏東等7縣市與台北兩廳院廣場同步轉播,創下歷年來雲門首演觀眾人數最多的紀錄。
「40年,一瞬間,雲門是社會聚力培植出來的團隊,感激大家的鼓勵與扶持,我們要把這個有意義的年度作為『扎根,再出發』的契機…,感謝大家的牽成,一定繼續打拚。」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懷民,如往常般身穿黑衣黑褲、佇立在漆黑的舞台上感性告白。
《稻禾》以稻米的四季講述生命的輪迴,人與土地的關係。由左至右分別為花粉(金宏澔攝)、日光(莊坤儒攝)、火(金宏澔攝)、水(金宏澔攝)。
日頭(那介)落(啊)山月光來(呦)……
客家淒美的山歌〈新民庄調〉,伴隨池上的風聲,搭配投影在舞台上壯闊的漫天稻浪,咚、咚、咚…,舞者以沈穩地跺地聲,喚醒沈睡的大地。
觀眾摒息凝視舞台上彷彿裸身的男、女舞者,身軀與肢體交纏,象徵花粉的媾和,尺度開放赤裸;在舞台燈光的設計下,現場觀眾看到的是舞者沐浴在光影裡,身上映著黃黃綠綠的花粉,畫面唯美夢幻。
風中搖晃的稻穗一如掙扎的產婦…;背景栩栩如生的烈焰濃煙,彷彿具有3D攝影效果般延燒到眼前,男舞者持籐棍械鬥,啪、啪、啪,籐棍劈打地板發出的響聲,直劈心門。
火盡煙散,破壞殆盡的大地僅存焦土;不久焦土又重新湧現汩汩水流,水影中倒映出天上的藍天白雲。
稻,即是道。《稻禾》述說稻米的四季輪轉,土地的生機,也演繹人的生、老、病、死。稻米如此,人生如是。
舞蹈結束,廣場上的戲碼緊接著展開,觀眾與走道兩旁工作人員齊力展開長45公尺、寬14公尺,由知名書法家董陽孜揮毫的巨幅書法紅布條,將「風調雨順、國泰民安」8個字覆蓋在全場觀眾身上,為台灣祈福。
耳順之年的林懷民依然精神奕奕,創作不休,以他獨特的身體語言,述說這塊土地的故事與感情。
《稻禾》,是林懷民費時兩年多,為雲門舞集40週年孕育的新作。
至今「雲門舞集」走過5大洲、187個城市,演出超過2,000場,但創始者林懷民心心念念的,仍是雲門成立之初最想照顧的大城小鎮與校園。
「我發現去台東最近的距離,是經過紐約,」林懷民在對青年人談夢想時有感而發地說,要大膽走出去,才能在本土立足。雲門一開始的初心,終於在40年後的今天做到了。
14歲就開始發表小說的林懷民,天生文采洋溢,當年美國荷西‧李蒙現代舞團來台演出,也啟蒙了他對舞蹈的興趣,拿了報社給的稿費就去報名學舞蹈。
1969年,林懷民自政大新聞系畢業後,出國深造。赴美留學期間,醉心於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編舞理念的林懷民,亦曾在瑪莎‧葛蘭姆以及摩斯‧康寧漢舞蹈學校研習現代舞。
1972年,林懷民學成歸國。隔年,在「覺得台灣應該有自己的舞團」的強烈意念下,林懷民近乎衝動地創辦了雲門舞集─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也是華人社會第一個當代舞團。但他卻不止一次地公開表示,自己是在中山堂首場演出、三千多張票銷售一空後,才決定好好學習編舞。「當時,我壓力大到幾乎處於崩潰狀態!」
雲門在自己的土地上起舞,但並非一路順遂。1983年,林懷民應邀創辦台灣國立藝術學院舞蹈系,蠟燭兩頭燒,讓他自覺「乾掉了」,終於在1988年宣告暫停雲門。
雲門熄燈引發各界驚嘆惋惜,尤其違背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所長俞大綱早年對林懷民的殷殷告誡:「不許你把雲門關掉!」
在各界的引領企盼、深深期許下,雲門在1991年復出,撫慰台灣民眾的靈魂。然而,雲門創辦人林懷民的心靈又是靠什麼力量來撫慰與支撐?
