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等問題,行政院將2019年訂為「地方創生元年」,希望以整合社區營造、文創與結合在地產業等不同面向的發展策略,重振地方經濟。
本期《光華》深入台灣各鄉鎮,有前進「共生住宅」,探討從共居到共生的歷程;也有從地方所發起之「食通信」風潮,讓跨領域(食農、藝術、旅遊)的整合,重新激發城鄉交流,活絡地方產業;更有竹山小鎮翻轉在地產業,吸引年輕人回流的創生案例,讓台灣的創生能量逐漸發酵,甚至經驗「輸出」至海外。
* * *
台灣最美麗的風景其實是來自各地所自發的每一顆良善心念。「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媽媽們,透過社群網路動員、作簡報陳情、寫文章倡議,參與公部門整建公園遊戲設施,三年多來推動了一百多座特色公園的設立,改變了台灣遊戲場的面貌;有「超人醫師」稱號的徐超斌,像超人一般奔馳巡迴台東偏鄉,一個星期的車程,甚至接近環台一周1,173公里的距離,無日無夜地守護著南迴地區人們的健康。
在離島澎湖,則有改造海廢為藝術品的「O2 Lab海漂實驗室」,也有在台推動環島淨灘的民間團體「RE-THINK」;而彰顯台灣人獨有熱情的,還有融入在地民俗的屏東萬金聖母遊行,這活動除了在2012年被登錄為「民俗及有關文物」信仰類文化資產外,2018年更破天荒地與附近的道教宗天宮合辦「當東方聖母遇見西方聖母:讓愛起飛」活動,印證了台灣社會的多元與包容。
* * *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Ramayana)中和羅摩王子遠征十頭魔王、拯救公主的神猴哈奴曼,是東南亞家喻戶曉的英雄。有學者說《西遊記》的孫悟空就是哈奴曼,就連日本《桃太郎》的猴子也是牠。讓我們跟著《光華》編採團隊的腳步,一探故宮南院兒創中心裡的這隻神猴,看牠如何帶小朋友認識青花瓷、印尼織品,以及越南食衣住行等亞洲文化。
也跟著編採團隊一同回溯一代儒者孔德成的百年世紀風華及其紀念活動,跟著《光華》的報導,就如同一次次台灣文化的驚奇之旅,豐富了您的視野,也因為有您的支持,讓我們在堅持台灣之美的這條路上不孤單。