早在26歲創辦雲門之初,林懷民就知道此生與榮華富貴無緣。自稱經常處於「懷孕」狀態(孕育新作)的他,因為忙到一天24小時不夠用,生活極其簡單,經常以麵包、冷凍水餃果腹;也因為沒有時間思考服裝的穿搭,於是一概以一身黑衣、黑褲打發。
物質需求甚低的林懷民,如今已屆耳順之年,仍精神奕奕,靠的是大量閱讀與「民眾支持」的精神食糧支撐。他在《打開雲門》書中提及,參與大甲媽祖遶境時,在溪州遇到一位婦人,拉著他的手說:「感謝你美麗的藝術。」這樣一句話,有如精神嗎啡,可以讓林懷民挺三年。
雲門是亞洲現代舞領導舞團,更是全球傑出舞團之一。2013年,林懷民獲頒美國國家舞蹈終身成就獎;還應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之邀,代表全球舞蹈人士在巴黎「國際舞蹈日」作3分鐘獻辭。
林懷民在獻辭中提及:「舞蹈是表達情感的力量,傳達人的喜悅、恐懼和盼望…,即便如今已是迷眩的數位時代,舞蹈的律動、呼吸仍不可取代。」
《稻禾》以稻米的四季講述生命的輪迴,人與土地的關係。由左至右分別為花粉(金宏澔攝)、日光(莊坤儒攝)、火(金宏澔攝)、水(金宏澔攝)。
雲門之於台灣,同樣不可取代。林懷民的舞作一直與時代同步。
就如同美學家蔣勳所言:「雲門與一整個時代的人有共同的呼吸、脈搏。」35年前的《薪傳》如此,今天的《稻禾》亦復如此。
1978年12月16日,《薪傳》在嘉義首演,當天上午美國政府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輿論譁然,群情激憤;當晚6,000名觀眾以情緒高昂的呼叫與掌聲,迎接第一齣以台灣移民史為主題的作品。日後更有無數觀眾得以在〈渡海〉、〈拓荒〉…等力與美兼具的舞姿裡,在刻劃漢人先民如何渡過黑水溝到台灣拓墾、落地生根的寫實故事中、在陳達蒼涼的〈思想起〉歌謠中,獲得洗滌與昇華的力量。
雲門10年紀念舞作《紅樓夢》(1983年),帶領觀眾在如夢似幻的經典中領悟人生;20週年,則以屈原的《九歌》敬天地、祭鬼神、頌愛情、悼國殤;30週年,雲門再度推出經典作《薪傳》,即便已時過境遷,觀眾仍舊能回到當年,在舞作中體會先民的刻苦與艱辛。
四十不惑,雲門又要帶給台灣與世界什麼驚喜、感動?
2011年10月,林懷民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時曾提及,雲門40週年本想再推出《薪傳》,但擔心玩電動遊戲長大的年輕舞者撐不住。「《薪傳》太強悍,」林懷民解釋,移民社會只有拚搏才能生存,雲門第一代舞者演的就是自己的處境,而今舞者個頭長得太好,越來越精良,也不必再演這種掙扎、搏命的東西。
《九歌》是雲門創團20週年之作。
1947年出生於嘉義的林懷民,自述有「稻米情結」。「稻米很容易挑動我,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新舞作選擇以稻米為題材,因為熟悉,所以對林懷民而言難度也很高。
「即便得過再多獎,面對每一個作品我都剉著等,尤其是《稻禾》,」林懷民說,創作並非計畫性的,而是「她回來找你」。
「這是一趟美麗而危險的旅程,」林懷民感性地說,就像自己的母親,距離太近,你以為最熟悉,卻又不知道如何去形容。
「池上的美除了大自然的美,還加上人對土地的關心,」林懷民指出,《稻禾》所有的靈感都來自池上。
雲門攝影師張皓然花兩年時間在池上一塊沒有電線桿的美麗稻田蹲點,用影像紀錄稻田灌水、初秧、結穗、燒田等四季的變化,以此作為舞台背景。
《稻禾》舞作的配樂有三分之二是客家山歌,一來因為池上有許多客家人,二來是林懷民喜歡客家山歌的淒美。
而舞者手上抖顫、象徵著時光流逝的籐棍,靈感也來自池上田裡的驅鳥帶。
《稻禾》以稻米的四季講述生命的輪迴,人與土地的關係。由左至右分別為花粉(金宏澔攝)、日光(莊坤儒攝)、火(金宏澔攝)、水(金宏澔攝)。
稻米,有林懷民最深厚的感情,也帶給他力量。在林懷民的舞作中,稻米的意象也越來越具體、清晰。在70年代的《薪傳》中,林懷民將插秧動作搬上舞台;90年代的《流浪者之歌》,更是真米上場,三噸半的黃金稻穀從天而降的一幕,美得叫人目瞪口呆。
如今,演出《稻禾》,舞台上看不到一粒米,但舞者們卻得到池上與稻米為伍。
當年演出《薪傳》,林懷民帶領舞者在新店溪佈滿巨石的河床上臥石、爬石、搬石,漸漸找出重心;如今,排練《稻禾》,雲門的舞者必須在池上的稻田裡參與收割,體驗農夫彎腰折服大地的姿態。
「腳踩在泥土裡,身體就鬆了,」林懷民說,雲門的身體,永遠在談重心,訓練時請來熊衛老師教太極導引、徐紀老師教內家拳,訓練的不是招式,而是由內而外引發出來的動作、線條與專注。
「池上的體驗中,收穫最大的是我自己,」林懷民說,舞者在田地裡有新的感受,自己也用新的眼光看他們。
隨著時代的轉變,雲門的舞作也慢慢拋掉包袱,轉趨輕盈,但對於當年鞏固雲門江山的經典之作《薪傳》,林懷民仍不敢或忘,「只要雲門在,《薪傳》就不會停。」
事實上,《薪傳》早已成為國際知名的舞碼。
2002年,資深美籍舞蹈家雷‧庫克花4年的時間完成《薪傳》的舞碼記錄,並周遊亞、美、澳各地演出。《薪傳》也是唯一被美國紐約舞碼局收藏,提供全球舞蹈界人士研究、排演的台灣舞作。
青山白雲為背景,黃金稻浪為舞台,雲門在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演出《稻禾》選段,畫面美得令人動容。
「《薪傳》是人的故事;《稻禾》是自然的故事,」蔣勳在〈雲門的身體,島嶼的故事〉文中寫道:「《稻禾》的故事或許不再是一個國家的故事,而是天地的故事,人類共同的故事。」
林懷民以舞作《稻禾》向生養雲門舞團的台灣大地之母致敬。為了答謝池上的土地與鄉親,11月初,雲門參與台東「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在田間演出3場。以中央山脈為背景,金黃稻穗為舞台,經歷豔陽高掛、滂沱大雨、雨過天青等不同天候狀況,雲門舞者與五千多位觀眾,為這場天地自然的洗禮,感動不已。
「《稻禾》述說對土地的關心…,秧苗經過120天成長,成熟收割後,農人點火燒田,稻梗化為春泥,注入圳水養地、翻土,等待春耕驚蟄來臨的插秧……,稻禾如斯、生命如斯。」
說著說著,自信也謙卑的林懷民竟靦腆了起來,他不好意思用語言一再闡述的,都在《稻禾》舞作中盡情地表達,不厭其煩,一次又一次……。
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塞小說的雲門舞作《流浪者之歌》,將三噸半的黃金稻穀搬上舞台,場面震撼人心。
《稻禾》首演謝幕之後,在兩廳院廣場上展開董陽孜巨幅書法作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台灣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